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过程》中新世纪文化的展现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cr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名称:2019年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校级)。编号:YJSCX2019-117HLJU。
  摘要:韩少功是一个思辨性极强的作家,始终密切关注着时代文化上的转变,并将这种转变通过小说向人们展示。2018年韩少功的新作《修改过程》又是一部在文化上引人深思的作品,小说中的人物为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批大学生,他们面对正在发展且相互碰撞的新世纪文化,会有更深切的体会。网络文化、怀旧文化和消费文化虽早已存在,但在他们的身上,更能体现新世纪中这些文化与之前的差异性,这一代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见证者。
  关键词:《修改过程》;文化;网络;怀旧;消费
  作者简介:樊奕萌,女,汉,黑龙江省鹤岗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46-0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二十一世纪是世界各国文化对话的时代,文化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人们对文化不仅基于本土、传统上的反思,而且还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为自身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在新世纪里,越来越多的作家关注底层文学、网络文学、打工文学、科幻小说等多种新的文学,种种创作让人眼花缭乱,但每一种文学的存在,都无法将现存的一切文化现象包裹其中,文学在文化的影响下也变得碎片化。这就需要作家发挥强烈的责任意识去创作一些真正为时代发声的作品。
  韩少功即为时代的书写者,他从早期的反思文学创作到寻根文学的开辟。再到对知青文学的书写。这些作品中始终暗含着韩少功对于现代性文化的思考,其中包括对东方与西方的探寻;2018年刊登在《花城》杂志第6期的长篇小说《修改过程》再一次与时俱进式深度思索现代文化的诸多表现形式和内容,这一作品的出现,为人们留下在新世纪伊始的多种文化现象的探求路径。
  一、网络文化下的《修改过程》
  二十一世纪是多媒体时代,它的迅猛发展是当今人们有目共睹的。韩少功作为对文化转变敏感的作家,始终对文化的转型密切关注,并利用其近期发表的小说《修改过程》及时予以回应。韩少功早在2017年末就说过“作家而临着文学市场化和网络化这两大挑战。”[1]在小说中,作家将人们的关注目光引向网络,巧妙地设计了网络作家肖鹏。书中的肖鹏随即展开了跨越时空的创作,描写了77级这群“野生动物”的求学和求学之后的四十年间的人生际遇。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利用大肆渲染情节、扭曲人物、夸张内容的文学创作。其实在这戏谑情节的背后,更多地体现了网络文学所存在的问题。网络在丰富人们文学世界的同时,也让这种丰富超越了人们的控制范围。肖鹏利用网络小说大胆对老同学的过去经历进行虚构和诋毁的行为,却没有成文法律可以对这种行为进行裁定。这一现象让人们看到当下在网络文学盛行和多产的时代里,网络文学的法制建设和规约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部分作家为了点击率而不择手段。
  肖鵬的网络文学创作与传统文学不同之处还在于加入了与读者进行互动的环节。他为书中人物楼开富、史纤等人设置了两种人生,以供读者选择,以读者的阅读心理去选择人物的命运,这样读者在一定程度上顺理成章地参与了故事的写作。如书中对楼开富毕业后的发展即有两个版本,第一种说法是楼开富照料瘫痪在床的妻子赢得了周围人的敬佩,第二种可能是他的妻子并没有瘫痪在床,而是因楼开富受小说的影响而变得患得患失。两种版本的并立,是依靠小说中毛小武作为读者与肖鹏进行对话和作者时不时地跳脱出来对自己的人物进行揭露来实现的,这种设置为对肖鹏小说虚构内容进行揭发提供了可能。“毛小武看完上而这一章,忍不住嘟哝‘扯,扯吧,你写得这个L就是楼哥吧?他其实在米国,早就拿卡了,宣誓了’。”“以下就是另一个L,即熟人们猜想的楼开富。依作者肖鹏提示,如果读者觉得这一章与上一章内容不相容,不妨自行编辑,在AB两者中择其一,删除另外的一章。”[2]肖鹏的这种写作方式,是网络文学发展到新世纪,互联网是新世纪文学创作较为普及的媒介,甚至部分连载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模式,依靠读者们意愿式的评论进行创作,这样就极大程度增加了故事的虚构性,作家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失去了部分为时代发出真实声音的机会,更多情况下成为了“写手”。
  网络小说具有时效强、流传广、速度快的特点.小说开篇就写出了陆一尘不满于肖鹏对自己的虚构,而去联合同学在网上及时阅读肖鹏大作后商量损害名誉的赔偿,这一事件成为了小说发生的引爆点。肖鹏除了网络作家还有另外的老师身份。小说名《修改过程》就是学生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他的。还有小说中对于马湘南儿子马浩的描写,也体现了新一代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网络文化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正在迅速发展,它为青少年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为青少年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怀旧文化下的《修改过程》
  在《修改过程》过程中,其实还有一条十分明显的文化线索,即为“怀旧”。随着人们对现代性了解的深入,从五四时期的简单地保守主义到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积极探寻,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人文精神的讨论之后,老照片、红色经典等文化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新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怀旧文化。怀旧作为现代性的总体后果,早已深入人们的生活。现代性象征着理性,理性让科技更好地发展,但是海德格尔曾对技术的评价是:“技术是旧日成长的事物迅速消逝。”[3]这种消逝让人们生活在二维时空里,技术加快人们生活节奏,带来失去本真性的碎片化生活方式等,人们在现代社会而临的种种生存困境需要利用怀旧来达到在二维时空里的平衡。韩少功正是从一代人的集体生活入手,然后再将其结合时代转变,写他们的个体生活,来为新世纪里一批人抒发的“怀旧”情结。作家肖鹏作为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中的一员,他以二十一世纪的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为平台,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将这批时代下产儿会聚在自己的小说中,对这群人物的言行进行了夸张、扭曲和篡改,描写他们在身在校园前后时间里,而对不断转型的社会,他们物质、情感、生活方面的诸多困顿,去留恋曾经的青春。   《修改过程》里的大学生被作者称为“野生动物”,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年龄不同,背景各异,他们刚刚经历了文革,所以“这些养过猪的、打过铁的、当过兵的、做过裁缝的、混过郊区和那些黑厂黑店的重新进入学堂。”[4]韩少功利用了他们的不同身份,描写五十年代的一群人,作为时代的创造者在历史上所做的贡献。他们的命运存在着诸多的偶然性,不断地与命运抗争,但更多的是时代改变了他们,小说结尾所增加附录二的内容,这群七七级的“野生动物”已经到了花甲、古稀之年,他们对整个人生的过往充满迟暮,这是一种岁月的沧桑之感。小说中的网络作家肖鹏对于这批人的回忆,是这群人在青春岁月里悲喜交集的生活际遇。小说人物的共同经历是由来自天南海北的人相聚于学校,再由学校奔向天南海北。
  除了对于人们过去生活的怀旧,小说偶尔也展现对于人类历史文明的怀旧。韩少功在怀旧同时,思考着现代与传统的辩证关系。“怀旧作为一种‘疗伤’或‘修复’的手段,已经承担起了对人类遭受的文化伤害的文化救赎功能,他真正体现了作为一种幻想文化在真实与想象之间的文化冲突。”[5]史纤作为肖鹏笔下的来自乡下的大学生,当传说林欣寝室闹鬼时,一时间城里的同学毫无对策,只有史纤用泼粪的方法来帮助驱鬼,这一伪科学、非理性的做法被认为是封建迷信,遭到了校方的批评,却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史纤的驱鬼胜利让人们认识到传统的生活方式并不该一味地否定,以一种怀旧的方式正视传统,进一步反思现代科学和理性。
  三、消费文化下的《修改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告别书写时代、印刷时代,已经进入了电子媒介时代。新世纪已然将电子媒介技术发挥到了极致,越来越多的图片符号进入人们的大脑。电子媒介的普及,让之前仅存于领域内部的知识变得大众化,这就让人们对于知识的消费欲望增强,而‘切的知识都被大量复制,人们的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被这种复制所限制。电子媒介的发展也增加了人们所接收的信息量,每天人们都会接收各方真实或虚假的,高雅的或媚俗的等多种信息,因此“大众传媒的真相就是:他们的功能是对世界特殊、唯一、只叙述事件的特殊性进行中性化,代之以一个配备了多种相互同质、互相意义并互相参照的传媒的宇宙。在此范围内,它们互相成为内容——而这便是消费社会的总体‘信息’。”[6]新世纪媒介的发展和普及,既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又增加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人们不再仅仅关注物品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关注物品的交换价值。
  小说中,人物的记忆也呈现为碎片化,故而小说中的人物怀旧意识也伴随着消费,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媒介和景观,现代怀旧成为了一种商品,变得具有形式化。这类的例子比比皆是,如老房子、老照片、关乎历史的电影……小说在结尾处那段《青春之約》的视频和那些旧照片,再现这批大学生的学生岁月的同时,对于视频的剪辑和就照片的处理就伴随着一种怀旧消费,其实这群人所消费的正是回顾青春的那段感觉,满足了他们精神上的需要。还有当毛小武找到楼开富的妻子想要出国,他没有技术、资产、文凭,最终楼的妻子为了赚钱,以虚构的政治案例为其巾请政治移民。在这一事件中,楼的妻子将国家的名誉和毛小武的个人权利都变成了商品,为其贴上了价格标签,进行市场化交易。这样下去,社会道德将出现危机,人们做事将秉承金钱至上的原则,人们也将继续被异化。
  结论:
  韩少功的创作一直追随着变化着的社会文化,并在不同阶段的文学作品中进行实践,引导人们去发现、思考当下问题。在新作《修改过程》中,韩少功借用整个77级这样一批人的生活变化成功地反映了社会历史的转变过程,他们是被时代造就的一代。生长与50年代的他们而对新世纪中的文化,会存有许多焦虑和不适。对于《修改过程》“正如我们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认识,往往也要经历不同的‘修改’。”任何时代的文化都会发生转变,但无论怎样变化,它都不应脱离人的控制。五十年代的这批人已渐渐老去,他们而对新世纪的自己可能已没有明确的定位。但在新世纪中的我们,也要时刻关注正在发展着的网络文化、怀旧文化和消费文化,根据我们的需要进行修改。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已被过度异化,越来越多的文化需要我们去辨识。需要我们在网络文化兴盛之时,及时修改对于人们的不利影响;在怀旧文化风行之时,正确的处理传统与现实的关系;也需要我们在消费文化侵蚀人们的道德时,采取一丝警惕。人生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新世纪的文化发展到今天,也需要知识分子及时发现问题,对其及时修改。
  注释:
  [1]彭桐.市场冲击和互联网浪潮中的文学一著名作家韩少功谈作家面临两大挑战[N].海口日报,2017-12—11
  [2]韩少功修改过程[J]花城,2018 (9):45
  [3]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98
  [4]韩少功修改过程[J]花城,2018 (9):9
  [5]赵静蓉.怀旧——永恒文化的乡愁[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9: 409
  [6][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32
  参考文献:
  [1][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周之雄.网络空间的文学风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被称作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核心。虽然在中国人书写汉字的历程中出现了硬笔代替毛笔、键盘代替手写的进步,但几千年的书法传统并没有消逝,
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以一个傻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藏地的故事.本文结合神话——原型批评方法理论,对其小说中的民间故事原型进行阐释,寻找这部作品的“元语言”,展示这部小
目的:通过观察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二甲双胍对v-SNAREs m RNA表达变化,探讨二甲双胍在GLUT4转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购买3T3-L1前脂肪细胞进行培养,当细胞生长至
英国Vcest—Alpine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反击式破碎机,提高了粉磨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新型C1反击式破碎机(附图1)的几个主要特点如下: British Vcest-Alpine company develope
摘要:《长恨歌》是王安忆的代表作,虽然好评如潮,却也有某些方面的不足,比如语言的过分雕琢,人物形象不够丰满,以及悲剧性不强还需深挖其悲剧意蕴。在童庆炳版的《文学理论》中,将文本层次分为语言、形象和意蕴三个层面,基于此理论,本文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学性”的语言,第二部分是扁形人物形象,第三部分是悲剧意蕴。  关键词:《长恨歌》;文学性;扁形人物;悲剧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
MLS_3—170型采煤机是我国对西德EDW—170L 型采煤机测绘的基础上研制的。它已成为我国目前中厚煤层的主要采煤机械。MLS_3—170型采煤机主要特点之一是牵引部采用了两套自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吸引着众多的青少年书法爱好者。然而,由于一些学习书法的青少年和学生家长过分追求短期效应,加之有的培训老师引导不够,青 Calligraphy ar
近年来,陡帮开采工艺在我国采矿界引起广泛重视,并在汽车运输露天矿山开展了一些陡帮开采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铁路运输陡帮开采,在我国尚无实践经验。为了研究
8月29日,万达集团、百度、腾讯在深圳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宣布共同出资在香港注册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一心想要进入电商领域的万达集团,此次选择了电商老大阿里巴巴的两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书 Aristotle, the great phil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