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的书目情报服务

来源 :中国信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jieyeyi5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调查目前高校图书馆书目情报服务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书目情报服务质量的对策,分析未来高校图书馆书目情报服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书目情报服务;书目情报调查
  
  数字化技术为目录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为目录学研究开拓了广阔前景。目录学研究进入数字化时代。书目情报服务以其对文献信息的科学揭示与有效报道来解决不断增长着的文献信息量与人们对文献信息特定需求之间的现实矛盾。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传统的书目情报服务面临很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地解决数字时代信息资源的提示、报道、开发与利用问题,是21世纪高校图书馆书目情报服务面临的首要问题。网络环境要求实现文献资源与书目情报服务产品的高度共享,而传统的书目情报服务产品没有统一的规范与标准,各书目情报服务中心各自为政,致使书目数据大量重复建设。传统的用户教育方式已经落后,需要不断提高书目情报服务意识和能力,了解用户在什么时候需要书目情报服务、需要什么样的书目情报以及能以何种方式获取书目情报等信息。要不断提高书目情报服务工作人员素质,以适应网络环境发展变化的需求。
  
  1 现状调查
  
  笔者从高校图书馆馆藏类型、馆藏书目数据库、引进(镜像)电子资源/数据库、自建学位论文数据库等方面对全国十大高校图书馆的书目情报服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调查的十大高校图书馆中全部建立了馆藏书目数据库,书目数据库的建设不仅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表征,也是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有的书目数据库是全部馆藏目录回溯成机读目录,建成中央书目数据库,有的则是部分馆藏目录。调查中发现,不少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书目数据库十分齐全,都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和读者需求引进了一些著名的数据库,还结合本校学科建设自建了适合本校读者使用的特色数据库。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只停留在某一专题的网站链接或学科导航上,缺乏对网站学科内容进一步的揭示。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读者很难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图书馆并没有利用自我优势,揭示网站的学科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书目、文摘、指南、综述等。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图书馆重复引进数据库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在提倡资料共享的今天应引起高度重视。
  笔者对所在高校300名读者的文献检索系统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知,许多读者对书目情报的特征、功能不很了解。他们习惯于接触原始文献,而不愿意先查二次文献再获得所需要的文献。从调查问卷来看,不知道如何利用文献检索系统的有48人,占16%,能熟练利用的有25人,仅占8.3%。可见,在利用书目情报产品时,用户达不到预期目的,很多是由于运用能力不够造成的。而学生大多是通过《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获取关于书目情报方面的知识与检索方法。
  表3是对书目服务目的的调查统计。
  


  从调查中发现,读者对熟悉的文种类型及书目服务方式的利用率普遍较高。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图书馆提供服务方式较为单一,对读者书目利用状况不够了解,缺乏有针对性的服务,没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 存在问题
  
  2.1 观念未改变。高校图书馆仍被视为只是收集文献供读者利用的部门。在此观念支配下,图书馆的内在结构和工作模式也是陈旧、落后和被动的。
   
  2.2 书目情报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同时具备网络知识、计算机与信息检索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人才流失的现象也非常严重。
  2.3 技术手段落后,产业发展机制不完善。相当一部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加工、服务手段仍以手工为主,网络化建设及其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书目工作报道的时效性差,不能充分保证书目的质量,而且书目著录、编排、体例相当混乱,造成书目情报服务工作效率较低,整体效能较差。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原因在于书目情报服务本身缺乏一种产业化的自我生存和发展机制。
  
  2.4 管理水平偏低。虽然不少图书馆采用先进的读者导航系统并设置了互联网信息和数据库的电子阅览室,但有些系统不能及时更新,链接迟缓,致使用户不能迅速进入,而且图书馆网站简介多、内容少,实用性的功能不健全,书目查询千篇一律,不能满足和吸引读者。
  
  2.5 对读者利用书目情报资源的指导不够。图书馆自身宣传不力,导致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方式、馆藏范围、馆藏特色等情况不甚了解。
  
  2.6 书目资源的共建共事不够,书目情报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由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实行的是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缺乏权威机构对书目数据库建设工作的统一规范和协调。部分中小型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化只立足于自用,封闭建库,用非标准化格式著录,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图书情报系统内各成员馆的建库标准不一、著录格式不一、数据标引深度不一、著录项目选择不一、标引不一以及重复录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书目情报产品的质量以及书目资源共享的进程。高校图书馆文献数据库生产水平低、规模小,且数据更新慢,经费投入不足,最终导致数据库的专业化、社会化进程缓慢。
  
  3 提高服务质量的对策
  
  3.1 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积极搜集专业方面的基础、应用和发展研究资料,为教学科研人员选定课题以及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依据。对本馆所藏新书、新刊及时进行报道,设立新书架以快速提供读者浏览和借阅。
  
  3.2 提供定题服务。帮助查寻或直接提供有关文献,以个别解答方式为读者服务,解决读者在查找资料过程中遇到的检索困难。
  
  3.3 建立多功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要开展网络书目情报服务,高校图书馆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书目情报工作人员要对用户的书目情报需求进行分析、筛选等,并利用电子邮件、QQ在线等方式开展各种书目情报服务。书目情报服务人员要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图书馆学知识、书目情报知识、外语知识、网络知识、文献及网络信息检索知识,并且具有较强的信息沟通能力、有效的信息采集和提供能力及优秀的服务能力等。
  
  3.4 加强数据库建设,优化检索功能。数据库一般采取书名、关键词、分类号、作者姓名、作者单位等多途径检索,并且提供整刊、篇名、摘要、关键词、全文、引文等检索功能,大大节省了科研人员的检索时间。优化检索功能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检索点的选择。检索点包括题名、作者、关键词、主题词、分类号、索书号、丛书名、出版者、ISBN/ISSN等。选择好的检索点,能够充分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检索查询服务的质量。
  (2)构建检索策略。检索策略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 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的高低。
  (3)二次检索。二次检索是指在检索结果中进行的检索。当检中记录太多时,在检索结果范围内查询可有效地提高检索效率,快速找到用户所需文献。但仅少数检索系统具有二次检索功能。
  (4)检索限定。通过限定时间、地点、语种、文献类型等方式缩小检索范围,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检中所需文献。
  
  3.5 加强书目工作的组织管理。书目情报服务工作者应通过对有关文献信息的科学提示和有效报道,向用户提供所需的书目、索引、文摘、文献综述以及有关的书目文献,解答各种咨询,使用户掌握其研究范畴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信息市场的产生为书目情报服务进入市场服务和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在书目情报服务中要引进市场运作机制,促进书目情报服务组织向产业化发展。
  
  3.6 发挥书目情报服务的教育职能。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利用书目情报服务提供的有序化的书目、题录、文摘、索引、述评、综述、调研报告等二次或三次信息检索工具,教育用户了解情报线索,判断情报价值和来源分布,获取情报产品。
  
  3.7 提高领导的书目情报意识。领导的书目情报意识增强了,就能够主动利用书目情报并发挥书目情报人员的作用,提高书目情报价值和功能,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有利于解决提供书目情报服务的人、财、物等方面的问题。
  
  3.8 加强合作,提高服务质量。各图书馆在大力加强本馆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致力于馆际协作,通过发展广泛的合作计划,设立馆际书目情报服务中心,借此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增加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和方式。
  
  4 发展趋势
  
  4.1 书目数据规范化
  规范数据存取、分类、主题标引及编目等书目情报的整序过程,需要建立集中编目、联合编目、共享编目、在版编目和国际合作编目等形式联合协作的书目情报服务体制,使书目情报工作的联合协作由国内向国际合作方向转化,大大降低书目情报产品生产的劳动成本,提高书目情报服务的质量和经济效益。而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与远程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传递技术,以数据库技术与光盘存贮技术相结合的信息存贮技术,以数据库网络技术与联机检索技术组成的信息查询技术等,组成了强大的信息群,为书目情报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撑。
  
  4.2 深层揭示信息的内容
  信息的无序性使书目情报服务成为有效信息获取不可或缺的途径。各高校图书馆以各种形式引进符合本校需求的国内、国外知名数据库,提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的文献资料、数据等的查找,新产品开发、产品或行业市场调研、撰写各类调研报告等所需国内外资料的检索、定题服务等,收效显著。
  
  4.3 建立和完善书目信息网络系统
  4.3.1 改变高校图书馆目前书目数据库的重复、分散和学科覆盖面狭窄的局面。
  4.3.2 通过集中使用和网络分享的方式把图书情报网络所拥有的数据库重复率减小到最低程度,提高利用率。
  4.3.3 联机公共检索目录的建立和完善。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OPAC)作为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图书馆与用户在网上交流的重要窗口,直接体现了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为读者服务的能力,其提供的服务与功能已成为衡量图书馆业务水平的重要指标。能够改变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目录数据库分散和外部利用困难的局面,构建集中的图书馆联合目录数据库和公共图书馆目录查询系统服务平台。从检索方式上,从传统的“提问-比较-查找”的检索方式逐步转向“浏览-查询-下载”的方式。
  
  4.4 不断加强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建设
  许多高校已经把本校的学位论文建成了数据库,提供网上服务。由于学位论文不公开发行,因此在原文的获取上有些困难,但各高校图书馆都为用户提供原文服务,各数据检索系统已经逐步开展学位论文原文的网上服务。
  
  4.5 网上资源学科导航
  对网上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整序,建立重点学科、专题库等网上学科导航系统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点工作之一。借助于信息检索技术,图书馆力争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中做好用户的领航员,帮助用户识别有用信息,甚至直接将用户引向有用信息。例如,CALLS(中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的重点学科导航库就是中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着重开发的一个网上资源导航系统。该导航库旨在建设一个集中服务的全球网络资源导航数据库,提供重要学术网站的导航和免费学术资源的导航。网络导航实际上是一种分布式的虚拟咨询专家网络,对其进行设计时,应尽可能使用用户熟悉的语言进行组织,并注意针对本图书馆的特色和所服务用户的需求。如今,国内的图书馆几乎都有自己的导航系统。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还建立了自己的特色参考源数据库。国内自建的比较有特色的数据库如上海交通大学与CALIS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了该校历年的硕士、博士论文摘要和博士论文全文。
  
  4.6 服务形式体系化
  书目情报服务的最初形式只有目录一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书目情报服务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逐渐地向体系化方向发展,书目、索引、文摘、题录、书评等形式成为书目情报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文摘所提供的情报服务是根据其情报性和检索性的特点来决定的,通过查阅文摘型检索刊物或工具的正文及辅助索引,能为读者提供多种检索途径。最典型的是报刊文摘、文摘型数据库、学位论文文摘,也可利用科技报告文摘、专利文摘、会议论文文摘等。这种开放性的体系还有不断发展的趋势。
  
  4.7 书目情报服务方式多样性
  高校图书馆应不断改进书目情报服务方式,以便更好地开展书目情报服务工作,如代查、代译、复印、提供调研报告、咨询服务等。而书目情报的服务效果,表现为图书馆是否能够提供优质服务,是否有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因此,要及时向用户提供最新的书目情报,把握传递方向,有针对性地向用户提供适用的书目情报。
其他文献
33例小儿低钠血症临床分析吕圣100050北京友谊医院低钠血症是小儿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都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现将其诊疗体会叙述如下。临床资料本文总结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本病死亡率较高.本院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脉络宁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1991年1月~1993年3月的
切削液对环境的危害已受到广泛关注.环保上作对使用切削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对切削液的处理;研制开发.推广使用环保型切削液;采用先进切削技术,以达到少用或不用切削液的目
今年二月,微软宣布里克·贝鲁佐接任史蒂芬成为微软新总裁兼CEO,主要负责制定公司的企业战略,统帅公司运营、管理销售、市场和企业发展,包括推行Xbox计划、MSN全球企业、NET
蜗杆齿厚的测量方法之一是测量M值,该测量方法准确而方便。本文就车削的圆弧齿圆柱蜗杆的M值计算公式进行推导。车削蜗杆3时,车刀2原始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该图是蜗杆的一个
本文提出一种测定裂纹尖端等色条纹环曲线长S确定应力强度因子(SIF)的新方法。对于张开型和复合型裂纹问题,文中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计算公式。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整个条纹环,具有
《探矿工程》1989年第6期所载“关于DZ1.2-84《金刚石岩心钻探管材螺纹》公差的探讨”(以下简称“探讨”)一文,对该标准中绳索取心钻杆圆锥螺纹的公差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提出了修
AIM:To investigate whether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promotes calcific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via activation of neutral sphing
Application of parallel and serial dual electrode detectors for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as first described. In parallel dual electrode approach, two 100 μm
144例儿麻后遗症术前心电图检查分析山东泰安第88医院(271000)苏玉文,杨世栋,董瑞馨,刘鲁静,马希玲目前,外科矫形术已成为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简称儿麻后遗症)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进一步了解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