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妇术后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降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性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l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产妇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降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重要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接受的1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例,每组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进行传统的临床管理,观察组产妇进行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比两组产妇在干预前后的血清D-D和双下肢肿胀指数和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在接受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后血清D-D明显降低所以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减轻,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肿胀指数和疼痛评分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的产妇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够有效的降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形成,同时还能够相对的改善产妇双下肢肿胀和疼痛指数,缓解患者的痛苦,促进产妇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1-0208-02
  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围手术期当中一种普遍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主要由于静脉壁受损、血液高凝和血液滞缓等原因导致,而剖宫产术才是触发产妇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1]。一般在妊娠期间的女性体内的血液系统会发生改变,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剖宫产术过程中的麻醉、术后出现疼痛以及产妇在剖宫产后需要卧床休息等原因,增加了血液滞缓,所以加重了产妇剖宫产术后的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2]。而双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但会使产妇出现下肢疼痛或者肿胀的情况,同时也容易形成急性及肺栓塞的风险[3]。在传统的临床治疗中,对于产妇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也增加了产妇的痛苦[4]。而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是对产妇多腔体充气气囊进行有秩序有节奏的加压和放气减压,促进下肢形成循环压力,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产妇的凝血因子堆积减少,最终达到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形成[5]。本文就剖宫产术后产妇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分析产妇接受治疗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形成的概率以及产妇下肢的肿胀和疼痛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详细数据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接受的100例剖宫产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例,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39.57±1.54)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62±1.48)周,其中初产妇38例、经产妇1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9.33±1.47)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42±1.56)周,其中初产妇35例、经产妇15例,所有患者术前都没有出现深静脉血栓,没有服用抗凝药物,患者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基本信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临床治疗,在产妇接受手术后的六个小时之内对下肢进行按摩,并且指引产妇在床上翻身,选择半卧位,术后十二小时护理人员协助产妇展开下床活动,安排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多摄入包含高蛋白、维生素、黑木耳或者茼蒿等能相对的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首先根据产品说明书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器安装在产妇的下肢部位,通过对患者的脚底、小腿、膝盖和大腿根部,使用仪器对产妇的下肢展开周期性、持续且有序的惯性加压和释放压力,促进产妇下肢的血液循环,减少双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形成,30 min/次,2次/d,3~5 d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双下肢肿胀和疼痛感状况,并且测量产妇的血清D-二聚体(D-D)水平。下肢疼痛的判断标准为展开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十分则表示产妇能感受到剧烈的疼痛且难以忍受,零分则产妇的疼痛感并不明显甚至可以忽略。而双下肢肿胀则采用评分制,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肿胀程度越加严重。血清D-D的水平测定需要在清晨口服抽取五毫升的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经c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产妇的下肢疼痛和肿胀对比 观察组产妇在接受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后的双下肢疼痛和肿胀程度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值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产妇在接受治疗前后的血清D-D对比 观察组产妇在接受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后相比对照组产妇的血清D-D明显降低,两组数值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妇产科是一种常见的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多发于夜晚、术后和产后,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出现流瘀滞性溃疡、色素沉着或者继发性静脉曲张和下肢水肿的风险等,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肺栓塞风险的形成以及无法挽回的后遗症[6]。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产妇在实行剖宫产术后的血管内凝有关,其中静脉受损和血流换门等都是形成下肢深静脉血型风险的重要因素[7]。而且产妇在实行剖宫产术过程中注入的麻醉容易对产妇盆腔内静脉内膜造成伤害,还有可能产生凝血块,同时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剧烈变化,又因为產妇在产后需要卧床休息,所以体内血液循环降低,更是加大了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发生[8]。
  在传统的临床治疗中干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影响了产妇的身体健康,现如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已经逐渐替代了人工按摩,因为其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无噪声以及没有不良反应的的优点患者的接受程度更高[9]。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是通过气囊从脚尖根部到大腿根部有秩序且连贯的方式反复充气放气,促进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流,改善下肢局部的微循环,加快回流速度,能够有效的降低血液的外渗[10]。同时还能抑制凝血因子的聚集减轻血液的粘稠度,避免血管内膜黏附,以此对于产妇的下肢水肿症状则会逐渐消失,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11]。在本次数据分析中,观察组产妇在接受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后血清D-D明显降低所以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减轻,且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肿胀指数和疼痛评分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术后的产妇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够有效的减轻血清D-D降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形成,同时还能缓解患者的下肢疼痛和肿胀,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田晓刚.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妇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 24(9): 141-142.
  [2] 楊苗苗, 苏英. 低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J]. 血栓与止血学, 2020, 26(2): 280-281.
  [3] 张得淑. 高危剖宫产患者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分析[J]. 心理医生, 2018, 24(15): 198-200.
  [4] 慕年花, 贺晓莉.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22): 64-66.
  [5] 梁培银, 范子英.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10): 219-221.
  [6] 王传香, 黄敬泉, 史根女. 自制踝泵训练器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下肢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 27(5): 71-73, 81.
  [7] 李腾岳, 朱培.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产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及护理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16): 192-193.
  [8] 孙玮临, 刘丽丽.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 血栓与止血学, 2019, 25(6): 967-968.
  [9] 刘思婷. 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 血栓与止血学, 2019, 25(1): 159-160, 162.
  [10] 李桂容, 杨宇婷.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产妇产后康复作用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1): 87-89.
  [11] 李腾岳, 朱培.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产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及护理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16): 192-193.
  基金项目:河源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805091479083)
  作者简介:曾瑜嫚(1980-),女,大学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妇产科护理学。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东莞市南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药物类型分布,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东莞市南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患者89例作为对象,采用通用调查问卷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调查,统计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药物使用类型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均能干预。结果:89例ADR患者类型较多,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皮肤损害、药物热及呼吸系统,占:41.57%、41.
【摘要】目的:调查贵阳地区孕妇人群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携带率,并对高风险的孕妇行产前基因诊断,防止SMA患儿的出生。方法:应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对524例孕妇的SMN1基因外显子7和8的拷贝数进行检测,筛查出SMA携带者,并计算携带者的频率。对携带者的配偶进行筛查,并为双方均为携带者的夫妇提供产前诊断。结果:在524例孕妇中,共检出SMA携带者12例,携带比例为1/44,检出率2.29%.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在护理实习生教学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年护理实习生共7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6、2017年共计36名护理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设为对照组;将2018、2019年共计36名护理实习生采用PBL教学法设为观察组。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量表(CTDI-CV)得分、CTDI-CV特质评分、期末考试成绩。结果:两组学生CTDI-CV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
【摘要】目的:分析贵州省瓮安县妊娠期女性贫血的发生状况,并对导致该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使瓮安县妊娠期女性贫血的发生率能够降低。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于贵州省瓮安县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妊娠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血红蛋白及年龄情况。将年龄分为≤20岁、21~30岁、31~40岁、>40岁等四个年龄段。结果:1685例孕妇中459例诊断为贫血,贫血发生率
【摘要】目的:探讨HR-HPV、TCT检测联合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檢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女性72例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金标准),入院后均完成HRHPV、TCT、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并将不同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比较,绘制ROC曲线,分析HR-HPV、TCT检测联合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从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任职的护理人员中,选取16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8例,分别采取护理质量控制、常规护理(未采取护理质量控制),对两组护理人员的考核分数、工作满意度、工作质量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的考核分数、工作满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距
【摘要】目的:分析0~3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与管理模式。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本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24015例0~3岁儿童作为筛查对象。所有儿童均采取心脏听诊联合经皮血氧饱和度检查方式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并对初筛为阳性的患儿经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对最终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进行干预治疗并定期随访。结果:24015例儿童经初筛为阳性的患儿有285例,占总受检例数
【摘要】患者长期口服甲硝唑病史,继而出现头晕、昏沉,恶心欲吐,左侧肢体无力,语言欠利,行走不稳等症状,考虑为甲硝唑脑病,停药并住院治疗后症状治愈。  【关键词】甲硝唑;甲硝唑脑病;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595.4;R7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1-0198-02  A case report of metronidazole encephalo
【摘要】儿童肥胖近年来已发展成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受遗传、哺乳方式、肠道环境、生活习惯、认知水平、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常用的干预手段有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健康教育、医学干预、综合干预等。本文通过对儿童肥胖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梳理,对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及干预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干预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摘要】本文对以痫性发作为主要表现的乳酸酸中毒2例病例进行报告,分别探讨了乳酸酸中毒、痫性发作的发病机制,并试图找到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另外,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乳酸酸中毒极易漏诊,对于癫痫发作的患者,建议常规完善血气分析检查,以排除乳酸酸中毒,避免漏诊,使乳酸酸中毒得到及早、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乳酸酸中毒;痫性发作;血气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