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洪流之后来居上的“进化者”

来源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66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争推动科技的发展。”这句话一定没错,上期中那些依然奋战在一线的“先驱者”们,就要逐渐被拍死在沙滩上了。前方战士们英勇拼杀,而后方这些武器专家们也没闲着。火力、装甲、机动性,坦克的研发无外乎这三个方面的结合,于是各国的坦克纷纷完成进化,进入新一轮的战斗。
  德国“豹”式坦克
  在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后,T-34危机就一直笼罩在德军的头上。为对付T-34坦克,“豹”式坦克诞生了。《吕氏春秋》有云:假人之长,以补其短。“豹”式学习了对手T-34的优点,倾斜装甲用在自己身上,大大加强防御力。同时,“豹”式的火力和机动性也有所改进,一辆攻守兼备的坦克轰隆隆开向战场,结果如何呢?
  让我们重回二战战场看看:“豹”式首次亮相就碰到了装备“谢尔曼”坦克的加拿大部队,德军以损失4辆坦克的代价击毁了17辆“谢尔曼”,“豹”式一时名声大噪,德军对T-34的恐惧阴影也终于消除了。战后曾有英国军官用“可怕”来形容“豹”式,也有历史学家说出了“德国装甲师仅仅需要‘豹’式坦克就够了”的评价,足以说明“豹”式性能的强悍。
  “豹”式坦克
  乘员:5人
  重量:44.8吨
  规格:长8.66米宽3.42米高2.99米
  武器:75毫米半自动火炮
  速度:55千米/时
  小编妮可吐槽
  豹”式也称五号中型坦克,它与“虎”式坦克中、重搭配,也曾风光一时。
  苏联IS-2重型坦克
  当一辆坦克同时拥有强大的火力、厚重的装甲,以及不俗的机动性时,同时代的其他坦克只能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各种T-34改进型已经不能满足战场需要,为了对抗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IS系列重型坦克走进了历史。
  IS系列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名字命名,二战期间共生产出3种型号,其中,IS-2出场率最高。作为苏军在二战中后期的中坚力量,IS-2装备了一门122毫米主炮,号称可以击穿任何一辆德军坦克的正面装甲,绝对算得上巨炮配硬车。口说无凭,在乌克兰南部的一次遭遇战中,苏军宣称他们的装甲部队击毁了41辆“虎”式坦克,而仅仅付出了8辆IS-2的代价,如此战绩,想来斯大林一定是春光滿面,倍儿有面子。
  IS-2重型坦克
  乘员:4人
  重量:45吨
  规格:长9.60米宽3.12米高2.71米
  武器:122毫米坦克炮
  速度:39千米/时
  小编妮可吐槽
  二战时的苏联坦克,能和“虎”式相抗衡的,大概只有IS系列坦克了。
  英国“百夫长”坦克
  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形容英国“百夫长”坦克再贴切不过了。作为二战中英国最被看好的坦克,它还没来得及参战,便收到了战争结束的消息。虽说和平是所有武器装备追求的最高目标,可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百夫长”的设计师们难免有点失落。不过没关系,虽然没赶上战斗,但“百夫长”的服役时间长啊——现在还在服役呢。
  随着火控系统、炮弹以及反应装甲的发展,“百夫长”在原车基础上衍生出了20多种车型,装备了超过10个国家和地区。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地形适应能力、优秀的俯仰角和履带适应性。它擅长沙漠和丛林作战,参加过中东战争、黎巴嫩战争、印巴战争等现代区域冲突,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的钢铁战车。如此骄人的表现,也算弥补了缺席二战的遗憾。
  “百夫长”坦克
  乘员:4人
  重量:50.7吨
  规格:长7.55米宽3.39米高2.94米
  武器:105毫米主炮
  速度:34.6千米/时
  小编妮可吐槽
  “百夫长”坦克生动地诠释了主战坦克的含义:强调综合性能和升级空间,换句话说就是“能打能抗易改装”。
  法国AMX-13轻型坦克
  浪漫、优雅,法国人给全世界的印象一直如此,甚至在法国的坦克制造中,这一特性也展现得淋漓尽致。经过二战的洗礼,法国军方对于武器装备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AMX-13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摇摆式炮塔、自动化装弹,与冲锋枪类似的弹匣,刚出世的AMX-13就格外引人关注。在牺牲装甲的前提下,法国人将坦克的火力与机动性发挥到了极致,仿佛给这台“战争机器”注入了艺术细胞。
  “不成功便成仁”从AMX-13出生那天起就已经融入了它的血液。事实证明,法国人的决定是正确的。由于AMX-13车身小巧、行动敏捷,适合突袭以及战略机动,深得许多国家军队的喜爱,再加上它拥有不错的升级潜力以及用途多样,多版本、多数量的AMX-13系列在世界各地的军营以及战场上奔驰往来。
  AMX-13轻型坦克
  乘员:3人
  重量:15吨
  规格:长4.88米宽2.50米高2.30米
  武器:75毫米主炮
  速度:64千米/时
  小编妮可吐槽
  AMX-13以及随后的AMX-30都重机动轻防护,直到“勒克莱尔”主战坦克诞生,法国才彻底丢弃了“脆皮”坦克的设计思路。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