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部关于母亲的作品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c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朋友圈就会开始热火朝天的“晒妈大赛”,送礼物、祝福以及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白已经成为母亲节这一天的桥段。
  一直以来,“母亲”都是一个非常繁重的职业,人们对她们的评价也总是很严苛。孩童是一种很脆弱的生物,他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失望、困难甚至有更糟糕情况发生的时候,而母亲在他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孩子出生的这天起,母亲就注定是责任方。
  在文学上,有很多作品也探讨了母亲的责任、真实自我以及“她”在孩子生活中的角色——后两者常常交织在一起,很多时候都需要取舍。
  

《Why Be Happy When You Could Be Normal》


  作者: 珍妮特·温特森
  这本书也许是一本痛苦回忆录,但珍妮特·温特森却以非凡的同情心和慷慨之情写下关于自己养母的故事。珍妮特是“被抱错的婴儿”,温特森夫人原来想抱回名叫“保罗”的男孩,没想到抱回家的是叫珍妮特的女孩,但温特森夫人只准备了给保罗的衣物。温特森夫人绝对不是一个好母亲,16岁时珍妮特就收拾行李头也不回地离家出走。但她竭尽所能寻求爱,结局是美好的。

《思家饭店的晚餐》


  作者: 安妮·泰勒
  波尔·塔尔是这出家庭剧的女家长,她个性骄傲好强,当丈夫抛弃他们一家时,波尔只对孩子们说父亲出差了,并且一出差就好几个月,好几年。很多年过去了,波尔祝贺自己成功地愚弄了所有人,但是在接下来的故事里,我们知道了其实所有人早已知道真相。孩子成年后,长子考迪无意间继承了波尔的性格;次子艾兹拉经营一家“思家饭店”,不时召集全体家庭成员聚餐,却没有一次吃完的;女儿珍妮三次结婚,最后在悉心照料一大群孩子中找到了幸福和活力。波尔死了,离家多年的贝克突然出现。他们来到“思家饭店”,这一次晚餐他们能吃完吗?
  泰勒从三个孩子的角度叙述了这个故事,波尔像一束光,打在了这个父亲缺席的家庭里,照亮了正中央——就像一个母亲经常为孩子们做的那样。她的生活与死亡,成为了他们共同的经历。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


  作者: 艾丽斯·芒罗
  芒罗将我们带回20世纪40年代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乡间小镇,书中描绘了一个女性从懵懂青涩成长为睿智、聪颖的生活观察者的历程。在目睹情欲和生死之时,她经历了女性所要面对的光明和黑暗面。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女孩儿的心理和生理如何朝一个女人转变的,它并非如同迪士尼动画那般纯美,满满的“正能量”,而是充满了阴暗、孤独、乖张、刻薄、冷淡和不断的探索。

《The Mint Lawn》


  作者: 吉莉安·米尔斯
  这是25岁的克莱芒蒂娜的故事,她仍然生活在从小长大的地方——澳大利亚东海岸,这里有繁茂的紫花树和温暖的棕色河流。51岁的米尔斯2016年5月份去世了,她的描寫总是充满感情,她是这方面的天才,这本书就像一个活着的有机体,总能戳中你心里的某个部分。书中克莱芒蒂娜一直在思念着她的母亲,母亲的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在克莱芒蒂娜的回忆中是如此鲜活。
其他文献
珍妮特·德拉纳先是打给警察,然后打电话到烟酒枪械管理署,之后还打给了联邦调查局。打电话的原因是,德拉纳一心想阻止自己已成年却患有精神病的女儿买到另一支手枪。最后,德拉纳打电话给距她家几公里的一家枪支商店,这家店一个多月前卖给了她女儿一支黑色手枪——那个时候德拉纳的女儿已经收到了自己的疾病检查报告了。她求枪店别卖抢给她女儿  很快就要到下一次检查了,德拉纳几乎是哀求枪支店经理。她告诉经理自己的女儿曾
近些年,小说IP不乏精品,口碑之作频出。其中,不少热门IP被成功改编为电视剧。《庆余年》  首播:2019.11.26(中国大陆)  集数:46  豆瓣评分:8.0  凭借着丰满立体的人物、烧脑反转的剧情以及诙谐逗趣的台词画风,《庆余年》上线以来迅速掀起一阵追剧热潮,口碑全面开花。不少网友表示,看《庆余年》就像看了一场“古装群口相声”。还有观众评论称,颇有《琅琊榜》之感。  这部电视剧,改编自作家
在七次死里逃生后,死刑犯汤米·阿瑟终于还是没能逃过死劫。当地时间5月25日,阿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被第八次执行死刑。这回,他真的死了。    在阿瑟第一次面临死刑时,他和家人做了临终道别,但死刑被推迟;之后又做过五次临终道别,然而每次死刑都被推迟执行。到了去年11月他第七次面临死刑时,他决定不再与亲人道别了,拒绝再遭受这种生离死别的痛苦。由于多次逃脱死刑,现年75岁的阿瑟被人称为“死刑犯的胡迪尼”(
2015年上映的电影《大空头》是一部有关金融危机的影片,今年还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提名。这部电影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房产经纪人带着主角去看佛罗里达荒无人烟的街区,当他们穿过一排又一排闲置的空屋时,这个经纪人用笃定的语气告诉男主:房地产市场现在只是暂时“打个盹”。  然而这并非只是“打个盹”,而是房地产泡沫破裂。全世界范围内的街区房屋一个又一个空置出来,人们丢掉了自己的家园,而开发商的项目一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语言,去表达、书写、描述和形容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它的存在,让人觉得习以为常。  但语言并不是天然存在的,对其起源的看法也有不同理论。延续性发展理论认为,它不是一下子从无生有进化到终极形态,因此一定是从人类祖先早期的语言系统演化而来的;而另一种流派则倾向于,灵长类动物受到某些特异的启发,突然获得了掌握语言的方式。  有关语言的思辨非常之多,探索语言的存在意义,也是重要的哲学课题之一。
曾经边缘的“屌丝”群体正在成为中国消费经济中的新生力量。  “屌丝”本是一个蔑称,形容那些收入低,又缺乏靓丽外貌的年轻人,讽刺他们整日待在家里,几乎以电子游戏为业,在工作中不思进取,职业前途黯淡,换句话说,“屌丝”就是Loser的代名词。但随着“屌丝”一词在因特网上的病毒式传播,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喜欢上了这个网络新词,他们称自己为“屌丝”更像是一种自嘲,以示与“高富帅”的区分。“高富帅”指那些“
吉娜·哈斯佩尔  5月17日,美国参议院确认吉娜·哈斯佩尔(Gina Haspel)成为美国中情局第一位女局长。在100名议员参与的投票当中,哈斯佩尔获得赞同票54票,反对票45票,最终成功当选。  这位女局长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中情局是她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她唯一做过的工作。她将自己定义为“典型的美国中产”,“机缘巧合”做了一个特工。所做的工作充满危险和诡计。“血腥吉娜”  现年61岁的吉娜·哈斯
中国为全世界制造电视机,而世界为中国提供电视节目模式。  在过去十几年,中国电视综艺走过了野蛮生长期,节目制作从山寨模仿过渡到模式引进。2012年,以《中国好声音》的空前成功为标志,整个华人世界都见证了中国综艺的“大爆发”。而这一现象级综艺节目的出现,也让人们认识到了“模式引进”的巨大魅力。  这几年来,“外国模式,中国制造”已然成为国内综艺最主流的玩法,来自英国的“达人秀”,来自美国的“美国偶像
如果想创建一个国际性商业品牌,地点的选择很重要,因为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今,网络购物早已成为大家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种消费方式,只要鼠标点一点,千里之外的人就能买到你的产品。不过古巴首都哈瓦那却是个例外,在这儿创建品牌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古巴首都哈瓦那是一座饱含着岁月痕迹的城市,她就像一位迟暮的美人。走在熙熙攘攘的古城街道上,仍能瞧见许多西班牙式的古老建筑,就是这些由不同风格建筑组成的艺术宝库,赋予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是历史很可能会重演。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总会有惊人的相似。今天我们反思东亚的国际关系,不妨可以先看看欧亚大陆的另一端,让欧洲作为东亚的一个参照物。从相互厮杀到走向一体,这条道路很不平坦,但欧洲的大国却走得很坚决。那么东亚有没有可能走出一条挣脱历史宿命的新兴国际关系道路,走向持久的和平与繁荣呢?相信这才是对东亚关键大国的真正考验。  2013年8月15日,在东京千代田区日本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