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灵的契合点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9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师生沟通;心灵契合点;倾听;共情;“例外”
  前段时间,碰到这样一个案例:小赵,男,高一学生,清瘦高挑,皮肤白皙,内心有想杀人的想法。班主任要我找小赵谈谈,于是我把小赵请到心语室。他说最近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让他心塞。我让他详细叙述一下,他谈及自己和好朋友,与政教处主任、年级主任发生了冲突,对方还动用了武力,他觉得很不服气,也不理解,觉得老师们不尊重人,他认为老师不能这样,想退学或转学,最后说了一句让我印象很深的话:“他们以为这么做,我们就会听他们的吗?严了有用吗?”
  于是,我想到了教师形象与教育管理,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形象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信服什么样的教师?教师如何说话学生才会听呢?
  一、我的心,你不懂——师生沟通难达契合点
  在一次主题为“学会倾听”的心理课上,我做了一个调查,问学生们:“什么样的老师的课,你们最喜欢听?”学生的回答是:有学识的,颜值高的,幽默风趣的,讲课通俗易懂的,讲课生动形象的,对学生好的……这些都是学生对教师的期待,但现实与期待往往会有偏差,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到这些。
  在一次“合理归因”的心理课上,我在班上作现场调查,问:“有些同学认为学得不好是老师的原因,如果老师与你的期待不符,有多少同学会自学?”结果一个班上只有五位同学举手,我询问了原因,有两位学生说:“老师讲了,自己听不懂,还不如自己看,按自己的进度来,自学不会再问老师。”还有两位学生说:“学习是自己的事,如果听不懂怪老师,只会增加厌烦情绪,这样也不会学好。”有一位学生说:“听不懂干嘛要跟着老师的节奏?那样太难过了!”这说明在听不懂时,能立即主动采取办法解决的学生较少。
  我又问:“假如不喜欢科任老师,你在课堂上会有什么行为?”学生说:“睡觉,讲话,吃东西,开小差,看课外书,发呆,故意插嘴,顶撞,投诉,给老师难看,瞪老师,不写作业,不交作业……”听着学生们的这些话,我的心凉了半截,看来在不喜欢科任老师时,很多学生采取的都是“消极抵抗”的方式,这无疑会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学生们的这些“消极抵抗”,教师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又采访了一些教师。
  消极一点的教师说:“随他们去,上完课完事!”
  我问:“考不好怎么办?”
  教师说:“考不好是他们的事,批评教育过他们了,他们屡教不改,我也没办法!”
  积极一点的教师说:“直接提醒学生,或者交班主任或政教处!”
  还有一部分教师说:“我会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了解情况。”
  看来,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不良行为时,采取积极主动方式应对的教师也不多,这就自然而然会引发师生冲突。
  很多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越来越难管、难教、难教育,与学生的沟通也越来越难,学生要么根本不愿意听,要么不愿意敞开心扉说,要么就是表面上听教师的,背后又是原样。这些是教师们的心声,那么学生们的想法又是什么样的呢?
  在一次“学会消除误解”的课堂上,谈到师生冲突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同学们信服什么样的教师呢?什么样的教师说话,你才会听呢?”学生们七嘴八舌,说了很多,给我的回答大致是不说教、心平气和、不唠叨、不啰嗦、不偏心、不情绪化……但现实是多数教师多会采用说教方式教育学生。
  从这些调查来看,师生沟通难以达到一个“契合点”——教师的期望和学生的期望不能重合或者重合度较低,这势必会引发师生冲突或者师生沟通不畅。那么,教师怎么说话,学生才会听呢?
  二、运用心理辅导技术,寻找师生沟通的契合点
  (一)我说,你听——倾听技术的运用
  曾经有学生来找我咨询,说心里很憋屈,自己犯了点小错,老师就劈头盖脸骂一顿,不容许自己作任何解释,或者还没说几句,老师就打断自己的话,说自己顶嘴,接着又是一顿教育。也有一些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跟我反映,我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偏不做,有时甚至去座位上拽都拽不动,真气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没有做好倾听者。倾听,不是听到别人说了什么那么简单,而是能够积极主动并富有同理心地听,不仅能听懂说话者的说话内容,还能观察到说话者的非言语信息,包括表情、动作、肢体姿势、语音、语调等,更能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情绪情感,去理解学生的想法、看法与做法。
  作为教师,在学生犯错时,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听听学生的想法或行为的动机,不批评、不指责、不评判,保持价值中立,学生只有在这种安全的氛围中,才能跟老师诉说衷肠。
  比如,快上课了,当老师走进教室时,有两个学生还在大喊大叫,相互斗嘴,甚至骂一些脏话。看到此景,作为老师,我们不要心急,也不要厉声呵斥,我们可以把学生喊出教室,或者课后叫他们到办公室,先让他们陈述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然后再询问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希望什么样的结果?以后怎么做更好?
  在倾听中老师需要有一些问题引导,边听边观察学生,这样可以得到更多信息。其实,老师的真诚态度也是良好倾听的表现,更是师生关系转坏为良的重要因素。在一次聊天中,同宿舍的同事跟我聊到她与一个学生从“敌人”转为为“朋友”的经历:同事说该学生倔强得很,课堂上不听讲,让他到办公室默写,就是不去,让他写作业就是不写,作业更是不交,俨然一副抵抗的状态。同事说她开始还跟该生对抗,发现没一点效果,后来不想管他了。有次,偶然有个谈话的机会,同事没有提学习的事,很真诚耐心地听着学生闲聊,并适当回应,学生感觉老师和蔼可亲、值得信任,聊得很开心。从那以后,同事很惊讶地发现这个学生改变了很多,而且时不时来找同事聊天。这个案例说明倾听在师生沟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样也是无意中跟同事聊天,其中有个班主任跟我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当个班主任就是24小时贴身保姆,而且还吃力不讨好,学生一点都不懂得感恩。   我问她:“学生犯错时,你的反应是什么?”
  她立马说:“当然是气愤,然后就是面训、写保证书、检讨之类的。”
  我说:“万一你冤枉了学生,怎么办呢?”
  同事说:“我每天上这么多课,还要管这么多学生,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他们伸冤啊!”
  我说:“不了解学生的内心,你就不知道学生的行为背后的意义,而且也不利于你的教育管理。倾听对学生很重要,倾听意味着尊重。”
  同事说:“那我先试着听听学生的心声。”过了一段时间,该同事跟我说:“我现在学会了一招——遇到学生犯错,先听学生自己讲讲情况,学生讲着讲着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我的火气也少了很多。看来‘无声教育’也很有效。”
  课堂上,教师的倾听同样重要,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轻易打断;学生提出质疑时,耐心听完;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时,虚心听取;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时,耐心了解事发原委。
  一些学生跟我说喜欢某个老师是因为该老师总会认真倾听,无论谈话内容是什么,老师总会给予他们心理支持。这说明倾听是加深师生情谊的好办法。
  (二)我诉我心,你我同心——共情的运用
  学生的情绪情感,教师一定要体会到,并要把学生内心的情绪情感反应给他们,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理解他(她),这就是心理咨询中的共情。一次,有个学生跑到办公室跟我说:“老师,我感觉周围没有一个人能理解我、信任我,最近宿舍有人丢了200元,同学们都怀疑是我,可我真的没有做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同学在背后议论我,有时还当着我的面说小偷之类的话,我真受不了!”
  不懂共情技术的班主任会说:“同学们都这么说你,那肯定有他们说的理由,你好好反省一下!”这样说,学生会感觉老师也怀疑他(她),心里得不到支持,就更加难过了。而了解共情技术的班主任会说:“大家都怀疑你,而你又没有做,你感觉特别委屈,特别冤枉,同学们当着你的面说那样的话,你感觉他们不尊重你,一点都没有考虑你的感受,你很难受!”这显然说出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学生能感觉到老师的理解,这对学生情绪和事实的接纳有一定帮助。
  再比如:学生考得不好时,不希望老师批评与指责,而是希望老师鼓励与理解,希望老师说:“这次考得不好,你有些失望,有些难过,不过我相信你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下次考试会发挥出真实水平!”
  其实,师生之间很多冲突或者沟通不畅都是因为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可以说是不会共情或共情不够,如果师生都能考虑对方的感受、体会对方的情绪情感,师生冲突也会少很多。
  (三)我说,你帮——寻找“例外”技巧的运用
  在学生诉说的过程中,理解其情绪情感有助于学生获得认同感,而帮助学生找到困境的出路则有助于学生重拾自信。为此,在师生沟通中,教师不应与学生辩论,而是要抓住学生在该事件中的闪光点,或者是被学生忽视的有意义的经历与事件,挖掘其内在资源,让学生内心充满力量,这就是“例外”技巧。
  比如,有个学生考试作弊,我们可以先不批评,先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考试作弊无非是想考好一点,想得到更多的赞赏与表扬,说明学生还是积极要求上进的。然后抓住这一点展开叙述,教师可以提问:“假如没有作弊,也考得很好,你会有什么感受?这种感受以前有没有出现?出现时,你是怎么做的?又是如何做到的?”这些正向积极的对话,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明白以后该如何去做。
  再比如,抄作业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深恶痛绝之事。如果老师只看到问题表面,肯定会产生师生冲突,但如果从正向积极的角度出发,提问:“你什么时候不会抄作业?你是怎么做到的?”如果老师再运用共情,一定会让学生有所醒悟,从而改掉恶习。
  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为教师,我们要适当学会一些心理辅导技巧,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会倾听,师生沟通就会变得更加顺畅。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扬州,225000)
  编辑/曹朦升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摘要〕心理教师在个案辅导中可综合运用潜意识图卡、沙盘游戏、家庭治疗、ACT疗法、正念技术、叙事疗法等心理辅导方法,因地制宜地为来访学生赋能,提高他们的觉察力、沟通力、行动力、生命力,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他们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实践证明,这种赋能训练法效果突出。  〔关键词〕高效赋能;觉察力;沟通力;行动力;生命力;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
〔摘要〕在山东大学附属中学传统实践项目“假期研学”的基础上,加入生涯教育的元素,以生涯人物访谈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一个生涯探索和体验的机会。课程体例以探索体验为目标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者,以教师为沟通和配合辅助者,形成新的研究性课题和《生涯人物访谈报告》。整个研学过程,不仅拓展了学生的人文和自然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习到了生涯探索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生涯教育;研学;人物访谈  〔中图分类号〕G
〔关键词〕心理辅导课;课型;变革  作为一线心理辅导教师,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一直处在困惑中。我曾经是一个大胆的人:敢用一部电影串联一节课,获得市思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敢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自我催眠,获得市心理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敢把学生拉到操场上玩心理体验游戏,被校长“逮”个正着,特添置了心理辅导活动室以开展特色课程;敢在难得出太阳的日子里,让学生围坐在教室外走廊上边晒太阳边听课……但慢慢地我变得中规
铁岭县李千户乡马侍郎贡榛专业合作社位于李千户镇李千户村,于2007年7月注册成立,合作社办公楼及加工车间占地1500平方米,注册资金200万元,固定资产600万元,有员工112人,技术人员12人。合作社社长郎彩云,同時也是铁岭县贡榛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拥有全国第一个榛子注册商标,已注册13年。到2012年,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08人,有榛林面积近2.5万亩,平均年产榛果近500吨,产值2000万元以
〔关键词〕周记;班主任工作;帮手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要让学生在心理上对班主任产生信赖感,愿意与班主任接近,愿意向班主任讲实话、心里话,这就需要班主任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沟通。通过周记与学生沟通对话,是班主任掌握班情的一种好方式。  我教的学生,无论年龄大小,无论我教他们的时间长短,我都对他们有一个要求:写周记。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所碰到的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家庭、
〔摘要〕本文从咨询的亲身经历中发现心理咨询中存在“回潮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结合个案的解决过程,说明对“回潮现象”的认识。  〔关键词〕心理咨询;自我;价值观;回潮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0-0041-03  在心理咨询中,有时候,在一阵子的改善之后,来访者发现他的心理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反而有卷土重来的势头。这就是回潮现象。  王某
〔摘要〕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中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德育教育是让学生拥有健康心态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而德育课程的设置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德育课程中适当地引用符合主题的电影资料,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影;德育;家校合作;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
〔关键词〕元认知干预技术;团体辅导;心理质变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以下简称元认知干预技术)应用于临床解决抑郁症、神经症、学习障碍和人格障碍等难题时,把“好一些”“好很多”的变化都视为必然复发的量的变化,而强调必须要达到根本性地彻底消除症状和能够有效避免复发的程度,因此,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被称为促进质变的临床干预技术。要使患者、学生或其他求助者的心理障碍或问题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最原始、最成熟、最可
〔关键词〕积极心理画;心态;活动设计〔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8-0038-02【活动理念】积极心理画创作的心理意义在于绘画者可以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释放负能量进行解压,修复心灵创伤,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本案例选取小黑点心理画创作作为例子, 详细剖析了这一活动的实施,以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活动目标】 
〔关键词〕亲子冲突;团体辅导;青春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9-0045-02  【活动理念】  六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开始表现对家长控制的不服从,并开始与家长争辩。本次活动设计使用OH卡牌进行亲子冲突的探索,并且尝试用教育戏剧的方式教授学生解决冲突的方法,以期用这样的方式同理学生与父母发生冲突时的情绪感受,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