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物质在草莓组织及细胞培养中的作用

来源 :北京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8408272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植物生长物质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及细胞分裂素6-苄基腺嘌呤(6-BA),对草莓茎尖、叶片和花药培养中的分化及形态建成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生长物质的正确使用使草莓脱毒苗的生产及细胞无性系筛选得以进行.
其他文献
<正> 通县50余万亩小麦自1984年起打破十年徘徊,亩产达到256公斤.以后稳步增产,到1988年亩产突破300公斤大关,达到313.3公斤.1989年亩产362公斤,初步跨入高产行列.为了给小麦
<正> 一般在小麦生长后期,尤其是籽粒灌浆期很少进行土壤追肥,以防止小麦贪青晚熟,但这时期小麦植株仍需较多的养分供应,可以用叶面喷氮补充植株营养的不足.不少研究指出,适
<正> 一、生物技术的概念生物技术的涵义已众所周知.它同生物工程、生命工程基本相同,是指人类有效利用生物所具有的各种机能的技术.它所包含的主要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蔬菜育
<正> 1985年起,我们用进口的杂交种子&#39;绿洋&#39;(GC)和&#39;绿岭&#39;(GV)的子叶、子叶节、下胚轴和花蕾,研究离体繁殖嫩茎花椰菜无性系的技术.最初获得的资料表明,离体
<正> 核桃室外枝接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各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结果.但在生产实践中难以推广,其主要原因是成活率不稳定.我们自1985年开始进行该项技术研究
近年来京郊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趋尖锐,目前很多地区只能靠大量超采地下水进行灌溉以维持粮食生产所需的耗水量.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怎样用最少的耗水换取最多的粮食产量,提
ND-P植物营养素是南开大学研制的新型微肥.我县从1988年开始在小麦上进行喷施试验,1989年又进一步试验示范,面积达15亩.通过两年5个点的实验示范,可以看出小麦叶面喷施ND-P可
<正> 自从遗传距离(D~2)的概念及其估测方法提出以来,人们在小麦、水稻等农作物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结果表明遗传距离能够度量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提出了根据D~2大小进行亲本选
一、简介和现状人们熟知的植物激素有五种: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现在又有一类新的"调节因子"——植物低聚糖素脱颖而出,并有可能成为植物激素的新类型.
<正> 房山区1980年以前全区果树总面积6万亩,1990年达12.26万亩.果树结构由以柿、梨为主,转变到以苹果、柿、梨、桃等多树种结构.由过去粗放经营转化为基地化、集约化经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