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丙型肝炎患者抗-HCV-IgM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920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重组HCV抗原片段C22和33c包被酶标板孔,以间接ELISA方法,检测40例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IgM。40例患者均在起病后40天内出现抗-HCV-IgM阳性,抗-H CV-IgM阳性与HCV RNA阳性密切相关,抗体阳性持续时间因病程是否转为慢性而不同。23例自限性急性丙型肝炎(丙肝)患者,在起病后6个月内抗-HCV-IgM全部阴转并伴有HCV RNA阴转,而17例转慢的急性丙肝患者中15例抗-HCV-IgM持续阳性,其HCV RNA亦持续阳性或间断阳性。提示急性丙肝检测抗-HCV-IgM,可作为抗-HCV-IgG和HCV RNA检测的一个补充,在反映病情和判断预后方面有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突出和加大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卷在结构布局和赋分上作出了一些调整,例如文言文部分由原来的第1卷的6小题18分调整为第1卷5小题15分,然后在第11卷增加文言翻译题2小题5分。2004年的《考试说明》又进一步调整为第1卷4小题12分,然后第Ⅱ卷的文言翻译题在原先5分的基础上增加3分,共计8分。面对这一变化,学生普遍感到试题难度增加了,尤其是第二次调整后,有不少同学对文言翻译产生
两个醉汉走在铁轨(guǐ)上,其中一个抱怨(yuàn)道:“这楼梯怎么走不完?”另一个哼了一声,说:“而且,它的扶手还这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