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调Q激光联合复合性修复寡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9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调Q激光治疗组(对照组)和调Q激光联合复合性修复寡肽治疗组(试验组),每组45例。试验组患者微针导入寡肽与调Q激光治疗,间隔2周,交替进行,各治疗4次,疗程4个月,共完成8次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调Q激光治疗,每例患者治疗4次,每个月1次,疗程4个月。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完成1个月时进行评估。评估指标:(1)黄褐斑严重指数(MASI),计算其下降率,分析黄褐斑改善情况;(2)采用visia皮肤分析仪评估棕色斑特征计数,计算其下降率;(3)医生主观评价患者色素斑遗留情况;(4)患者自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所有受试者均完成治疗。2组患者经治疗后黄褐斑大多显著改善,对照组MASI下降率为75.61%,无效1例、好转13例、显著28例、痊愈3例;试实验组MASI下降率为85.25%,无效0例、好转6例、显著27例、痊愈12例。比较2组改善情况,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0,P=0.03)。2组患者治疗后黄褐斑棕色斑计数大多明显改善,对照组棕色斑计数下降率为(1.59 ± 1.33)%,试验组为(3.45 ±1.54)%,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生对于治疗效果的整体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清除率大于75%的患者占95.56%(43/45),优于对照组的86.67%(39/4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患者自评结果显示,试验组改善率大于75%的为66.67%(30/45),优于对照组的37.78%(1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
结论调Q激光联合复合性修复寡肽能够有效治疗黄褐斑,不良反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