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羊集群结构及季节变化

来源 :兽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xi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羊(Pseudois nayaur)是青藏高原常见的食草动物,但对边缘分布区的种群了解较少.2018年6月到2019年8月,我们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岩羊的集群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共记录到岩羊1 921群次,共计6 623只次.按照性别和年龄组,可将岩羊集群划分为混合群、母仔群、雄性群、独雄、独雌、雌性群.研究观察到的最大岩羊集群为23只,最小为独羊(独雄或独雌),集群的平均个体数量为(3.45±2.16)只,以小群为主,种群大小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岩羊集群结构和季节波动特征主要有:(1)混合群最常见,占45.3%,其次依次为母仔群、雄性群、独雄、独雌和雌性群;(2)岩羊集群结构季节波动显著,春季以雄性群(29.5%)和独雄(22.6%)为主,夏季、秋季和冬季主要为混合群(58.5%,41.8%,36.7%)和母仔群(21.4%,24.7%,18.6%);(3)各集群类型在季节间的相对优势存在差异,例如混合群在夏季的优势显著,但母仔群在各季节的优势则无显著差异.依据全年数据,我们认为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栖息地特征以及岩羊自身生命周期可能是影响岩羊集群大小、集群类型季节波动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从2020年起,国家财政部对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展开,相关采购制度的陆续出台及各省市政府采购电子卖场的建设完善,意味着采购人的主体责任越来越强化。本文就目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自行采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给业内同行提供参考。
内部控制作为防范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报警器”,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发挥着“防火墙”的作用.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点”很多,但每个单位都不完全一样,需要结合实际去认真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