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Q激光联合复合性修复寡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ling_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调Q激光联合复合性修复寡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9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调Q激光治疗组(对照组)和调Q激光联合复合性修复寡肽治疗组(试验组),每组45例。试验组患者微针导入寡肽与调Q激光治疗,间隔2周,交替进行,各治疗4次,疗程4个月,共完成8次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调Q激光治疗,每例患者治疗4次,每个月1次,疗程4个月。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完成1个月时进行评估。评估指标:(1)黄褐斑严重指数(MASI),计算其下降率,分析黄褐斑改善情况;(2)采用visia皮肤分析仪评估棕色斑特征计数,计算其下降率;(3)医生主观评价患者色素斑遗留情况;(4)患者自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所有受试者均完成治疗。2组患者经治疗后黄褐斑大多显著改善,对照组MASI下降率为75.61%,无效1例、好转13例、显著28例、痊愈3例;试实验组MASI下降率为85.25%,无效0例、好转6例、显著27例、痊愈12例。比较2组改善情况,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0,P=0.03)。2组患者治疗后黄褐斑棕色斑计数大多明显改善,对照组棕色斑计数下降率为(1.59 ± 1.33)%,试验组为(3.45 ±1.54)%,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生对于治疗效果的整体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清除率大于75%的患者占95.56%(43/45),优于对照组的86.67%(39/4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患者自评结果显示,试验组改善率大于75%的为66.67%(30/45),优于对照组的37.78%(1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

结论

调Q激光联合复合性修复寡肽能够有效治疗黄褐斑,不良反应小。

其他文献
1例6岁确诊糖尿病的男童,同时存在多发先天性消化系统畸形(环状胰腺、十二指肠闭锁,梅克尔憩室,空肠重复畸形、胆囊缺如、胃黏膜异位),基因检测结果为2个未报道的RFX6基因位点的复合杂合变异c.2502_2503delCA(p.Tyr834X)和c.816C>G(p.Cys272Trp),确诊为Mitchell-Riley综合征。
期刊
目的探讨婴儿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操作要点。方法报道2018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肺泡蛋白沉积导致呼吸衰竭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基因检查及全肺灌洗治疗方法;并以"whole lung lavage""pediatric""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全肺灌洗""儿童""肺泡蛋白沉积"为检索词,检索Pu
期刊
儿科医生要遵循有效、安全和合理这三个要素,领会国家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意见,从基础药学到临床药理全面提高自己,要规范和控制超说明书用药,关注特殊人群个体化给药,关注药品不良反应,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更要有与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相结合的意识和尝试,这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长期系统任务。
期刊
遗传学异常(基因融合、非整倍体等)是导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生的主要原因。染色体畸变及其引起的融合基因是儿童ALL的重要特征,已被广泛应用于ALL诊断及危险度分型,但仍有20%~30%的ALL遗传学特征不明,其中转录因子锌指蛋白384(ZNF384)融合阳性ALL以其独特的祖B细胞免疫表型及明显的表观调控基因改变的生物学特征引起关注,进一步研究其融合类型、发病分子机制对推进儿童ALL诊治
期刊
1例主诉为"反复皮疹2个月、发热1个月余"的患儿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曾被误诊为"结节性脂膜炎",经过基因及病理检查修正诊断为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本病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脂膜炎,易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上误诊率及病死率极高。
期刊
目的探讨KCNA2基因相关发育及癫痫性脑病(DEE)患儿的基因型及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KCNA2基因变异阳性的8例患儿的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基因型及脑电图特点。结果8例KCNA2基因变异的癫痫患儿中男5例、女3例,起病年龄1日龄~11月龄,末次随访年龄4月龄~7岁2月龄。共检测到c.1214C>T(功能缺陷型)和c.11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应用Ellman射频切削联合阿维A治疗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的3例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9~30岁。给予Ellman射频刮除肥厚性角化性皮损,术后给予阿维A胶囊口服及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结果本组3例均顺利完成治疗,术后3个月时,3例患者双侧乳头和乳晕原有角化性斑块脱落,皮肤明显变薄,乳头、乳晕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