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8月6日,阿富汗东北部塔利班武装分子“行刑式枪决”8名外国医生的恐怖事件震惊了全世界。英籍华裔女子吴凯伦是这8人中的一员。
他们是“国际援助救济会(IAM)”成员,他们在阿富汗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奔忙,他们在追随人道主义的信念,最终却倒在塔利班武装分子的枪口下。
冒险是一种天性
吴凯伦(Karen Woo)1975年生于英国赫特福德郡斯蒂文纳吉市,父亲是中国香港人,母亲是地道的英国人。吴凯伦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叫吴素英。
这是一个长相甜美清纯的女子,骨子里却极富冒险精神。她为自己选择的道路迥异而多彩。高中毕业后,她曾经做过现代舞舞者、T型台模特,甚至在马戏团表演过走钢丝。“我的心里有一个冒险家,我爱心跳加速的感觉。”吴凯伦在博客中这样描述自己。
冒险之外,吴凯伦更多地受到做精神科医生的母亲的影响,走上了学医之路。22岁时,吴凯伦进入医学院深造。毕业之后,酷爱旅游的吴凯伦选择旅游式行医。她先后前往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医院工作,工作之余,吴凯伦乐于四处观光。之后,吴凯伦回到了英国,进入西伦敦帕丁顿地区的圣玛丽医院,做了5年的外科主治医生。
此后,她被伦敦一家大型私人医疗机构BUPA聘用,担任医疗主管,并且拥有一份薪水高达6位数的丰厚收入。业余时间,吴凯伦还经常同朋友们一起组织美术摄影展览,为慈善组织筹集善款。
生活在吴凯伦的设计下如此丰富多彩,但是她心里一直把冒险当做生活的点缀。这是不少现代女性向往的生活,吴凯伦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享受着这种快乐。
立志为人道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2008年,一次偶然的阿富汗之行从此改变了吴凯伦的命运。为人道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成为吴凯伦新的人生坐标。
在阿富汗,她看到当地居民贫苦落后的生活状态。而善良的本性和医生的天职,又让她内心中的焦虑和不忍更加强烈。回到伦敦之后。吴凯伦决定辞去英国医院里高达6位数的高薪职位,加入慈善机构“偏远医疗国际”。该机构专门为贫困国家的偏远地区提供医疗服务。随后,吴凯伦不顾家人反对,搬到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定居,为贫困落后的阿富汗人提供医疗和救援服务。这一回不是为了自己的乐趣,而是为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她有了更多能量。在阿富汗,她一边行医,一边拍摄纪录片,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度。
在被杀害之前的大半年,吴凯轮的工作主要是帮助治疗怀孕或者即将分娩的妇女。长驻喀布尔的吴凯伦经常不辞辛劳地前往偏远山村工作。由于阿富汗一年到头战火不断,当地居民和警方曾多次好心劝告吴凯伦和她的同事们远离这些地方,但是吴凯伦却坚持认为自己是医生,安全不会有太大问题。尽管吴凯伦每天都必须面临巨大生命危险,同时却几乎得不到任何报酬。但吴凯伦始终毫无怨言,她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中而面带微笑,她只是希望以自己代表正义的力量,让身陷战火硝烟、贫穷绝望的阿富汗百姓,内心里能够升腾起哪怕一丝微笑的希望,改变一点生活状态。
她一度在博客里自嘲说:“我已经完全破产,还要深陷战场。”艰苦的条件和随时而来的危险,她坦言自己并不害怕,然而“到处都是黑色幽默,这能让我们控制恐惧的情绪,保持镇定,继续工作”。
2009年3月,吴凯伦协助成立了一个名为“阿富汗桥梁”的慈善组织。
她的无私精神令许多朋友都深受感动。熟悉她的朋友说,吴凯伦已经完全爱上这个国家,她觉得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在他人眼里,吴凯伦是一个把关爱和希望带给阿富汗地区的战地天使。
婚纱永远尘封在阿富汗战场
在追求人道主义精神的路途上,吴凯伦并不孤单。这不单单是她身边有着同一组织机构的志同道合的“战友”,还有并肩作战的爱情在守候。
吴凯伦的未婚夫帕迪·史密斯也是英国人,在阿富汗担任安全顾问。两人2009年在喀布尔机场偶遇,当时史密斯在帮人搬行李,同样理想和抱负牵起两人之间的红线。一个月后,当吴凯伦和帕迪再次见面时,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在阿富汗2010年燥热的夏天里,吴凯伦和史密斯决定步入婚姻殿堂。
他们本打算在吴凯伦完成这次医疗行动之后,就双双飞回英国,于2010年8月8日一起前往伦敦切尔西婚姻登记办公室注册婚姻。吴凯伦还专门为自己订做了一身阿富汗传统新娘礼服。吴凯伦在博客中写到:“也许,我现在不该为婚纱担心,但哪个女孩不会呢?”敲下这些话的时候,吴凯伦是幸福而快乐的,或许嘴角挂着一如既往的从容微笑,她即将披上美丽的婚纱,成为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谁料这种渴望,竟成为她生命中最后舒展开的一片花瓣。
2010年8月6日早上,本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清晨,吴凯伦和另外7名“国际援助救济会(IAM)”的医生在3名阿富汗翻译的陪同下,踏上了返回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旅程。
就在他们经过阿富汗东北部巴达赫尚省森林地带附近时,却和10多名配备步枪的塔利班武装分子不期而遇。塔利班武装分子立即将所有的医生和翻译拦下进行盘查,然后一一搜查他们的口袋,并把找到的现金、财务和护照全部搜走。一行人本以为,武装分子在掠夺财物之后会放走他们。但令所有人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几分钟后,疯狂并且残暴的武装分子竟然命令他们排成一排,并用AK-47自动步枪对他们逐一展开“行刑式枪决”!一阵密集的枪声过后,包括吴凯伦在内的8名医生和两名翻译全部倒在血泊之中,而他们的尸体上布满了弹孔……只有一名叫做赛义夫的阿富汗翻译在生死关头跪下并拼命朗读《可兰经》经文,才侥幸逃过一劫。
枪声阻断了吴凯伦通往幸福的路,也击碎了她对于理想的追索。
吴凯伦罹难的消息一直到8月7日星期六中午才被正式确认。噩耗传来,吴凯轮的亲朋好友无不悲痛欲绝,整个英国也为之动容。8月8日星期日出版的英国报纸,大部分都在头版刊登了吴凯轮的大幅照片,并纷纷以整版报道表达对她的哀思。
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吴凯伦还来不及再看一眼这美丽的世界,来不及和心爱的未婚夫吻别,来不及和亲爱的父母朋友说再见,就这样倒在了血泊里。天使永远的离开了这个她曾经无比眷恋的世界。
永恒的奉献精神
如果不是罪恶,或许永远不会有人关注到在那样贫瘠的地区,有那样一个女医生默默地义务工作着。之前,她已经将自己援助的双手伸向了南非、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等国家中,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们。这一次,她把生命也一并留下。当噩耗传来,人们则在悲愤之余,更多地选择了用敬佩与叹服来送别年轻的华裔吴凯伦。
大多数人没有见过她,不认识她,但是从来自各方的只言片语和她自己生前的博客中,不难勾勒出一个大气从容、心怀大爱的形象——
吴凯伦的未婚夫帕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就是这种女孩,她总是这样忘我而敬业。”当他看到凯伦衣着完整,没有被殴打的痕迹的时候,他流下了悲痛的眼泪:“我只是想对我的小熊说声再见。”
在帕迪看来,世界上像凯伦这样的人并不多。“她尽其所能去帮助别人,永远不说不。她是个聪明的女孩,知道其中的危险,但是对她来说,帮助别人值得冒险。我最怀念她对生活的热爱,任何见过她的人都会发自内心的微笑。”而今,她把这种热爱以生命的代价作出了诠释,书写在那片绝望的土地上。
吴凯伦在遇难前发表的最后一篇博文里,也清晰地展现了她那颗天使般善良的心:“我相信提供医疗服务是极为重要的,为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而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8月8日晚,吴凯伦的父母发布声明,悼念“英雄”女儿。在父母眼中,“兼具智慧和美丽,充满活力,心地纯洁”,一生丰富多彩,不论做什么都充满激情的女儿足以让他们为之骄傲,他们更骄傲于“她立志于尽自己所能带来改变,她是一个真英雄。即便面对恐惧,她也从不退缩。”
责任编辑 刘之昆
他们是“国际援助救济会(IAM)”成员,他们在阿富汗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奔忙,他们在追随人道主义的信念,最终却倒在塔利班武装分子的枪口下。
冒险是一种天性
吴凯伦(Karen Woo)1975年生于英国赫特福德郡斯蒂文纳吉市,父亲是中国香港人,母亲是地道的英国人。吴凯伦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叫吴素英。
这是一个长相甜美清纯的女子,骨子里却极富冒险精神。她为自己选择的道路迥异而多彩。高中毕业后,她曾经做过现代舞舞者、T型台模特,甚至在马戏团表演过走钢丝。“我的心里有一个冒险家,我爱心跳加速的感觉。”吴凯伦在博客中这样描述自己。
冒险之外,吴凯伦更多地受到做精神科医生的母亲的影响,走上了学医之路。22岁时,吴凯伦进入医学院深造。毕业之后,酷爱旅游的吴凯伦选择旅游式行医。她先后前往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医院工作,工作之余,吴凯伦乐于四处观光。之后,吴凯伦回到了英国,进入西伦敦帕丁顿地区的圣玛丽医院,做了5年的外科主治医生。
此后,她被伦敦一家大型私人医疗机构BUPA聘用,担任医疗主管,并且拥有一份薪水高达6位数的丰厚收入。业余时间,吴凯伦还经常同朋友们一起组织美术摄影展览,为慈善组织筹集善款。
生活在吴凯伦的设计下如此丰富多彩,但是她心里一直把冒险当做生活的点缀。这是不少现代女性向往的生活,吴凯伦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享受着这种快乐。
立志为人道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2008年,一次偶然的阿富汗之行从此改变了吴凯伦的命运。为人道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成为吴凯伦新的人生坐标。
在阿富汗,她看到当地居民贫苦落后的生活状态。而善良的本性和医生的天职,又让她内心中的焦虑和不忍更加强烈。回到伦敦之后。吴凯伦决定辞去英国医院里高达6位数的高薪职位,加入慈善机构“偏远医疗国际”。该机构专门为贫困国家的偏远地区提供医疗服务。随后,吴凯伦不顾家人反对,搬到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定居,为贫困落后的阿富汗人提供医疗和救援服务。这一回不是为了自己的乐趣,而是为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她有了更多能量。在阿富汗,她一边行医,一边拍摄纪录片,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度。
在被杀害之前的大半年,吴凯轮的工作主要是帮助治疗怀孕或者即将分娩的妇女。长驻喀布尔的吴凯伦经常不辞辛劳地前往偏远山村工作。由于阿富汗一年到头战火不断,当地居民和警方曾多次好心劝告吴凯伦和她的同事们远离这些地方,但是吴凯伦却坚持认为自己是医生,安全不会有太大问题。尽管吴凯伦每天都必须面临巨大生命危险,同时却几乎得不到任何报酬。但吴凯伦始终毫无怨言,她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中而面带微笑,她只是希望以自己代表正义的力量,让身陷战火硝烟、贫穷绝望的阿富汗百姓,内心里能够升腾起哪怕一丝微笑的希望,改变一点生活状态。
她一度在博客里自嘲说:“我已经完全破产,还要深陷战场。”艰苦的条件和随时而来的危险,她坦言自己并不害怕,然而“到处都是黑色幽默,这能让我们控制恐惧的情绪,保持镇定,继续工作”。
2009年3月,吴凯伦协助成立了一个名为“阿富汗桥梁”的慈善组织。
她的无私精神令许多朋友都深受感动。熟悉她的朋友说,吴凯伦已经完全爱上这个国家,她觉得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在他人眼里,吴凯伦是一个把关爱和希望带给阿富汗地区的战地天使。
婚纱永远尘封在阿富汗战场
在追求人道主义精神的路途上,吴凯伦并不孤单。这不单单是她身边有着同一组织机构的志同道合的“战友”,还有并肩作战的爱情在守候。
吴凯伦的未婚夫帕迪·史密斯也是英国人,在阿富汗担任安全顾问。两人2009年在喀布尔机场偶遇,当时史密斯在帮人搬行李,同样理想和抱负牵起两人之间的红线。一个月后,当吴凯伦和帕迪再次见面时,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在阿富汗2010年燥热的夏天里,吴凯伦和史密斯决定步入婚姻殿堂。
他们本打算在吴凯伦完成这次医疗行动之后,就双双飞回英国,于2010年8月8日一起前往伦敦切尔西婚姻登记办公室注册婚姻。吴凯伦还专门为自己订做了一身阿富汗传统新娘礼服。吴凯伦在博客中写到:“也许,我现在不该为婚纱担心,但哪个女孩不会呢?”敲下这些话的时候,吴凯伦是幸福而快乐的,或许嘴角挂着一如既往的从容微笑,她即将披上美丽的婚纱,成为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谁料这种渴望,竟成为她生命中最后舒展开的一片花瓣。
2010年8月6日早上,本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清晨,吴凯伦和另外7名“国际援助救济会(IAM)”的医生在3名阿富汗翻译的陪同下,踏上了返回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旅程。
就在他们经过阿富汗东北部巴达赫尚省森林地带附近时,却和10多名配备步枪的塔利班武装分子不期而遇。塔利班武装分子立即将所有的医生和翻译拦下进行盘查,然后一一搜查他们的口袋,并把找到的现金、财务和护照全部搜走。一行人本以为,武装分子在掠夺财物之后会放走他们。但令所有人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几分钟后,疯狂并且残暴的武装分子竟然命令他们排成一排,并用AK-47自动步枪对他们逐一展开“行刑式枪决”!一阵密集的枪声过后,包括吴凯伦在内的8名医生和两名翻译全部倒在血泊之中,而他们的尸体上布满了弹孔……只有一名叫做赛义夫的阿富汗翻译在生死关头跪下并拼命朗读《可兰经》经文,才侥幸逃过一劫。
枪声阻断了吴凯伦通往幸福的路,也击碎了她对于理想的追索。
吴凯伦罹难的消息一直到8月7日星期六中午才被正式确认。噩耗传来,吴凯轮的亲朋好友无不悲痛欲绝,整个英国也为之动容。8月8日星期日出版的英国报纸,大部分都在头版刊登了吴凯轮的大幅照片,并纷纷以整版报道表达对她的哀思。
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吴凯伦还来不及再看一眼这美丽的世界,来不及和心爱的未婚夫吻别,来不及和亲爱的父母朋友说再见,就这样倒在了血泊里。天使永远的离开了这个她曾经无比眷恋的世界。
永恒的奉献精神
如果不是罪恶,或许永远不会有人关注到在那样贫瘠的地区,有那样一个女医生默默地义务工作着。之前,她已经将自己援助的双手伸向了南非、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等国家中,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们。这一次,她把生命也一并留下。当噩耗传来,人们则在悲愤之余,更多地选择了用敬佩与叹服来送别年轻的华裔吴凯伦。
大多数人没有见过她,不认识她,但是从来自各方的只言片语和她自己生前的博客中,不难勾勒出一个大气从容、心怀大爱的形象——
吴凯伦的未婚夫帕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就是这种女孩,她总是这样忘我而敬业。”当他看到凯伦衣着完整,没有被殴打的痕迹的时候,他流下了悲痛的眼泪:“我只是想对我的小熊说声再见。”
在帕迪看来,世界上像凯伦这样的人并不多。“她尽其所能去帮助别人,永远不说不。她是个聪明的女孩,知道其中的危险,但是对她来说,帮助别人值得冒险。我最怀念她对生活的热爱,任何见过她的人都会发自内心的微笑。”而今,她把这种热爱以生命的代价作出了诠释,书写在那片绝望的土地上。
吴凯伦在遇难前发表的最后一篇博文里,也清晰地展现了她那颗天使般善良的心:“我相信提供医疗服务是极为重要的,为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而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8月8日晚,吴凯伦的父母发布声明,悼念“英雄”女儿。在父母眼中,“兼具智慧和美丽,充满活力,心地纯洁”,一生丰富多彩,不论做什么都充满激情的女儿足以让他们为之骄傲,他们更骄傲于“她立志于尽自己所能带来改变,她是一个真英雄。即便面对恐惧,她也从不退缩。”
责任编辑 刘之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