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促学校发展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说“向管理要质量”。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办学水平的竞争、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质量的提高、新课程的顺利推进,必定是越来越重视管理。那么,如何管理好一所学校呢?我认为,在新形势下,人性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以前,我们检查考核后,黑板上常常会出现“按制度执行”几个字。有章可依是管理的基础,但只依靠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只能解决“不可这样做”,而不能解决“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学校教育和管理曾经囿于科学的目的,忽略了人性化及其教育、管理,因而在管理目的、过程、内容、方法等方面暴露了许多局限性。所以,我们更要考虑的是人性化管理。让每个教职员工都能开心上班,全身心投入工作中,这才是学校管理的新境界。
  我们在学校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提出的一份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这种教育新概念。在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在管理中,我们应该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抓大放小,责任到人。我们知道,知人善任,重在“知人”,难也在“知人”。“知人”的目的在于“善任”。“知人”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了解、交流的过程。决策者要知教师,教师也要知决策者。知人要知心,决策者要放下架子,对教师主动关心,坦诚交心,教师才能对决策者付出真心,对学校树立信心。学校在用人问题上,严格遵循“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的原则,通过与教师谈心、交心,达到知人、知心,从而把广大教师凝聚在领导群体的周围。然后根据教师的学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水平,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努力创造条件培养他们成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对于特别优秀者,大胆提拔到领导岗位,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
  要发挥教职工的主体作用,就要懂得分工和授权。分工,是根据每个人的工作特长,使其各司其职;授权,是给各部门以明确的职责权利,并承担相应责任,一层对一层负责,释放层级能量。校领导要把时间花在沉下去调查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法上,花在与一线教师面对面讨论办好学校的思路上。只有管理者善于吸收、集中大家的点子、办法,经过整合,形成符合学校实际需要与发展目标的思想与思路,然后付诸于集体的行为,学校管理才能上层次、上水平。
  学校强调科学管理、民主管理、规范管理的同时,要求管理者具备移情性理解的品质。学校领导者与教师之间要相互多进行设身处地地感知与理解,寻求教育学意义上的共鸣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校多尝试将一些决策制度以民主的形式呈现,体现出人文性和教师的需求。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各方面向那些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的优秀教师倾斜,鼓励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学校可将业务管理的权限下放到教研组、备课组,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满怀自信、充满智慧地去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把时空还给教师,让教师将活动与学科教学衔接起来,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联系起来。学校管理者平时应注重充分挖掘教师中隐藏的资源,尤其是信息、人际等方面的资源,为学校决策所用,学校及时对提供资源的教师予以奖励。
  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民主意识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人性化管理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我们将努力寻求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相互融合,以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发展的最佳效果。
  作者系山西省河津市第三初中校长
  (责任编辑 陆燕)
其他文献
为什么今天的教育中会出现诸如粗犷发展、功利发展、浮躁发展、苍白发展的倾向呢?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从文化的高度来把握与审视教育。教育正处于一个转型的时期,我们一定要用文化来引领教育,惟其如此,教育才能够真正走上一条科学发展的轨道。对此,我有几点想法。  第一,文化是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词。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这个想法,并在《湖南日报》发表。文章发表以后,有三十多家媒体转载,说明目前教育界都在
江苏省吴江市屯村实验小学曾是一所薄弱的农村学校,虽然办学条件并不优越,但学校依托书法特色建设使自身亮起来、强起来、精神起来,实现了“丑小鸭”式的蜕变,并于2004年创建成省级实验小学。  一、书法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书法寓思想于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优美的形式使思想跨越时空,在人类文明的演变中,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锻造精神的依托。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如果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无疑会拥有值
教师工作压力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从“没有健康幸福的教师,就没有健康幸福的教育”这一句话来看,教师工作的幸福指数不仅关乎教师个人,还关乎整个国民教育的发展状况。台湾教育会的一项有关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卷表明,60%以上的教师认为教学是一份令人心力交瘁的工作。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一次调查显示:33%的教师认为升学压力是教师最大的心病,20%的教师认为考生成绩不理想是生活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学生自己阅读、自我感悟的语文课文,才能掌握得更牢固,才能活学活用。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组织、引导、参与、点拨的作用,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积极性,按照“六步阅读法”,从通读、精读、议读、悟读四个方面,落实教学目的,感悟文章的真谛。  一、课外通读初步理解
利用静态箱 -气相色谱法对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地表 3种温室气体 CO2 、CH4 、N2 O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 .结果表明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地表为 CO2 、N2 O的排放源 ,为 CH4 的弱汇 ,通量日变幅分别是 4 88.99~ 70 0 .5 7,0 .0 4 9~ 0 .10 8mg/ (m2· h)和- 0 .0 2 5~ - 0 .0 5 3mg/ (m2 · h) ;地表凋落物
众所周知,高中英语新教材基本上可以分为几个模块,每一模块设计一个话题,文章的取材、练习的设计、教学任务的布置都围绕话题展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应用同话题阅读材料,使阅读话题化、课内化、活动化、多元化,以便促进学生的创新阅读和个性化阅读。为方便学生阅读,减轻阅读负担,可以将多篇同话题阅读材料均匀分布在课前、课中、课后。  一是课前阅读可以提高英语思维与表达能力。在预
探讨了浑善达克退化沙地草地围封后流动沙丘的稳定程度 ,以及相应的群落特征随恢复进程的变化规律。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 ,从物种丰富度、生活型及功能型多样性等方面探讨了围封 18a(1985~ 2 0 0 3年 )过程中草地自然恢复演替进程。在这一过程中 ,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生物量随恢复演替先增加而后基本稳定或略有降低 ,呈抛物线型的变化趋势 (P<0 .0 0 1)。依群落特征变化 ,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感是个体身心之间的和谐,幸福的人多是积极、自信、乐观的,容易实现和谐与安详。那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作为主力军,如何能享受到教师职业幸福,从而构建和谐的校园呢?  一、从学生中挖掘幸福、和谐  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长年固定在同一学科或年级,牛拉磨式的转圈,几年乃至几十年不变,为了工作而工作,对教育事业缺少激情与热情。正像美国教育学者格雷斯所说:“大多数教师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