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北京市一次重污染过程中PM2.5特征分析

来源 :环境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l6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入冬以来京津冀区域重污染频发,综合分析了2015年12月19—26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的一次重污染过程中PM2.5分布特征及成因。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12月北京市重污染日共计13 d,累计月均值为151.8μg/m3。在12月19—26日一次重污染过程中,区域污染面积均超过40万km2,北京市单站PM2.5小时均值超过800μg/m3。污染初期北京市南部地区PM2.5浓度明显偏高,且PM2.5极端高值出现在南部站点。污染输送阶段,北京市PM2.5小时浓度在短时内呈爆发式增长,浓度增值是年均值的25倍。污染缓解阶段,偏北风作用,浓度明显下降。除了极端不利的天气形势外,区域散煤排放是造成重污染的重要原因;河北省唐山、保定、廊坊、石家庄等城市区域输送加重了污染程度。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方面像医疗保健的稀缺性这个基本的经济问题那样扣人心弦。它既涉及着人类的基本生存权益,也关系到社会福利的效率与公平,同时医疗保健课题又因其效用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21世纪,产业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民族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为经济全球化不仅通过贸易的全球化加剧了全球产业的竞争,使各种传统的民族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新疆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其蟠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资源优势,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的
工业锅炉不同于电站锅炉,其规模小、负荷波动较大,且基本上是燃用未经洗选加工的原煤,故燃煤工业锅炉的污染物治理不能简单抄袭当前电站锅炉的治理模式.本文基于燃煤工业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