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在世,乱箭纷飞,保不齐哪天就中了流言的毒。好友甲,前段时间突然就莫名地被流言所伤。面对那些无中生有的谣言,熟悉的朋友都替他鸣不平。大家摩拳擦掌地撺掇甲穷根究底找出谣言的始作俑者,必欲群殴之而后快。
出乎意料的是,甲却云淡风轻地阻止了朋友们的义愤。
他说,“人人知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捡起坷垃投掷别人时,脏的首先是自己的手。如今,别人把坷垃扔到我身上,先脏的是他的手。如果我再拾起坷垃来回击他,岂不是把自己本来清白的手也弄脏了嘛。而且,中伤我的人之所以造谣生事,无非有二,一是想激起我的愤怒,二是想令我在众人面前出丑。事实上,熟悉我的朋友对这样的谣言一眼便可以看破,不熟悉我的人也不会关注这样的流言。既然令我出丑的目的达不到,那么,如果我再穷究不放,就真的中了对方欲让我愤怒的奸计了。与其浪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和这样的谣言纠缠,不如塌下心来,努力干好自己的事情。造谣者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是,自己恶意中伤的人,不仅没有被流言所伤,而且越活越滋润。有时候,选择不回击,其实是对藏在黑暗中敌人最有力的回击。”
一干朋友听了甲的话,皆点头佩服。大家散去之后,甲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更加勤勉努力。几个月后,那莫须有的流言尘埃一样消散无踪,而它激起的斗志,却令甲在事业上不断收获一个又一个的硕果。用甲的话说,每逢有懈怠和懒惰时,我都要拿当初的谣言自我激励,所以,就愈发地勤勉。
塞翁失马的典故,流传已久。没想到的是,谣言对于好友甲,竟也有焉知非福的妙用。
朋友甲的事情过去不长时间,在央视10套看到纪录片《午夜电话》。说的是一对夫妻,为了查出一个陌生女人的匿名电话。耗费十几年光阴的真实故事。其间,夫妻两人分别放弃了自己的工作,经常性地互相攻击与猜疑,原本幸福的家庭,濒临分手的边缘。一个匿名电话,毁了这对夫妻的感情和事业,也毁了孩子的教育。编导在节目的最后,一语中的:说到底,真正毁灭这个家庭的,不是那个匿名电话,而是这时夫妻本人。
漫长的一生,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流言有意或者无意地伤害,这样的时候,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回击手段,就有了大相径庭的遭遇和结果。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是,能够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更多的人,往往忍不下一时之气,一意拼个鱼死网破。这样的时候,如果能够轻易寻到藏在黑暗中的“魔鬼”,一切恩怨可能了结得还快点。如果。藏在黑暗中的“魔鬼”,一直隐身,事实上,你的回击,不过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在这一点上,朋友甲的做法,可以说是万分明智于那对十几年孜孜不倦寻找匿名电话者的夫妻。
作家王蒙曾经阐述过自己的二十一条做人准则。其中有两条深得我心。
第17条说,“永远不与任何人,包括对你最不友好的人纠缠,他搞他的人际纠纷。我忙我的业务工作。他搞纠纷的结果未必能怎样,我搞业务工作的结果很可能有一些成绩。我的一切成绩都是对他的最好回答。”
第21条说,“可以用足力气去学习、去工作、去写作、去装修房屋,乃至去旅游去赛球去玩儿,但是用在人际关系上,用在回应摩擦上,用在对付攻击上,最多只发三分力。最多发力30秒钟,然后立即回到专心致志地求学与做事状态,再多花一点时间和气力,都是绝对地浪费精力、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这位著作等身的智者最后道:但凡这样做的,效果极佳,凡没有这样做的,都是犯蠢,都是糊涂,都是枉费心机,甚至丢人现眼,这是丝毫不爽的。
如此说来,各位读者,当您无意中了流言的毒时,您知道应该怎么做了么。
编辑 胡莉莉
出乎意料的是,甲却云淡风轻地阻止了朋友们的义愤。
他说,“人人知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捡起坷垃投掷别人时,脏的首先是自己的手。如今,别人把坷垃扔到我身上,先脏的是他的手。如果我再拾起坷垃来回击他,岂不是把自己本来清白的手也弄脏了嘛。而且,中伤我的人之所以造谣生事,无非有二,一是想激起我的愤怒,二是想令我在众人面前出丑。事实上,熟悉我的朋友对这样的谣言一眼便可以看破,不熟悉我的人也不会关注这样的流言。既然令我出丑的目的达不到,那么,如果我再穷究不放,就真的中了对方欲让我愤怒的奸计了。与其浪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和这样的谣言纠缠,不如塌下心来,努力干好自己的事情。造谣者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是,自己恶意中伤的人,不仅没有被流言所伤,而且越活越滋润。有时候,选择不回击,其实是对藏在黑暗中敌人最有力的回击。”
一干朋友听了甲的话,皆点头佩服。大家散去之后,甲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更加勤勉努力。几个月后,那莫须有的流言尘埃一样消散无踪,而它激起的斗志,却令甲在事业上不断收获一个又一个的硕果。用甲的话说,每逢有懈怠和懒惰时,我都要拿当初的谣言自我激励,所以,就愈发地勤勉。
塞翁失马的典故,流传已久。没想到的是,谣言对于好友甲,竟也有焉知非福的妙用。
朋友甲的事情过去不长时间,在央视10套看到纪录片《午夜电话》。说的是一对夫妻,为了查出一个陌生女人的匿名电话。耗费十几年光阴的真实故事。其间,夫妻两人分别放弃了自己的工作,经常性地互相攻击与猜疑,原本幸福的家庭,濒临分手的边缘。一个匿名电话,毁了这对夫妻的感情和事业,也毁了孩子的教育。编导在节目的最后,一语中的:说到底,真正毁灭这个家庭的,不是那个匿名电话,而是这时夫妻本人。
漫长的一生,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流言有意或者无意地伤害,这样的时候,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回击手段,就有了大相径庭的遭遇和结果。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是,能够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更多的人,往往忍不下一时之气,一意拼个鱼死网破。这样的时候,如果能够轻易寻到藏在黑暗中的“魔鬼”,一切恩怨可能了结得还快点。如果。藏在黑暗中的“魔鬼”,一直隐身,事实上,你的回击,不过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在这一点上,朋友甲的做法,可以说是万分明智于那对十几年孜孜不倦寻找匿名电话者的夫妻。
作家王蒙曾经阐述过自己的二十一条做人准则。其中有两条深得我心。
第17条说,“永远不与任何人,包括对你最不友好的人纠缠,他搞他的人际纠纷。我忙我的业务工作。他搞纠纷的结果未必能怎样,我搞业务工作的结果很可能有一些成绩。我的一切成绩都是对他的最好回答。”
第21条说,“可以用足力气去学习、去工作、去写作、去装修房屋,乃至去旅游去赛球去玩儿,但是用在人际关系上,用在回应摩擦上,用在对付攻击上,最多只发三分力。最多发力30秒钟,然后立即回到专心致志地求学与做事状态,再多花一点时间和气力,都是绝对地浪费精力、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这位著作等身的智者最后道:但凡这样做的,效果极佳,凡没有这样做的,都是犯蠢,都是糊涂,都是枉费心机,甚至丢人现眼,这是丝毫不爽的。
如此说来,各位读者,当您无意中了流言的毒时,您知道应该怎么做了么。
编辑 胡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