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SNP标记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来源 :海洋湖沼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aa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SNP标记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运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RM)分析方法,采用46个SNP标记对刺参家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运用一般线性模型对SNP标记与刺参体长、体宽、体重、体壁重和出肉率性状的关联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的范围从0.0302到0.3750,观测杂合度(Ho)的范围是从0.0312到0.4688,18个位点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46个SNP位点中有10个位点与生长性状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位点SNP183的基因型AB与出肉率显著相关(P<0.05);位点SNP189的基因型AA与体长呈显著相关(P<0.05);8个SNP位点(SNP4、SNP146、SNP154、SNP163、SNP164、SNP175、SNP178和SNP216)的基因型BB与体长、体宽、体重、体壁重性状中的部分或全部呈显著相关,推断基因型BB可能是这些位点的优势基因型。
其他文献
黑麦属(Secale L.,R genome,2n=14)属于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是最早应用于小麦育种的外缘作物之一。在我国新疆生长的一种杂草型黑麦,为栽培黑麦的一个亚种,初步命名为新疆杂草黑麦(Secale cereale subsp.segetale),具有抗病虫性、抗逆性、有许多和产量相关的基因,可以作为小麦育种很好的种质资源。但是在我国发现的
本试验以豫农9676,豫农9901,豫麦18号,大粒1号,豫麦49,国麦1号为材料,分别研究了不同长度幼穗对出愈率的差异及其在继代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酯酶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以幼穗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中,不同基因型幼穗的半愈期之间有显著的差异,较短的半愈期形成的愈伤组织颗粒生长旺盛,增殖的较快;较长半愈期的品种形成的愈伤组织颗粒生长较缓慢,产生的愈伤组织大多呈现白色、透明、松软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