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届中华脑血管病论坛在广州举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qiq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华医学会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主办,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和承办的第8届中华脑血管病论坛于2005年3月5日在广州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诊治进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沈建康教授、中山大学第一医院黄如训教授、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高庆春教授、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u)对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和5-Fu培养,于培养24、72和144h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HT-1080细胞的吸光度(A)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10μg/ml 5-Fu处理人纤维肉瘤HT-
目的研究体内化疗后残余肝癌侵袭转移潜能的变化规律及其机制。方法用MHCC97L细胞构建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成瘤后化疗组裸鼠以10mg/kg奥沙利铂腹腔注射化疗,对照组注射0.9%生理盐水,每周1次,共3次。另将化疗组和对照组的残余肝癌组织再接种于新裸鼠肝脏内,形成化疗预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和检测残余肝癌在新裸鼠体内的生长和转移情况,检测体内化疔后残余肝癌分子表型的变化。结果将残癌组织再
目的观察针对G3BPs蛋白靶标所设计的多肽P110联合顺铂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小鼠结肠癌C26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20μmol/LP110联合不同浓度顺铂对HCT-116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抑制作用。建立小鼠结肠癌C26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不同剂量P110和顺铂对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20μmol/LP110+10μm
目的通过阻断正常干细胞的分化过程,探讨肿瘤发生机制。方法利用贴壁培养法获得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通过地塞米松、胰岛素和吲哚美辛联合诱导大鼠BMSCs,使其分化为脂肪细胞。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利用3-甲基胆蒽(3-MC)阻断大鼠BMSCs的分化过程。结果大鼠BMSCs分化实验结果显示,诱导30d后,经油红O染色,细胞内可见脂肪细胞特有的红色脂滴沉淀,且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油红O阳性细胞比例
为顺应当今期刊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开发了稿件远程管理系统。该系统根据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处理流程、编辑加工规范、审稿制度、管理规范等业务需求设计,采用先进的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稿件远程管理系统将协助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编委、定稿会专家、总编等相关人员多位一体地进行稿件业务处理,解决编辑部对稿件网络化流程管
由中华医学会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主办,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和承办的第8届中华脑血管病论坛于2004年12月26日在南京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血管性认知障碍与血管性痴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李焰生教授、解放军总医院郎森阳教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陈生弟教授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包仕尧教授分别做了题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念和临床表现”、
由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的“全国神经内科主任(脑血管)临床适宜技术规范应用高研班”拟于2005年5月中旬在北京举办,为期7天,会务费960元。学习期满授予学员I类继续教育学分。
期刊
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将于2005年9月下旬承办(第四届)全国神经疾病临床进展学习班[2005-03-07-048(国)]。由北京各大医院神经科的著名教授授课,介绍国内外近5年内的神经病学临床研究和治疗进展。学习班以临床实用为主,更正和补充某些新概念,结合病理学、影像学和电生理技术进展等提高感性认识,结合循证医学介绍神经科药物治疗进展,即时解答临床疑难问题。
期刊
尼卡地平缓释植入物(nicardipine prolonged—release implant,NPPI)自1999年10月开始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SAH)血管痉挛的预防。最近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神经科的Kasuya等对应用NPRI后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和转归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Neurology上。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最初几天内,外周血中星形胶质细胞蛋白S100B水平会增高。已有一些研究表明,用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出的累积S100B释放量、最终梗死体积和短期转归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然而,由于AUC、峰值浓度和其他复杂的S100B动力学检测需要大量的血液样本,而且不同S100B参数对预测相关转归指标的准确性还未进行过前瞻性评价,在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中均未用S100B作为一种终点指标。因此,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