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美术绘画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绘画基础课程的改革符合现代教育发展需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职业院校美术绘画基础课为研究对象,明确美术绘画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意义,找出美术绘画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美术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理念落后等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策略,能促进美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培养更多优秀的美术绘画人才。
  关键词:职业院校;绘画;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促使美术绘画基础课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对美术绘画基础课进行改革与创新,可以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促使学生绘画能力提升。那么,如何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美术绘画基础课教学质量呢?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一、职业院校美术绘画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职业院校教学中,对美术绘画基础课进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不断提升,有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职业院校美术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与学习兴趣。美术绘画基础课程是美术学专业学生要学习的课程[1]。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美术绘画基础课教学改革能够使这门课充满新鲜感,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这一课程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提升自身的绘画能力与创作能力。第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美术绘画基础课教学创新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美术作品,采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开展教育工作,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第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美术绘画基础课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综合能力,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并组织学生进行绘画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绘画能力与技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绘画能力得到培养,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进而提升教育工作效率[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绘画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绘画思维与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提升教育工作质量。
  二、职业院校美术绘画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实践教学
  美术绘画基础课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绘画技巧运用于绘画实践。但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部分教师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实践教学的引导,导致学生的绘画实践能力较差,无法在绘画实践中很好地运用美术技巧[3]。对于这一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高度重视,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重视实践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绘画实践机会,以促进学生绘画能力提升。
  (二)教学理念落后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目标,教学理念较为落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部分教师非常注重理论知识教育,忽略了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与组织者,其思想观念对教育的影响非常大。当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4]。目前部分美术基础课程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较为陈旧。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生虽然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但是无法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与绘画能力,这会对教育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影响美术教育的实效性。教育工作者需对该问题高度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更新教学理念,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贡献一份力量,促使学校教育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职业学院美术绘画基础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材上有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促使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5]。但是,当前职业学院美术教育中部分教师没有制订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美术基础教育活动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影响了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结合课程内容,制订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助力美术教育改革。
  三、职业院校美术绘画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
  (一)明确教学方向
  在职业院校美术绘画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行业发展需求,明确该课程教学方向,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教育,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此推动美术教学活动顺利实施。在实際教学中,可加强以下方面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第一,加强对造型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此部分的同时,能够发现不同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会用正确的绘画方式处理画面,处理主次、虚实关系,为学生后续美术知识的学习、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加强对造型要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造型要素的运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传统具象写实绘画方法,同时还要将平面化、符号化的绘画方法与之结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实践练习,在绘画实践中感受造型艺术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造型要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造型方面的知识,以提升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为学生绘画综合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加强对学生设计意识与理念的培养。在教育工作中,根据绘画基础课程的内容,结合这一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设计意识与理念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造型设计与表现方法,以此提高教育工作质量。教师在明确教学重点后,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并且学会如何设计画面,真正提升美术绘画基础课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美术绘画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引入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式的同时,还要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愉快的学习感受。
  第一,引入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建立线上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热情,使之获得学习的乐趣。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蓝墨云班课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资源,提升其知识学习的效果。
  第二,加强对互联网资源的运用,借此充实课堂教学,丰富教育内容。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利用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进行教育工作,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课本资源有限,无法为学生呈现更多的美术知识,而互联网教学资源的运用,不仅充实了课本知识,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对美术绘画产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互联网教学资源的运用,以此丰富教材内容,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
  第三,利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实物的引入,将生活中的艺术品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其具有的艺术特色,感受艺术的魅力。情景教学法的运用改变了枯燥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提升了教育工作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该方法的运用,为学生呈现更多真实的艺术作品,并鼓励学生对此进行探究,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美术绘画基础课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对实践教学高度重视,积极为学生提供可实践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此提升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在教学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美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行户外写生。这样不仅能够夯实学生美术基础,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对于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实习任务,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创作更多的绘画作品,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美术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提升美术教育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结合课本知识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布置实践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该方法的运用不仅能夯实学生学习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有效提升美术教育效果。教师应通过多种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促使教育改革,为美术教育工作开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总而言之,在职业院校美术绘画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明确教学方向、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此外,教师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以此提升教学改革效果,促进学校美术绘画基础课程的高质量开展。
  参考文献:
  [1]李腾.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与新课程改革创新研究[J].河北画报,2020(12):169.
  [2]字月.職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与新课程改革创新研究[J].求知导刊,2019(6):88-89.
  [3]李立蛟.高职院校建筑表现与动画专业特点及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建筑表现与动画专业为例[J].南方农机,2019(12):27-28.
  [4]林文贤.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以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7):137-138,141.
  [5]顾万方.高职院校Flash动画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21):148-149.
  作者单位: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绘画基础课程是设计类专业的必修课,是高校设计学科课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绘画基础课程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还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设计思维及创造能力。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进行新的调整。  关键词:绘画课程;设计思维;课程教学  市场对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使设计类相关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摘 要:上海中国画院于1960年正式成立,画院的画师们献身于自己的事业,创作了大量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为祖国的大好河山留下浓重的一笔,以此反映人民的新生活与新向往。唐云便是其中的主力军。唐云的作品设色秀雅,构思独特,想象奇妙,清新活泼,生动传神且极富情趣。其山水画初取元人之法,后受石涛影响颇深,最终自成一格,唐云将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作为一生的座右铭,并认为“画山必须画真山水”,非常注重山
作者简介:   張颍,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也与时俱进,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新文科”建设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关注的内容。在“新文科”背景下,各个专业的发展不能只倾向于一个方面的内容,而要注重交叉学科的整合,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的融合。因此,通过介绍“新文科”的内涵,讨论当前高校书法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进而分析地方高校书法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书法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体现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内涵与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形成了风格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艺术特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优化课程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与意义,并深入
摘 要:山水画中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通过梳理这种关系的不同表现方式和历史演变,可以进一步思考艺术家如何在山水画中表现“自我”。比如,当艺术家在画一幅山水画时,他把自己摆在何处?是身在画外,创作一幅纯粹作为观看对象的山水景色,还是置身画中,或乘扁舟泛游,或在松下观瀑?是不是还有更复杂的情况,如画中虽然空无一人,实际上却可能隐含着画家的存在?由于在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山水画承载着人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