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启发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wang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教育体制步入改革阶段后,职业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来看,职业院校十分注重对职业型人才在技能领域的培养,从考核机制方面也可看出对该教学领域的重视程度。但是,职业教育所包含的远不仅是技能领域的教学,还包含职业精神教育。如果在教育教学中缺少职业精神的培养,那么职业教育就会变成一种为教育而教育的教学体系。因此,职业教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结合我国行业发展所追求的工匠精神,在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基于此,笔者对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意义进行阐述,并对其给职业教育教学带来的启发进行深入的剖析。
  一、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1.工匠精神是现代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石
  工匠精神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传承的重要精神,也是指引我国工业发展方向的精神指标。在中华民族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后,工匠精神开始成为现代各行各业的发展理念,并在当代职业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的主体方向是以职业岗位为主,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场道路中具有足够的实力满足社会需求,真正发挥职业教育应有的作用。在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存在许多异曲同工之妙,工匠精神所推崇的创新精神与实践精神恰好与职业教育的需求相符,而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必将使人才培养方式发生转变,使其更符合当下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理念。据对各个国家的企业统计调查发现,发展历程在100~200年的企业大多分布于荷兰、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这些企业在当地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并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变革仍然延续着。这些企业之所以成为长青企业,在市场变革中未被淘汰的主要因素是它们虽历经了百年发展,但其最初的工匠精神仍然延续着,仍然在不断地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并引领企业朝着更长远的目标走去。在企业运营中,如果每位管理者和员工都具备工匠精神,对企业的运营和产品有更高的要求,那么就会使企业的持续发展具备更强的实力来应对外界市场的变化。在我国的行业企业发展中,市场以往的低成本时代退去之后,企业在此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许多诱惑,而只有坚持自己的原则,保留自己的发展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工匠精神在历史长河中仍然得到有效传承的重要原因。
  2.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需求
  职业教育的主体目标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掌握技能知识,为未来的职业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面,大部分企业都希望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立即上岗工作,能够适应企业的运营模式,并在各项技能操作方面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快速熟悉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实现良好的衔接,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在企业工作过程中能够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各个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这意味着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还要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尊重自己的职业,对自身职业的未来发展与付出有着明确的认识,使学生将来不管在何种岗位任职,都能将工匠精神置于职业中心,将其作为努力的目标。而这也是让职业院校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指标,是吸引更多技能型人才投入至职业院校的重要保障,也使职业院校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工匠精神对职业教育教学带来的启发
  1.对院校文化精神的启发
  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技能培养为主,而技能的形成过程不仅是对专业的实践操作,还需具备一定的精神内涵。工匠精神是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精神文化,职业院校需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当中,在校园中突出工匠精神的信仰理念、职业态度和对职业精神的坚持,使学生在校园氛围中感受到职业院校的教学理念,从而对职业教学有更深的认识。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校园媒体、校园广告或校园杂志、报刊等途径报道鲁班、方文墨、小野二郎等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介绍每位传奇人物背后的故事,对他们的工匠精神以及对自身事业坚持不懈的精神大力宣传,使之融入职业院校的每个角落,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大力弘扬,使校园文化在人物事迹的渲染下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工匠精神。
  2.对职业教育中创业教育的启发
  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职业教育所肩负的是每位学生未来的前途,同时也关系着各行各业的未来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我国提升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在职业教育的创业教育中,创业的教学多数是建立在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和具备承担职业岗位能力的基础上所开展的教学,是围绕创业能力、创业思维、创业意识等方向进行培养。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能力,但其创业精神仍然十分缺乏,对未来的创业道路未形成基本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过于注重技能的提升,而忽略了精神领域的发展。对此,职业教育要结合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将工匠精神融入创业教育中,围绕工匠精神开展职业能力教学、培养职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创业活动中,从而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
  3.对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启发
  职业教育所涵盖的专业课程十分广泛,涉及多个行业,是一个具有综合体系的教学系统。在任何一个专业的教学领域中,完善的教学方案都是促使职业教学顺利进行的依据。教师在执行教学方案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发挥工匠精神,做到先育人再教人,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并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学和职业考核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爱岗精神和奉献精神,并提高自身的职业服务意识,与其他学生互帮互助,形成团队合作,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工匠精神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当中,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课程内容强化细节培养,摆脱传统教学过于笼统的问题,将教学内容进行更精细的划分,并逐步培养学生形成专注、一丝不苟的专业习惯。工匠精神是当前每个行业都需要的精神,其对岗位工作的细节和求精必然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要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个专业的教育教学中,融入校园文化中,以工匠精神为基础开展各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形成工匠意识,在工匠意识的驱动下改变职业行為,更认真地对待自身职业,使人才的培养更适合当下企业的发展需求。
  4.对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启发
  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具备的共同特征是实践性,因此,在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时,要对学生的实训课程加以关注和重视。不可低估职业教育中任何一个教学领域,要将教学重点覆盖于职业课程的任何一个分科,并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结合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工匠精神的影响下对自身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课程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例如,定期举办实践展示、实践竞赛等,合理划分实践教学领域,强化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要求,使学生对工匠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核心与理念,逐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小结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是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的发展理念。职业院校作为职业人才的重点培养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时,要切实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到每个专业中,使学生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新的《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关于"对原有伤残及合并症的处理"的规定较旧标准更为清晰、明确,在实践中便于把握,且符合职工工伤处理的基本原则。新标准规定,
摘要:一体化教学的关键之一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动起来,“动嘴、动脑、动手、动身,眼到、耳到、心到”。本文就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建立高效一体化课堂进行分析,提出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臺和资源,并通过适当的激励和考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质量。  关键词:主动性 教学设计 多元评价  一体化教学改革提倡“以典型工作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对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根据研究要求共入选病例6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对比对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程度。结果观察组
液压系统应用十分广泛,学生掌握一定的液压故障判断与分析知识,有利于提高其岗位竞争力。本文在介绍液压系统的组成的基础上,对液压系统的主要故障诊断与教学策略进行了论述
采用熔体共混法制备了笼型硅氧烷齐聚物(POSS)/硅橡胶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中的POSS分散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熔体共混后,一部分POSS以分子水
仙人草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功效,被誉为"仙草"。介绍了仙人草种植及管理关键技术。
目的测得受试眼不同视力水平下的客观视觉质量,推断客观视觉质量与视力之间的关系,用于法医临床视力障碍鉴定。方法选取志愿受试者62例(124眼),男32例,女30例,年龄20~40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