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花荚脱落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经试验调查,我们北林区大豆花荚脱落率平均在52.82%,而在高产攻关田,由于采取合理密植、增施肥料、及时抗旱排涝等技术措施,其花荚脱落率为43.62%,平均增产17.7%。因此,探明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增花保荚,减少脱落,是提高大豆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一、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
1、品种自身特性所致
从田间调查结果看,植株过于高大、分枝较多、圆叶形品种,花荚脱落率较高,达60%左右。而半矮杆、株型收敛、尖叶品种脱落较少,一般在50%左右。
2、营养供应不足
开花结荚期是植株生长最旺盛时期,大量花荚在陆续形成,体内各种生理活动旺盛,此期是大豆一生中需营养最多时期,茎叶生长与花荚形成特别是花荚间,在光合产物的分配利用上势必形成不均或失调的现象。当植株所需要营养得不到满足时,即出现后期一部分花荚脱落。
3、水分供应不足
大豆开花结荚期需水量占整个生育期的67%左右,是产的关键期,此时期受旱会造成花器形成受阻,花粉败育,从而引起花荚脱落。
4、栽培方式不合理
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过大,个体发育受阻,生长细弱,导致花荚脱落严重;或植株过于高大繁茂,导致花期田间郁敝,光照状况不良,则花荚脱落较多。
此外,病虫危害、气候突变等也是导致花荚脱落的因素。
二、增花保荚的技术措施
1、优选良种,保证开花多、脱落少。
应选择株型收敛、半矮杆、尖叶型适于密植、耐肥抗倒伏优良品种。第二积温带可选择绥农22、绥农26、绥农29;第三积温带可选择合丰50、合丰55、合丰65、垦丰16等品种。
2、增施肥料,满足生育期营养供应。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肥效长,有满足整个生育期的需要。每公顷施有机肥15-20吨,结合整地一次施人做底肥。
化肥应分期施入,满足各生育时期所需。一般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225公斤,硫酸钾60-75公斤做种肥,深施于种下4-5厘米处。每公顷施尿素40-75公斤,于大豆3-5片复叶期追施。后期可看苗进行叶面喷肥。
3、合理密植,创造良好群体结构。
合理密植是保证群体和个体协调生长、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减少落花落荚的有效途径。究竟以多大密度为好呢?根据肥地宜稀、瘦地宜密的原则,结合品种特性,实行等距匀播,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协调个体与群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实践证明:67厘米垄上双行精播、45厘米垄上双行精播,两垄一沟穴播等都是较好的栽培方式。
4、适时灌水,促进生育减少脱落。
大豆开花结荚期一般要求土壤含水量在24-27%左右,若遇干旱适时灌水,满足植株正常代谢与蒸腾所需。在开花结荚期遇干旱一般應灌两次水。一次是增花水,即当大豆植株叶腋间出现分枝的时期,此期间花芽开始分化,是生殖生长的开始,因此,必须保证土壤水分充足,促进花芽分化,为花多、荚多打好基础。另一次是保荚水,大豆开花后4-5天可见到小荚,边开花边结荚,在开花结荚阶段是大豆发育的旺盛时期,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只有土壤水分充足才能减少花荚的脱落。因此,在大豆开花结荚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每次灌水量可在40-50立方米/亩。
5、加强管理,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1)早铲管理,多铲多趟。铲趟可消灭杂草,疏松土壤,防止水份蒸发,扩大吸热量,培土护根,从而促进植株早生快发。
(2)防病灭草,以防为主。
大豆花荚期主要防治灰斑病、蚜虫、豆荚螟等病虫危害,必须勤加检查,及时施药防治。
(3)促控结合、看苗施药、施肥。
前期植株生长过旺,有可能产生郁敝现象,财应于开花初期喷施大豆丰收宝,公顷用量375毫升;或用多效唑600克兑水375-450公斤喷雾,能降低株高、增粗茎杆、防止倒伏、保花保荚。
若前期生长不良,迟迟不封垄,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11-3公斤,加磷酸二氢钾0.75公斤,混合兑水375公斤,于结荚鼓粒期喷施,能增产6.7-11.9%。
(作者单位:152062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
1、品种自身特性所致
从田间调查结果看,植株过于高大、分枝较多、圆叶形品种,花荚脱落率较高,达60%左右。而半矮杆、株型收敛、尖叶品种脱落较少,一般在50%左右。
2、营养供应不足
开花结荚期是植株生长最旺盛时期,大量花荚在陆续形成,体内各种生理活动旺盛,此期是大豆一生中需营养最多时期,茎叶生长与花荚形成特别是花荚间,在光合产物的分配利用上势必形成不均或失调的现象。当植株所需要营养得不到满足时,即出现后期一部分花荚脱落。
3、水分供应不足
大豆开花结荚期需水量占整个生育期的67%左右,是产的关键期,此时期受旱会造成花器形成受阻,花粉败育,从而引起花荚脱落。
4、栽培方式不合理
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过大,个体发育受阻,生长细弱,导致花荚脱落严重;或植株过于高大繁茂,导致花期田间郁敝,光照状况不良,则花荚脱落较多。
此外,病虫危害、气候突变等也是导致花荚脱落的因素。
二、增花保荚的技术措施
1、优选良种,保证开花多、脱落少。
应选择株型收敛、半矮杆、尖叶型适于密植、耐肥抗倒伏优良品种。第二积温带可选择绥农22、绥农26、绥农29;第三积温带可选择合丰50、合丰55、合丰65、垦丰16等品种。
2、增施肥料,满足生育期营养供应。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肥效长,有满足整个生育期的需要。每公顷施有机肥15-20吨,结合整地一次施人做底肥。
化肥应分期施入,满足各生育时期所需。一般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225公斤,硫酸钾60-75公斤做种肥,深施于种下4-5厘米处。每公顷施尿素40-75公斤,于大豆3-5片复叶期追施。后期可看苗进行叶面喷肥。
3、合理密植,创造良好群体结构。
合理密植是保证群体和个体协调生长、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减少落花落荚的有效途径。究竟以多大密度为好呢?根据肥地宜稀、瘦地宜密的原则,结合品种特性,实行等距匀播,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协调个体与群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实践证明:67厘米垄上双行精播、45厘米垄上双行精播,两垄一沟穴播等都是较好的栽培方式。
4、适时灌水,促进生育减少脱落。
大豆开花结荚期一般要求土壤含水量在24-27%左右,若遇干旱适时灌水,满足植株正常代谢与蒸腾所需。在开花结荚期遇干旱一般應灌两次水。一次是增花水,即当大豆植株叶腋间出现分枝的时期,此期间花芽开始分化,是生殖生长的开始,因此,必须保证土壤水分充足,促进花芽分化,为花多、荚多打好基础。另一次是保荚水,大豆开花后4-5天可见到小荚,边开花边结荚,在开花结荚阶段是大豆发育的旺盛时期,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只有土壤水分充足才能减少花荚的脱落。因此,在大豆开花结荚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每次灌水量可在40-50立方米/亩。
5、加强管理,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1)早铲管理,多铲多趟。铲趟可消灭杂草,疏松土壤,防止水份蒸发,扩大吸热量,培土护根,从而促进植株早生快发。
(2)防病灭草,以防为主。
大豆花荚期主要防治灰斑病、蚜虫、豆荚螟等病虫危害,必须勤加检查,及时施药防治。
(3)促控结合、看苗施药、施肥。
前期植株生长过旺,有可能产生郁敝现象,财应于开花初期喷施大豆丰收宝,公顷用量375毫升;或用多效唑600克兑水375-450公斤喷雾,能降低株高、增粗茎杆、防止倒伏、保花保荚。
若前期生长不良,迟迟不封垄,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11-3公斤,加磷酸二氢钾0.75公斤,混合兑水375公斤,于结荚鼓粒期喷施,能增产6.7-11.9%。
(作者单位:152062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