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制新会陈皮饮片的炮制工艺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pei713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优选特制新会陈皮饮片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蛇胆汁量、饮片片型和烘干温度3个因素对特制新会陈皮饮片炮制工艺的影响,以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和稀乙醇浸出物含量及饮片性状为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价,内在成分含量通过HPLC测定,流动相用乙腈和水梯度洗脱,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柱温:30℃,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84、330、330 nm.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克陈皮用蛇胆汁量8 g,陈皮切丝,烘干温度为65℃,特制新会陈皮呈黑棕色,气腥香,味咸苦,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含量为2.416%、0.272%、0.185%,稀乙醇浸出物含量为45.17%.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方法为特制新会陈皮饮片保质、保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为选择适合郓城县种植的早熟、产量高、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对12个小麦品种进行1年种植对比试验.结果发现,12个小麦品种出苗率为83.3%~90.3%,株高为69~81 cm,穗数为31.7万~48.2万/667 m2,穗粒数为32.3~44.1粒,千粒重为34.5~45.1 g,产量为417.3~612.8 kg/667 m2.相同管理条件下,“中筋麦”“鲁麦21号”“登峰168”等品种籽粒饱满,商品性好,产量高,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强.
国医大师、全国知名伤寒学家梅国强教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近60载,临证经验丰富,遣方用药严谨,临床疗效显著.梅老处方常采取合方的形式,其合方思路和经验值得借鉴.文章从合方原则、合方形式、合方思路3个方面总结了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临证合方经验.合方原则依据上下病情歧异、脏腑病变不同、兼病兼证明显、表里寒热不一;合方形式有经方合经方、经方合时方、经方合经验方、时方合时方、时方合经验方;合方思路需关注病因病机演变、重视治疗方法相应、把握主方主药关键.
为明晰重庆笋溪河流域河岸带水体、土壤和植物的氮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的方法,探讨三峡库尾小流域河岸带水体、土壤和植物的氮、磷含量特征、空间分布和各圈层氮磷的相关性及水体氮磷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岸带受河流区段影响,从上游到下游,水体氮磷与土壤全氮的含量先减小后增大,下游存在明显的农业氮输入,而土壤硝态氮、全磷和有效磷与植物氮磷的含量逐渐增加;(2)河岸带水体总氮与植物不同营养器官的氮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水体总磷与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均呈显著正相
目的:从脏腑-经络的核心——气入手,运用太赫兹(THz)波光谱技术,来探讨脏腑经络相关性.方法:艾灸前,对50名在校健康大学生进行五脏原穴THz波检测,艾灸(采用艾条悬灸)五脏募穴后,再次进行五脏原穴THz波检测,通过光谱形态分析和x2检验的方法对艾灸前后五脏原穴太赫兹波辐射光谱进行分析.结果:五脏对应经络原穴无论是左手(脚)还是右手(脚),艾灸后THz波辐射强度均有所增强,虽增强强度不高,但对于人体本身辐射出的微弱THz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心经和肺经,艾灸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
鸡白血病是一类世界性的禽类传染性肿瘤疾病,病鸡一般在16周龄以上出现明显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日增重和产蛋量下降,由于该病呈渐进性发生,且死亡率较低,容易被养殖户忽视.通过对鸡白血病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鉴别和诊断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期为鸡白血病的预防及诊治提供借鉴.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黄淮平原潮土区不同轮作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速效养分和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置连续的小麦-玉米(WM-WM-WM)、1周期小麦-玉米+1周期小麦-大豆(WM-WS-WM)、1周期小麦-玉米+1周期小麦-夏花生(WM-WP-WM)、连续的小麦-夏花生(WP-WP-WP)和连续的小麦-大豆(WS-WS-WS)5个处理.结果表明,2017-2019年各处理土壤碱解氮、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0-30 cm 土层逐渐降低.随着栽培期限的增长,0-20 cm 土层,W
鸡传染性鼻炎是养鸡场常发的一类急性细菌性传染病,病原菌为副禽嗜血杆菌,传染性强,一旦发病可致全群感染.通过对副禽嗜血杆菌的病原特征进行总结,分析鸡传染性鼻炎的流行病学、育成鸡和成年鸡的发病症状及病理变化,并提出中西医治疗方案,供交流参考.
目的:探究姚真敏教授(以下尊称姚老)治疗老年不寐的临证经验及学术特色.方法:运用Excel、SPSS Modeler 18.0、SPSS 22.0、BICOMB2、UCINET、NetDraw等数据挖掘软件,对“姚老治疗老年不寐数据库”进行数据处理、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频数分析发现,高频症状25个,高频药物29味,其中补气药居多,甘温之品最频,且多归心经;关联规则发现经典药对24组;聚类分析发现,姚老治疗老年不寐的5种证型和5个基本方;复杂网络发现,姚老治疗老年不寐的核心处方
国医大师张大宁是中国著名的中医肾病学家,他提出的“肾虚血瘀论”和“补肾活血法”为治疗诸多慢性肾病及疑难顽症开辟了新思路.张大宁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擅长用药对,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有独特的用药经验.其中有补肾气的菟丝子、覆盆子、沙苑子;滋阴的五味子、女贞子、墨旱莲;活血的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温脾肾的补骨脂、肉豆蔻;收敛固涩的金樱子、芡实、煅牡蛎等.张老认为药对有协同增效、优势互补的作用,且药简力专,疗效确切,临床运用颇多.临证时在辨证论治、把握病机的前提下,抓住中药配伍的核心,灵活运用,潜心钻研,以取得更
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病机尚不明确,中医药治疗UC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多层次多靶点的优点,在UC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温肾健脾法作为临床治疗缓解期UC的重要治则治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取得了显著疗效,其发挥治疗缓解期UC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维持抑炎、促炎因子动态平衡及修复肠道黏膜屏障有关.文章结合他人研究成果,对温肾健脾法在缓解期UC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UC提供好的方案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