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类教学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bo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写作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意义重大,这就需要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实践与训练中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水平。由于不同学生之间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生活经验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教师可以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应用分类教学法实施教学,根据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等级,在作文教学时进行分类教学。
  一、重视学困生的作文指导,加强写作基础的相关教学
  木桶理论强调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与最长的木板无关,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木桶理论对于初中作文教学具有启发性,一方面教师应当重视学困生的作文指导,以达到班级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写作基础知识的教学,补足短板,这样才能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七年级下册写作教学,对学困生的作文指导,教师应当先提供专题式的写作素材,通过要求学生记忆、训练学生运用等方式,打好写作的基础,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困生的作文水平。初中阶段的作文写作,可以分为品德修养、个人成长、情感态度、人与社会等专题内容。品德修养主题可以分为自立自强、自律自信、诚信友善、宽容他人、责任义务这些内容。个人成长主题可以分为兴趣与追梦、挫折与成长、坚强与勇敢、乐观向上和突破自我这些内容。情感态度主题主要是个人情感与社会大爱这些内容。人与社会主题是关于弘扬传统文化、保护环境等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提前制作好的电子课件,分类展示这些专题素材,通过讲解与展示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与运用素材,提高写作基础教学的效率。
  对于学困生的作文指导,教师应当结合他们的学习基础与基本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写作方面的教育,多进行写作的基础知识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困生的写作水平,进而写出文从字顺、结构合理、语言完整的好文章。
  二、做好中等生的作文指导工作,使其审清题目认真构思
  就初中作文教学而言,教师所要面对的大部分是语文成绩和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因此应当特别重视做好中等生作文指导教学工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审清题目,进行巧妙构思,理清行文思路,在此基础上再要求他们认真完成写作。可以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和提高其作文水平。在作文指导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活动丰富多彩。
  如在作文审题方面,教师一般可以从认真审题、看清要求、抓住题眼三大方面指导学生写作,以帮助学生确定体裁、写作范围和写作重点,為写出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审题时一般需要抓住文章题目的关键词语,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构思写作。如题目为“难忘的一天”的记叙文写作,需要抓住“难忘”,作为写作的关键词,从为什么难忘,怎样难忘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求。对于写作范围的确定,以记叙文为例,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明确主要写什么,应当写清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刻画人物方面,可以从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等方面入手,并融入一些抒情和议论的内容。抓题眼方面,主要是根据命题作文的题目,通过反复阅读,并根据作文材料的提示,进行文章的构思写作。
  教师通过指导中等生审清题目与认真构思,可以为写出一篇好作文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延伸指导,比如指导学生写好开头,指导选材和立意,让作文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等。
  三、对于学优生的整体指导,帮助学生写出高分作文
  初中作文教学中,百分之八十的学优生一般都能够取得较高的作文分数,但是要取得更高分甚至满分,着实不容易。教师应当通过调查和研究,掌握学优生在写作方面的问题,通过对于学优生的科学指导,加强针对性写作训练,可以有效地让学优生写出高分作文,尽力写出满分作文。
  教师可以通过理论指导,分析高分作文,进行专题训练等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资源,更好地开展作文教学。比如第一步是指导学生审清题意、选好素材、巧妙布局、精妙收尾、修改完善,在整体结构方面做到“凤头、猪肚、豹尾”,即精彩美妙的开头、充实完整的内容、简洁有力的结尾。第二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拟好题目、精修段落、巧妙布局等。第三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专题训练,比如补充一些名人名言和经典案例,让学生熟记“感动中国人物”节目中的颁奖词,以及指导学生尝试各种文体的写作,比如诗歌、小说、童话、寓言等形式。
  教师需要明确学优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这些具体问题引入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并运用网络资源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专题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便可达成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运用分类教学法,需要结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通过日常教学、调查与相关研究等,将学生群体分为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运用不同的作文资源与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以此进行分门别类的教学,可以逐渐培养与提升不层次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
其他文献
在作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训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拓展训练则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素材,让文章内容更加充实。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运用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展开作文教学呢?对此,我结合个人教学经验进行阐述,仅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立足课本,发掘阅读素材  课本是学生阅读与写作训练最基础的材料。教师利用好课文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
期刊
新课标对三、四年级学生提出了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自信心,并愿意与他人分享作文的要求。教师如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以便获得成就感。  语文教师大都有这样的感受:小学生不太喜欢写作文。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只是应付写作任务,很少有学生把写作当作乐趣。小学生不想写作,不爱写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写好作文。至于从哪些方面突破,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写作,
期刊
新课改的实施,让小学语文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写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对此,教师应该把握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科学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究了情境教学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对于低年級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写话是这一阶段的教学难点所在。很多学生都觉得写话困难,经常出现无话可说、不会表达的情况。一些学生
期刊
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构思的方法。在写作中,搜索写作素材,将生活融入到写作中。教师需指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结合现实拔高写作主题。  小学生思维能力较弱,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构思作文时常常遇到素材选择、立意确定、行文结构安排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构思的方法,提升写作能力。  一、联系生活,捕捉心灵悸动  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这是因为他们缺少对生活的仔细观察
期刊
写作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着非凡的意义。但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差,缺少写作兴趣,写出的文章内容空洞。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分类指导的方法,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写作体验,促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最终实现写作能力提高的教学目标。  一、划分层次,分类指导  因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学生在思维
期刊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发各种教学资源,给学生的写作活动提供支持。如,运用古诗词能让作品内容更丰富;观察生活能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而融入網络能搜索到各种素材,丰富作文内容。借助各种课内外的资源,学生的写作内容会更加丰富,再也不会被“无米下炊”困扰。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所以缺乏写作资源,只能用空话和套话来凑字数,写作效果很不好。要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还须基于学生的学情开发教学
期刊
在初中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进行分层教学,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分层,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差异化指导,并且制定分层化的教学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一、结合教学对象有效分层  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这是分层教学实施的基础。进入初中后,学生之间在学科能力上会慢慢分化。有的学生由于小学时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并且对写作充满兴趣,表现出较强的写作欲望,因此其作文能力也很强。反
期刊
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较弱,所以写话训练的效果不好,而教师又过于强调书面写作,忽略了学生的口头训练,导致其语文能力难以平衡发展。教育家章熊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口语训练,还要重视学生口头作文的训练。教师若能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说写结合的口头作文训练,则能改变语文教学“重书面,轻口语”的状况,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读、说、写的综合能力。  一、观察插图,完整表达  教师可鼓励学生认真观察课本
期刊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文字运用水平的提升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小学作文教学都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本文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探究,旨在找到在个性化视野下小学作文教学的科学方法及策略。  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基础知识及基本词汇量储备不足,又缺少生活经验,写作思路混乱的现象。很多教师试图让学生通过模仿提升写作水平,陷入了学生大量照搬照抄的教学困境。对于写
期刊
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写作在高考中占据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因此,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工具,通过关键词可以引发联想与想象,促进思维的发展,更好地梳理、拓展与总结相关知识。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素材选择等方面,如此便可写出更优秀的文章来。  一、思维导图应用在审题立意方面  学生阅读过写作要求后,首先需要审题,确定立意,这样才能引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