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何以可能?——萨特论意识的自由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zq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特将想象活动划分为两种主要的类型:不借助物理影像的想象和借助物理影像的想象.它们的目的都在于使当前不在场、甚至完全虚构的事物以直观的形式展现.若要基于想象物直观-虚无的特征探究想象何以可能,就需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想象物的直观显现何以可能?第二,想象物的虚无何以可能?根据萨特的解释,在想象物的直观显现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表象;而想象物的虚无则需要意识在把握特定实在整体的基础上否定想象物的实在性.意识的本质,即意识的自由,是萨特关注想象问题的落脚点,它是使想象得以可能的两个方面共同诉诸的条件.
其他文献
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成都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对
蒙培元“情感儒学”的超越观念不同于牟宗三的“内在超越”观念,它是主体心灵境界的“自我超越”,即不是存有论的超越观,而是境界论的超越观。不仅如此,情感儒学通过反思而超越“内在超越”,其自我超越乃是“情感超越”,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敬畏”的情感体验。当然“情感超越”也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内在超越”,因此“内在超越”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情感超越”所存在的问题。其中最重大的问题是:“内在超越”或“情感超越”不能导向“神圣超越”,会导致“超越者”的神圣性丧失。为此,需要在“前主体性”的情感本源上重建超越观念,即建构现代
省人民委员会批示:做好粮食计划供应工作,是活跃农村经济,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前进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如果粮食供应工作做不好,不仅要影响广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粮食统购的成果
先验主体在康德哲学中是既非现象也非物自身的不可知的x.先验自我意识是认识形式的原初根据和载体,它不能成为经验世界中的一个被构成的认识对象.先验自我意识和本体自我共同构成了解释经验主体的形而上学根据或本原.但是,康德并未对先验自我意识和本体自我之间的关系作出清楚的解释.康德的主体概念中包含认识论解释无法涵盖的形而上学前提,单纯从认识论角度解释超感性主体与经验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无法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