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关系融洽,以及对学生团队精神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有直接帮助,但受体育教师自身的理解差异影响,诸多应用停留于该教法实践的浅表。基于此,文章结合实践,拟从应用策略方面对小组合作法进行探究,使其在实践中更具操作性、借鉴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法;初中体育;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高等教育领域,我国实行学位制度和学业证书制度。除专科层次教育外,其他层次的高等教育均与相应的学位相对应。目前,我国存在着学位认识的误区,对相应层次学位与学历认识的误区。这些认识误区导致学位和学历的概念长期被误读,造成高等教育及高校教育追求的偏离,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形式忽视内容。因此,学位和学历上的误读亟待匡正。 关键词 学位;学历;高等职业教育;“工士”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
摘 要 通过对日本产业教育学会第54届和55届学术年会研究报告的述评,分析转型期日本职业教育研究新动向,即从体现国家意志“为了产业发展”的研究传统,到重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为了青年就业”的职业教育研究取向的转变。“关注青年就业”彰显了日本不同学术领域研究者对就业问题的理性审视和学术责任;“谋求教育与工作衔接”突显了日本转型期研究者的跨界联动,打破原有职业教育研究“囿于教育论教育”固有研究范式,着力
摘 要 随着产业结构由块状向集群演进,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愈来愈受到关注。着眼区域“产业、专业一体化”,常州高职园区建设了18个重点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七大新兴产业的85.71%,而与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医药、新能源对应的专业群建设尚显不足。基于提升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群的适应性,未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专业群建设宜采取四大发展策略:宏观调控、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 关键词 产业群;专业群;高职
1月5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13]1号),提出5年内创建300个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通知》指出,示范县创建工作向农、林、牧、副、渔、水利、粮食等大县(市、区)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较好的县(市、区)倾斜。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于2014年12月组织申报的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基于终身教育背景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被确认为全省第一批28个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之一。项目依托学校承担的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立交桥,全面提升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在原有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性成效的基础上,瞄准“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个目标,建构“终身学习教育、社会服务”两大体系,创构“学习
本文献综述介绍了有关教育流动、做出教育选择和实施教育选择的一些研究报告。其涉及两个主题,一是人们可选择的教育流动方式,如从国家到国家流动,从学习到工作流动,或者在不同教育体系如学徒制、技术学院或大学之间的流动。二是选择TVET领域内职业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其他选择,而是因为该职业是进入全球教育和就业市场的具有吸引力的敲门砖。本文献综述尽力选择全球关注度高、切合主题的出版物进行介绍,以全面展现各国针
摘 要 积极组织行为学是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和创新,重点研究和开发组织系统中人们的心理优势,它对指导高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为线索,从微观层面将积极组织行为学中关于自我效能、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和情商智力五个方面,采取积极方式贯穿其中,提高教学团队的工作绩效。 关键词 积极组织行为学;双师型;教学团队;工作绩效;广东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
摘 要 高职专业课程系统化设计包括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部结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课程目标设计主要是掌握某种方法或技术;课程内部结构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取决于课程目标定位;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资源开发、教学任务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等。 关键词 岗位职业能力;课程开发;教学设计;高等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4-0022-03 高职
摘 要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从制度理论视角分析,职业院校作为受环境强烈影响的开放系统,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需要反映在社会中得以制度化的准则、价值和思想意识,实现“双师型”教师文化引领和文化自觉;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联动,实现“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化、职业院校投入制度化、校企合作制度化。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制度理论;职业院校;教师队
摘 要 基于校企合作广度、合作深度、合作持续度和合作有效度四个维度对全国20所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进行了在线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在合作广度和有效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合作深度和持续度方面表现欠佳。从20所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综合表现来看,不同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呈现出显著差异。校企合作单因素影响分析表明,教育层次、院校区位及办学水平对校企合作具有显著影响。为此,应发挥政府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