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博卡病毒VP2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来源 :中国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8113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猪博卡病毒VP2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应用套式PCR技术对猪博卡病毒VP2基因进行分子克隆,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获得了1 656bp的猪博卡病毒VP2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F806730),此序列与其他PBoV分离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2%~89%,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KF806730与PBoV5在一个分支,说明两者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此序列编码551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61 261.7,理论等电点(PI)为5.98,体外半衰期为30h(体外哺乳动物类网状细胞),不稳定系数为34.36,脂肪系数为54.88,平均亲水性为-0.766,最大疏水指数为1.733,最小疏水指数为-3.378;在同一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向性;无信号肽和跨膜区;综合多种方法分析预测其主要抗原表位可能位于第78-80aa、311-314aa、507-509aa区域;二级结构、三维结构预测显示VP2蛋白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存在多个螺旋和折叠区域。本试验成功获得猪博卡病毒VP2基因,为以后研究此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建立该病毒的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为探讨小G蛋白Ran对β-酪蛋白合成的主要信号通路mTOR和Jak2/Stat5及其增殖的影响,本研究对Ran进行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TOR、p-mTOR、Stat5和p-Stat5
根据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跨膜蛋白P30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克隆出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膜蛋白P30基因片段。通过对该序列的
为了探究性腺激素作用下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分泌活性,以及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对其分泌活性的调节作用。基于套皿共培养永生化山羊EEC和ESC为体
根据GenBank中肉鸡硫氧还蛋白(Trx)基因的cDNA序列及载体pET28a(+)中的多克隆位点设计引物,进行Trx克隆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应用镍柱亲和层析对该融合
通过贝鲁特反应和还原、脱羧反应在体外合成制备3-甲基喹噁啉-2-羧酸,并进行理化鉴定和抗菌活性测试;通过MTT方法研究3-甲基喹噁啉-2-羧酸对多种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利用单细
通过分离并培养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采用SqRT-PCR的方法检测IL-21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IL-1β、IL-10、IL-12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T组相比,单独LPS处理
利用DNAStar对牛结核分枝杆菌的3个主要抗原mpb70、mpb83、esat-6进行预测分析,将预测的抗原指数高的抗原表位经全基因合成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mp
为了探讨沙冬青总生物碱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作用,采用药毒同加、先药后毒、先毒后药3种不同途径进行体外抗病毒试验,观察病毒致牛肾原代细胞病变,并采用MTT比色法测定D492值,计
为评价佐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CP8-FnBPB-ClfA免疫效果的影响,用纯化的S.aureus血清8型荚膜多糖与FnBPB-ClfA蛋白偶联的偶联物配合不同佐剂对健康成年新西兰大耳白母兔
在完成14株野禽源AIV PB1-F2基因克隆、测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同源性、遗传进化关系及氨基酸编码特征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H5N1亚型高致病性毒株A/lesser_kestrel/Har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