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mc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带来了课堂教学模式、知识获取途径等方面的变化。教师应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通过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将课程教学与互联网融合,构建更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课程教学 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面向機制创新与应用驱动的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策略研究”(项目编号:KJ1500445);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互联网+”的课程信息化与大学第二课堂体系建设的融合研究”(项目编号:JGXYJG20161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6-0002-01
  1.互联网与课堂教学设计的时代背景
  随着“互联网+”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一场关于“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变革也掀起了一番巨浪,并日益成为未来互联网最关注问题。教育作为未来互联网最关注的领域之一,“互联网+教育”代表互联网对教育的深度变革,通过互联网的渗透作用使得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课程教学设计也应顺应时代潮流逐渐开放化、个性化。与传统教育相比,互联网+教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课堂教学。
  2.互联网与课程教学设计融合的时代要求
  面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各种新兴信息技术的冲击,社会和家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技术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同时学校应改进成绩考核方法,将期末成绩与课堂表现融合,活跃课堂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意识。根据高校学生追求个性、创新的需求,以及专注度不高,社团活动多,学生工作忙等特点,课程教学设计应细碎化,方便学生利用细碎时间随时随地学习、消化专业知识。
  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抓住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丰富和拓展课程教学设计方式已成为时代要求,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与传统思想和教学方式作斗争,利用互联网媒介和网络资源,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意识,完善知识体系。
  3.互联网与课程教学设计的融合研究
  3.1搭建便捷的网络学习空间
  学校可通过搭建基于云服务模式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学习空间。同时完成学校内部的教务管理系统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平台的数据对接,教务系统内的所有师生能够自动地跟随课堂实现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
  教师搜集相关的网络课程,并在公众号或APP及时更新和发布学习资料和课程要求,同时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集体学习、共同备课、批改作业和在线答疑。学生通过移动设备终端如手机或iPad学习基本的和拓展性的教育资源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自学,提出问题、提交作业以及在线测试以巩固所学知识。
  3.2丰富互联网教学资源
  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让教师开展互联网与课程教学设计的“深度融合”有了可靠的资源保障,而且随着教学资源的日积月累和不断更新,教师本人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会更加全面和深刻,学生可选择的学习内容更加广泛和深入,课程教学向更具有深度的学习转变。通过对教学课程数据进行深入、全面、实时的探索和研究,建立起更加科学的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3.3 活跃师生互动的网络学习空间
  移动终端设备对于学生而言可以说是生活学习的必需品,教师可以通过APP平台或公众号向学生发送复习资料,学生利用手中的手机或iPad在课余时间完成课后的讨论、答疑和测验等复习活动,进行适当的留言、跟帖等互动形式,实现知识的巩固以及查漏补缺的效果,从而搭建一个活跃的师生互动平台。
  3.4 个性化的课程教学
  2011年TED大会上,美国教育工作者萨尔曼·可汗提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前学习教学视频完成知识传授部分,而知识的内化则需要在课堂上根据课前的学习效果向老师提问,与同学讨论交流完成的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颠覆了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方式的理解和反思,翻转课堂也因此产生并被各大高校所实践。
  4.结语
  推行互联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趋势,其课程体系是育人的方案和载体,是实现中国高等学校教育互联网化的关键。随着信息引领潮流,数据驱动学校,变革教育时代的来临,根据当前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引入大数据分析互联网+教育的成效,建立创新型评价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管恩京.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
  作者简介:
  张笑盈,重庆邮电大学教师,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
  王雅文,重庆邮电大学学生,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安全教育不仅仅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及心理等方面,也包括大学生毕业就业安全,如何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一直是高校要解决的难题,依照相关法律根据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指导,强化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给大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大学生安全教育不仅关系到高校的日常教学同样也影响着国家安全教育所以不能忽视。  【关键词】大学生 安全教育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学校的一些实践经验表达了在德育工作中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在普及“生活的小常识”中渗透“教育的大道理”,这样才能在培养熏陶小学生的过程中,创造出有价值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适合其一生发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教养。  【关键词】德育工作 教育的大道理 生活的小常识 普及 渗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2
期刊
【摘要】音乐表演活动是幼儿在艺术领域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让幼儿在参与故事的角色扮演里,恰当运用音乐进行感知与鉴赏,更直观的理解与体会音乐魅力,从音乐的基本元素入手,在速度、节拍、音色等变化中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要根据作品及幼儿年龄的特點,选择合适的活动载体,运用恰当的方法,设计科学的活动流程,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感受音乐作品,创造性的表现音乐,从而提升审美能力及音乐素养。  【关
期刊
【摘要】中职班主任的工作由于其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对担任班主任也带来一定的考验,笔者通过多年的带班经验,从分析学情出发,根据其特点,采用刚柔并济的方法来管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从而使班级进入一个稳定、团结、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中职 班主任 学情 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211-02  班主任工作看似
期刊
【摘要】平衡计分卡明确考核重点,界定辅导员工作的范围,解决了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中整天忙于各种琐事,时间、精力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加强量化评价,提高评价辅导员的准确性,解决了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中绩效考核随意性大、过于形式化的问题;重视成长,拓宽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通道,解决了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中培训效果差,职业发展路径狭窄的问题。  【关键词】辅导员 专业化 平衡计分卡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在我国抗战时期,中国的人民解放军和共产党人员在深入课敌后之后,为了培养部队中士兵的整体身体素质,所以就在敌后的一些农村地区建立了一些共产党根据地,并且当部队驻扎在根据地时,还会开展一些相关的体育运动。本文通过对部队中的体育运动和群众中的体育运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归纳出了抗战敌后根据地的体育活动,并且还分析了抗战敌后根据地中拥有的著名球队,以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或采纳。  【关键词】军民体
期刊
【摘要】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者、开展学生就业等工作的服务者,同时也是班委会及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建设,不仅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职业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水平和能力的创新之举。本文以新时期为发展背景,以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工作课程化的内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辅导员
期刊
【摘要】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是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如何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真正的主人呢?本文结合数学课堂实践,构建“四会”课堂,即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交流、学会提问、学会展示。让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学习活动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而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关键词】学会自学 学会交流 学会提问 学会展示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为积极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教育改革理念,我校对城市薄弱学校进行联合,探索出了“领导统领、教师互换、学生一体”的联合办学管理模式;對郊区农村学校进行帮扶,探索出了“办学理念的帮扶,管理模式的帮扶,师资队伍的帮扶,硬件提升的帮扶,校园文化的帮扶”五帮扶模式。实现了优质教育平民化、普及化,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效破解了“上好学”难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联合帮扶 办学模式 探究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學生手册》是大学阶段较早接触到的书籍之一,内容详细严谨,且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日常行为规范的指导书籍,不断引导着同学们健康积极的学习生活。本文针对大学生期末考试作弊行为,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了山东科技大学四个专业同学对《学生手册》的阅读情况,通过一系列方案改善大学生的行为准则与精神风貌,形成良好的考试氛围与学习风气。  【关键词】学生手册 考试违纪学生 考试诚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