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ood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除术的21例NVG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5 mg,3~5 d后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完成全视网膜光凝,16例联合行白内障手术,15例联合行睫状突光凝。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眼压、视力及虹膜新生血管(NVI)消退情况。

结果

术后3周80.95%(17/21)患者NVI完全消退。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明显低于术前[(18.6 ± 5.1)、(14.3 ± 4.8)、(12.8 ± 4.4)、(15.1 ± 3.7)mmHg(1 mmHg= 0.133 kPa)比(42.8 ± 7.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个月2例因眼压难以药物控制,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术后6个月眼压完全控制15例,条件控制6例,无低眼压发生。4例视力没有明显改善,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结论

对于伴有玻璃体积血和增殖明显的NVG患者,首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然后联合玻璃体切除、全视网膜光凝、睫状突光凝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婴儿合并肺炎时免疫功能与其症状轻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合并肺炎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婴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改良Ross评分将婴儿分为两组,0~6分为轻症组(28例),7~12分为重症组(17例);再根据畸形情况将婴儿分为两组,其中仅患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之一者为单一畸形组(21例),合并2种及以上畸形以及其他畸形者为复合/复杂组(24例
目的分析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6年3月因甲型H1N1流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并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儿童组(年龄≤14岁)和成年组(年龄18~60岁),比较2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349例。儿童组159例,男性87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