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ei_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劳动教育的开展是推进当前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能从一定程度上决定高校文化建设的进程,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文章从劳动教育以及高校文化建设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当前将劳动教育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并从劳动教育思路、劳动教育机制、劳动教育场所以及劳动教育氛围方面入手,探讨了将劳动教育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途径。希望文章能为当前现代化劳动教育模式的开展奠定基础,促使我国高校文化建设顺利进行。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校;文化建设;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1-122-02
  【本文著录格式】张飞腾 .新时期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11):122-1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曾经提出要在学生教学的过程中注入劳动精神,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促使学生意识到劳动的作用,让其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明白劳动者是最伟大的人民,为其长大后的行为产生积极的作用,促使其能成为热爱劳动的优质青年。国务院也曾经提出要对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通过各种方式在高校中开展文化建设,使得教学环境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建设出具有劳动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劳动教育及高校文化建设的相关概述
  (一)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指的是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劳动观念以及劳动态度的转变,促使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是一种适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任何实践活动的前提,在不同社会中,劳动有不同的意义。当前,在各个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劳动教育的价值已经逐渐显示出来,需要在学校、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为高校文化建设的开展提供保障。
  (二)高校文化建设
  高校文化建设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集合物质文化教育、精神文化教育以及制度文化教育三方面的教学体系。只有将这三方面协调发展,才能树立完整的校园形象。校园文化渗透在教学、教研、管理以及生活等各个方面,能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综合素质产生重要的影响,能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对教学的真正需求,也是促使学生进步的重要基础。
  高校文化建设是一种精神,能发挥自身凝聚人心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的三观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文化建设的开展还能对学生的品味产生影响。对学产生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身处的环境,这是最强大的教学资源,在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教师还能通过优质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情操、素质等产生影响。除此之外,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水平还是对这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有效的开展高校文化建设是对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二、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文化建设的意义
  劳动教育与当前高校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智力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结合,共同组成了新时期下的教学方式,对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行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促使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劳动教学的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文化建设就是在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融入实践教学,促使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还能激励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还能从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该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明确自己只有深入了解劳动价值,参与到劳动实践中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高校学生还能在劳动的过程中将个人价值融入到社会建设事业之中,增强其对于祖国的热爱。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遵守劳动规范以及积极参与劳动活动的热情都是劳动者敬业精神的体现。最后,高校学生在各种劳动教学活动中以及参与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中都能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积极工作、互相合作的精神。
  三、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文化建设的优化途径
  (一)创新劳动教育思路
  为完成高校文化建设,就需要进行高校行为文化建设、高校行为文化建设是进行高校文化建设的载体,也是高校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在进行高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时候还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高校行为文化建设包括在校园中进行文化、体育、艺术、思想品质等多方面的教学文化活动,还包括各种教育体系的创建如教学比赛、科学竞技、社会实践活动等。为此,在高校中实行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文化建设就需要将“知行合一”的教学思路与之相融合,既要保证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教学过程与教学的规律相符合,能激发教学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又要在不同角度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教学活动与不同领域的活动相融合,不断丰富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为学生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新生入学教育、小组实践教学、城市生存训練等,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增强其劳动能力。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劳动实践活动,才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劳动思想以及感恩意识等进行培养,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与服务意识,在防疫期间,为学生思想素质引导教学文化活动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完善劳动教育机制
  对高校教育机制进行完善实际上是对教学制度进行完善。高校的制度文化是较为复杂的,其中包括了高校的政党体系、各种教学调查研究活动、文化生产活动、教学实验活动、除了教学以外的后勤服务体系、教学管理体系等制度体系。高校制度体系实际上是对高校进行文化建设的内在环节,能为高校文化机制的建立提供制度保障。为此,高校在开展劳动教学之前需要编写科学有效的劳动教学实践指导手册,在保证教学活动具有特色性的基础上确保其规范性。同时,还需要对劳动评价制度进行完善,实现评价流程的合理性,通过各种奖励机制对学生进行激励,将学生的劳动成果展示在学校之中,还能组织各种劳动活动竞技比赛,以比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进步。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于教学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优化各种教学机制,开设劳动工作室、技术工作室等,学校还能利用明星教师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为学生聘请专业的教师团队,利用专业的专家团队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展开指导。学校还需要对学校的投入经费进行妥善的管理,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管理机制,充分利用教育经费进行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采购各种教学器材。高校还需要对学生的安全健康提供保障,实现安全教育与管理体系并重,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为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安全性,学校需要建立应急防控预案机制,妥善处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安全事故,不断提升高校文化建设水平。   (三)拓展劳动教育场所
  高校文化建设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建设以及精神文化建设,在对劳动教学场所进行拓展的过程中实现的是学生的物质文化建设。其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校园内的教学设施、教学环境等。高校中的物质是对学生实行物质文化教学的物质基础,能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全方面教育的基本。例如:学校的操场、跑道、体育设施、教学楼等建筑物、操场上的长廊等基础的建筑物都为高校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校当前拥有的物质资源,开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有特色的、能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优质教育活动。教师还需要制定出能培养学生参与到劳动中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情况,与学生的学习状况与个人特点相结合,符合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以及学习需求的教学活动。在高校文化建设的时候,既要保证劳动理论与劳动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还要注重对于学生“三观”的塑造,发挥劳动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实力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劳动教学方式以及完善的劳动教学配套设施,在合理化的场所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教学。
  (四)營造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的氛围是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学生在充满劳动教育氛围的环境中更能接受劳动教育教学。因此,教师能在营造劳动教学氛围的基础上为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促使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例如:教师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到劳动活动之中,学生在劳动的时候能体会到劳动者的艰辛与不易,体会到维持生活环境整洁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形成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引导学生产生主动保护环境、积极参与劳动等思想。教师通过为学生营造劳动氛围还能促使文化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得学生在珍惜校园环境的基础上热爱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培养高素质、高质量、高能力的优质高校学生奠定了基础,也是完善高校文化建设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创新性较强的劳动教育,能体现学校的教学特色,对于实现高校的树德立人目标有重要的作用,也决定了当前我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能否顺利实现。为此,高校需要从教育思路、教育机制、教育场所以及教育氛围出发,在完善教师与学生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创建更加完善的劳动教学活动,建立并完善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的教育体系,满足当前社会主义教育背景下的劳动教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刘瑶瑶.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9(Z1):58-62.
  [2]白双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文化建设[J].理论界,2020(12):75-80.
  [3]李越,张胜旺.生态文化视域下的高校文化建设研究[J].阴山学刊,2020,33(4):103-108.
  作者简介:张飞腾(1987-),男,山东菏泽,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为劳动教育。
其他文献
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实践为向导,强调通过过程的参与来强化学习.博物馆内保存着众多文化遗产,体验学习理论能够为深化博物馆教育带来全新的可能性,能更好地支撑博物馆教育功能的
中国梦是我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理论支持,中国体育电影能以较为生动的形式向人民群众传播我国中国梦的发展理念.文章以中国体育电影为例,首先对中国体育电影的四个主要发展历
本文以武昌工学院为例,分三个版块讨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建设与思考:(1)从钢琴课程设置的现状来看,本校整体课程安排具有层次性,但是部分课程欠缺连续性。(2)与其他高校相比,本校具备丰富的教材资源、网络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建设条件。(3)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本校钢琴课程具有特色多媒体教学、探索混合式学习和改革学习评价模式的特点,并通过不断优化教学大纲、编写特色教材、提升实验室建设等,使本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技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本文概述学校的档案是学校60多年诞生、成长和发展的历史记忆,也是新中国71年西藏各项事业取得伟大成就、民族高等教育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记忆缩影,讲述着民大人谱写中国梦西藏篇章的初心故事和使命担当。
【摘要】提升内地高校西藏籍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因受原有汉语表达能力基础、母语负迁移和预科阶段汉语口语教学方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西藏籍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总体薄弱。为了提升其汉语口语表达能力,遵循学生主体、全员参与、课内外相结合、以赛促练、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开设汉语口语课、找寻每项汉语口语专项训练的切入点、精选经典视频丰富课堂、注重学生的点评和互动、进行过程考
【摘要】现如今在艺术院校所开设的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当中,艺术考查课已经作为一种必修课被高校所重视。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进行艺术考查和艺术写生是搜集创作素材、体验艺术生活的重要途径。但是如何来建立艺术类专业考查课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而使高校本科考核的艺术考查课能够更具特色和意义,是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的一项问题。本文针对艺术类专业考查课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分析,介绍了艺术考查课的考查性以及艺术考查
【摘要】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正值改革开放,个人主义盛行。所谓的改革开放现场美术很容易就激发一个人的主体意识,就是一种个人性。很古老的一句话:“我欲成全你,所以毁灭你;我爱你,所以伤害你。”作为“85新潮”的先锋人物,谷文达和他当时的水墨创作就是这个态度,他要成全水墨,所以他要毁灭水墨,他爱水墨,所以他要伤害水墨,在而随着谷文达的脚步慢慢迈向世界,走出中国后,他在使用新的形式、材料或内容方面不断
【摘要】大学生心理情绪的抑郁、悲观、自卑、焦虑等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道路曲折,音乐疏导基于音乐治疗理论基础,结合音乐艺术对疏导对象进行不直接接触、不打针、不吃药通过“梳理-选择疏导歌曲-引导疏导过程、泄压-发生改变”的价值过程使之逐渐产生健康心理的梳理方法。  【关键词】音乐疏导;情绪调控;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1-
辅导员工作室,作为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其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开展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是方向的确定,即定位分析。本文以新建高职院校——贵州健康职业学院为例,基于其校本特征和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辅导员工作室定位研究,希望可以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路径思考。
【摘要】被誉为“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他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在教育领域有深远、广泛的影响,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作用。基于此,文章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为例就泰勒原理下教育实践策略进行探讨,并结合泰勒原理对艺术课程教学的启示就课程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基于以生为本树立科学的教育目标;围绕课程目标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泰勒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