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鱼咬钩

来源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o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次,南极考察队员们突发奇想去钓鱼,但缺钓竿和浮标,只有一条粗尼龙线。于是,他们把几个鱼钩简单地拴在尼龙线上,再在每个鱼钩上挂一小块肉,然后将鱼钩和尼龙线沉入海底。
  鱼会来咬钩吗?考察队员们并不抱多大希望,不过是想试探一下而已。可几分钟后,海中的鱼真的咬钩了。他们立即把尼龙线拉起来,一条重5斤左右的南极大鱼居然就这样被钓了上来。
  南极鱼怎么如此轻易咬钩呢?说起来原因很简单。南极鱼一生藏匿在海底或石头缝里,从未见过世面,不仅没吃过肉,而且也不知鱼钩是何物,所以根本想不到有人用钓饵进行诱骗,发现送到嘴边的美味,岂能放过?
  这件事告诫我们:任何时候,都应该注意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唯有这样才能避免无谓的错误与失败。
其他文献
冷饮,起源于三千年前的商代。周朝设有专掌“冰权”的“凌人”。《周礼·天宫·凌人》记有:“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西周时期,“凌人”更上升为朝廷中的一个职位,专门负责冷饮的制作。  春秋末期,“冰镇米酒”开始在诸侯们的宴席上出现。战国中期,我国的冷饮制作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屈原《楚辞·招魂》中有“挫糟冻饮,酹清凉些”的记述。  唐代开始出现“冰商”,即商业性的藏冰户。晚唐时,商人
红细胞日记    今天是我——红细胞的生日,我在心脏下宣誓:我一定在我为期120天的生命里,做好送氧气送养分,排二氧化碳排废毒物的工作,做一粒称职的红细胞!  第一站先是肺老先生。肺藏在胸腔中,像海绵一样柔软有弹性。走进肺,一路上与不计其数的正在吃灰尘的尘细胞打招呼。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目的地——布满毛细血管的肺泡。拿了点氧后,我的全身由暗红色变成了鲜红色。下一站是心脏大伯,在这“人体液压泵”中,我
Jacky: I found 50 cents on the sidewalk in front of school.  Tommy: I think it’s mine. I dropped 50 cents there today and couldn’t find it.  Jacky: But what I found was two quarters.  Tommy: Then I’m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后,古董生意是一片萧条。可楚海却偏偏在琉璃厂新开了一家名为“残记”的古董店。跟街面上的古董店不同,楚海的“残记”专门收购那些破损的古董,但是他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得缺那破损掉下的“肉”。  这天晌午,忙碌了一夜的楚海起了床,让伙计将门面打开。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只一眼,楚海就感觉他有些面熟,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那男子环顾四周,径直走向了楚海。“有什么可以效劳的
“方便面”是我给郝鹏起的外号,因为他的头发就像方便面一样弯弯曲曲的,覆盖了整个头顶。初中三年来我们一直是同桌,“方便面”是个有幽默感的家伙,我给他起多少个外号他都不会生气。他还是个“富二代”呢。  可今天他是怎么了呢?整个人无精打采的。而且他连续几天都不和我们一起去食堂吃午饭了,而是自己在教室里泡方便面吃。“你怎么不去食堂吃饭了?”我终于忍不住问他。“方便面多美味啊。”他说。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相传近800年来有一个诅咒一直保护成吉思汗墓陵不被人发现。2002年8月一个声称已找到成吉思汗墓地的美国考古队,突然放弃挖掘行动,并撤出外蒙古。  一个美国的历史与地理考古队于2002年6月获得外蒙古政府的许可,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以北200英里的地方,挖掘他们认为可能是成吉思汗的墓陵地点。  然而,这个由芝加哥大学历史学者伍兹以及黄金交易商克拉维兹共同组成的考古队,在遭遇一连串不幸事件后,突然决定
在仰望大坚果树高耸入云的英姿时,请别忘记,它曾有过那么多年的等待与积淀。  在巴西原始森林里,生长着很多粗大的坚果树,它们高达50米,树干直径可达2米,树龄达到500岁以上。  堅果树的果实坚硬厚实,落地后可以百年不朽。里面的种子得不到阳光雨露的滋养就不能生根发芽,那么,坚果树是怎样传宗接代的呢?原来,当地有一种体形不大的啮齿类动物,长着两颗非常尖利的门牙,仿佛凿子一样,能凿开坚果坚硬的外壳,吃到
4岁上小学,10岁上初中,12岁读高中,2013年参加高考清华招生组老师称赞他是“天才少年”,这个来自云南大理的15岁“鬼马”男孩凭692分的高分或入清华园。  许多人15岁时还是个初中生,而他已经完成高中学业,并以692分的高考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老师们评价为“天才少年”。  他就是大理下关一中高考生米泽民,是云南省2013年高考年纪最小的学生,摘得了大理州高考理科榜眼的荣誉。4岁上小学、10岁
郭瑞炜(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学会学术委员)    课间活动多种,又会因为我们观察点的变化在变化——请看看两位小作者的习作,看看她们是怎么写的。    “老师,已经下课了。”我同桌在底下小声嘀咕着。所有同学的心似乎都飞到窗外了,一边不停地看着窗外,一边不停地看着钟。(先写“我”的嘀咕,很有趣味)老师好像看穿了我们的心思,说今天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欢呼起来,耶!下课了!一到下课,校园里
13岁的范书恺走进清华大学的那一刻,立即成为迎接闪光灯次数最多的校园明星。初次见到范书恺,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感到惊讶,称赞他少年老成。  范书恺出生于山西省河曲县,父亲范相是警察,母亲王静是教师。负责任的优秀父母,给了他良好的早期教育和成长环境。王静深有感触地说:“从小就要把孩子朝好的方面引导,不能放任自流,如果小时候养成坏毛病,以后就不容易纠正了。”  在范书恺刚会说话时,母亲就用彩笔在墙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