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古墙”的旅游审美价值探析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hei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古墙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得到人们更多地关注。但关注的角度主要是墙本身的功能和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而它所具有的旅游美学价值往往被人们忽视。旅游审美价值研究是旅游市场向美学角度转型的铺垫;是对旅游资源进行前期开发、规划以及后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本文以古墙为例,简单介绍了中国各类典型的古墙,阐述了古墙的建筑艺术属性,它具有韵律之美、雕塑之美、结构之美、装饰之美、诗意之美。通过管窥古墙的艺术属性,探究古墙的旅游审美价值,力图增强人文旅游资源观光活动中的审美效果,提升观光旅游活动的理念和质量,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古墙 旅游 审美价值
  “墙”,作为中国独特的古建筑,人们更多地重视的是它本身的防御、隔断、封闭、挡风、保温、隔热、防火、防潮、隔音等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具有的象征意义和装饰性功能日渐突出。美学家叶朗认为“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墙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旅游美学价值值得我们去关注。建筑的艺术属性主要体现在它具有韵律之美、雕塑之美、结构之美、装饰之美、诗意之美。古墙的旅游审美价值主要就是通过建筑的艺术属性体现出来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古墙艺术属性的分析来探究它的旅游审美价值。
  一、古墙的概念和基本功能
  (一)古墙的概念
  墙作为中国常见的一种古建筑形式,在古代典籍中,墙有墉、垣、壁等称谓。《尔雅》:“墙,谓之墉。”《广雅》:“墉,垣墙也”。《说文解字》曰:“垣,墙也,从土。”“壁,垣也,从土。”“墙,垣蔽也。”
  (二)古墙的基本功能
  首先,墙是房屋的基础构造。《淮南子》云:“舜作室,筑墙茨屋”。其次,墙具有遮挡掩蔽的作用。《释名》:“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垣,援也。人所依阻以为援卫也。墉,容也。所以蔽隐形容也。”第三,因墙掩蔽的起源可以延伸到墙在古代的基本功能,它具有隐蔽屏障、自我保护、军事防御的作用。第四,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到了元代以后,墙的内涵更为丰富,它具备了界定和分割空间的功能,同时也是一种权利和文化的分界线。第五,墙也具有维护封建礼制规范的作用。在强化封建礼教的同时墙也展现出了它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不同建筑类型体现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艺术属性,散发着浓郁的艺术魅力。
  二、中国古墙的主要类型
  (一)城防之墙
  城防之墙包括中国古代修筑的城池的城墙和国之墙—长城。城墙是一个完整而强大的军事防御工事体系,它包括城门、敌楼、城垛、上马坡、藏军洞、马面、水关、瓮城、护城河、吊桥等。城墙是一座城市的军事屏障。长城是世界上最雄伟壮观的城墙,它大部分以砖石筑墙,砌在山峰脊梁险要之处,经过两千多年的修建,这道以秦长城为基础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达鸭绿江,蜿蜒一万二千七百多里。是人类史上举世罕见的工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二)宫庭之墙
  宫墙为皇宫的院墙,位于京城最里层,它高大、坚固、肃穆、凝重、神秘、壮观、瑰丽。自从宋代以后,一般墙体为朱墙,即粉饰为红色的墙;墙体顶上饰以黄色琉璃瓦,象征尊贵、权利和地位。墙之外植以花木,宫墙之上饰以诗文、非常精美的壁画和雕塑等。
  (三)园林之墙
  园墙是围合园林空间的构件。在园林中起划分内外范围、分隔内部空间和遮挡劣景的作用。园墙在墙体和设置上有其独特的地方。中国传统园林的墙,按材料和构造可分为版筑墙、乱石墙、磨砖墙、白粉墙等。分隔院落空间多用白粉墙,墙头配以青瓦。用白粉墙衬托山石、花卉,犹如一幅山水画,意境颇佳。园墙与水面之间宜用道路、石峰、花木点缀,景物映于墙面和水中,增加意趣。园墙的设置多与地形结合,平坦的地形多建成平墙,坡地和山地则就势建成阶梯状。为了避免单调,有的建成波浪型的云墙。划分内外范围的园墙内侧常用土山、花台、山石、树丛、游廊等把墙隐藏起来,使有限的空间产生无限的景观。精巧的园墙还可以装饰园景。在园墙上往往还有名人书法和绘画的遗迹。在园墙上还可设漏窗、洞门、空窗等,形成虚实对比和明暗对比的效果,并使墙面丰富多彩。
  (四)民居之墙
  这里阐述的民居之墙主要包括民居院落的围墙和以及和房屋一体的墙体。和其他墙体比较起来,它相对实用、简约、朴素。围墙墙体本身低矮,没有城墙和宫墙那么高;江南民居装饰一般为粉墙黑瓦,素洁雅致,没有宫墙那么华丽;墙体造型多以平直的线条形成方形院落(最为典型的就是传统四合院),当然也有圆形院落(福建客家土楼),没有园林墙造型那么独特。从房屋一体的墙体来说,墙分内墙和外墙。外墙为房屋周围的两面墙体和两侧的山墙,外墙主要是遮风挡雨,保温隔热;内墙为屋内隔间,起着分割空间的作用。民居墙还具有防火(安徽民居马头墙便具有这样的作用)、防潮、隔音等功能。民居之墙更多的在实现墙体本身的功能。此外,民居墙除了实现它基本的功能之外,同时也显露出它的装饰美化功能,最典型的就是民居建筑中的照壁。
  (五)寺庙之墙
  寺庙之墙比一般的民居之墙要高大,墙体往往粉饰为黄色,营造庄严、神秘和肃穆的佛陀世界的氛围。同时寺庙墙也起着划分寺庙不同功能区域的作用。寺庙墙体可以使用黄色并用琉璃瓦来装饰的做法都是皇帝特许的,因此它还暗含着中国古代社会对宗教文化的重视。
  三、中国古墙的旅游审美价值
  (一)古墙的韵律之美
  建筑具有韵律的美体现在它既是空间的艺术,又是时间的艺术,故被誉为“凝固的音乐”。中国各类古墙不同的造型体现着一种韵律之美,号称“国之墙”的万里长城像一条飘动的玉带,漫山飞舞,广漠升腾。园林之云墙似君子泛舟的碧波荡漾,如苏州狮子林的围墙便随山势起舞,与叠石化为一体。而园林之墙往往又紧随翠竹清泉,流水潺潺之音不绝于耳,加上云影水态,无疑谱写了一曲生动的乐章。徽州民居马头墙的抑扬顿挫等都体现了一种建筑艺术的韵律之美;园林古墙墙壁上的诗词、书法艺术本身就是一种音韵美和线条美,这无疑又增加了古墙的动感的韵律美的意象。   (二)古墙的雕塑之美
  中国建筑以曲线造型为特征,具有雕塑的美。这不仅表现在建筑物所附属的丰富的浮雕和雕塑陈列品,就是建筑物本身的轮廓和造型也具有这种雕塑的特性,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古墙的艺术属性因此凸显。
  古墙的砖雕工艺主要体现在民居建筑的古墙上。古墙雕塑之美,用砖雕可以做成贴墙的门脸和砖砌券脸的用料,其图案有画柱、垂柱、圭角、角云、兽座、捺花、龙头、宝顶、花雀替、牡丹花头、额枋、松竹梅、花草、须弥座、花柱、垂花门主柱、线枋花心、转头香草云、如意头、象鼻头、宝瓶等。槛墙下花砖,雕龙凤、背兽、箭靶、吻座、垂兽、兽座、戗兽、仙人;花窗有梅花窗、海棠花窗、草花园窗、线枋砖花窗、云子草、八角云等。花纹精美、清雅大方、手感温润细腻,色泽青中泛黄,尤如碧玉,透出温文素静的美感。砖雕一般出现在四家大宅的门墙、照壁、花园、天井之中。清代大户人家的门墙,便用砖雕做门饰,式样多变,有八角式、执圭式、莲瓣式、寿桃式、画屏卷轴式等,作为边门、腰门式样,曲尽其妙,成为明清民居建筑中最为雅致的装饰。在水磨砖门墙上,又在角花、过梁、门枋等处,雕刻镶嵌精致的砖雕。砖雕的故事内容有历史人物、戏曲故事、花鸟山水,工艺手法有浮雕和透雕,盛行于明清时期的北京、天津、安徽、江苏、山西等地。河南开封徐府街的山陕会馆砖雕照壁,正面透空砖雕人物、鸟兽、花果、博古,背面正中嵌石雕双龙戏珠,并且衬12条龙盘绕,整个会馆建筑的墙面、额枋都有砖雕、石雕、木雕,使得会所显得雍容华贵,是墙壁雕饰的代表之作。
  (三)古墙的结构之美
  建筑具有结构的美。建筑的美不仅表现在外部造型,而且也表现在内部空间。在这里,力学与美学难解难分。
  1.墙体结构设计之美
  无论是城防建筑的古墙还是民居建筑的墙体。古墙墙体结构本身的设计就体现着一种稳固、坚韧之美。宋李诫《营造法式》“筑墙之制─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其上斜收,比厚减半。若高增三尺,则厚加一尺;减亦如此之。凡露墙,每墙高一丈,则厚减高之半。其上面之广,比高五分之一。若高增一尺,其厚加三寸;减亦如之。”这种根据墙体高度而确定厚度的递减之法使得墙体结构类似梯形,再加上墙体外青砖包砌,则墙体更加坚固,无疑,体现中国人固有的内心审美观念。古墙墙体结构本身的设计还内蕴着儒家伦理道德之美。从古墙墙体的布局、方位、墙体大小、墙体构件、墙体装饰,都内蕴着着浓郁的的儒家伦理规范,强调尊卑有礼、长幼有序。
  2.墙的结构布局之美
  无论是皇家宫殿、寺庙、园林、民居、城堡等建筑,它的古墙整体结构布局主要以围合的形式体现,但无论哪种形式,它都融汇着古代儒家“天人合一”哲学观中的“天圆地方”思想,体现古墙结构中内蕴的儒家“和谐之美”。古代宫殿和达官贵族、富商的宅第是多重古墙围合起来的层层院落形成巨大的古建筑群体,庭院深深给人营造一种宏伟、幽静、神秘而又尊贵的审美意象,同时体现中国人内敛、含蓄、悠远的独特的审美趋向。
  古墙结构布局的设计重在起着界域和分割空间的作用,古墙可以作为国之界在山峦之间蜿蜒,作为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两种不同民族文明形态的界域;可以根据功能或身份、等级地位等划分宫廷、寺庙、民居不同区域,保护特有的权力和文化形态;同时在园林中还起着隔景、框景等作用,通过园林墙结构设计思想,将园林的景致进行单元分割,形成景象的层次感营造虚实相间、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的空间审美意境和“景中有画,画中有景”的审美图景。
  (四)古墙的装饰之美
  建筑具有装饰的美。建筑物的装饰犹如人的服饰。“人恃衣裳马恃鞍”,建筑亦然。
  1.古墙的色彩装饰之美
  从古墙装饰得的颜色来看,青砖粉墙是江南特色,透露着江南私家园林儒雅的文人气质;黄墙粉壁是佛陀世界,弥漫着宗教的神秘色彩;红墙朱紫是皇宫大内,散发着尊贵的皇家气派。宫墙之内饰以文人画、宫殿墙壁饰以金壁,《后汉书》记载琅琊王好宫室,墙壁饰以金银。《汉宫典职》“壁有粉壁、红壁、皓壁、琼壁、银壁”。
  2.古墙的题材装饰之美
  从古墙的装饰的壁画来看,汉代墓室的壁画反映了出行、宴舞、市井、天象等非常丰富的内容。刻画非常精美的画像砖和画像石内容亦很丰富,上至星象天文、历史人物,下至庖厨、农耕、狩猎生活等。南京西善桥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砖中嵇康弹琴、山涛饮酒、王戎持如意、向秀沉思、阮樾拨阮的人物形象,间隔以松、柳、银杏树木之间,表现东晋文人清淡与放达的思想情操。而宫墙壁画的内容就更为叹为观止,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绘。这些题材富有很强的装饰性,旨在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理想追求。
  3.古墙装饰美之经典—照壁
  照壁是古墙中最富有艺术性和装饰性的墙壁。照壁墙正对府宅大门,面临街坊,精美的雕花讲究的工艺使整个宅第显得富丽堂皇。宫廷、寺庙、府衙、宅邸均有照壁。皇家宫廷的照壁以琉璃九龙壁为最尊贵,是皇权的象征。其中以山西大同的九龙壁、北京故宫的九龙壁北京北海的九龙壁最为出名。山西大同的九龙壁由高大的须弥底座、壁身和斗拱、琉璃瓦顶三部分组成,壁面上九条巨龙飞舞在波涛云海之间,由正中正黄色的“坐龙”和其他紫、黑、白、青、绿龙组成,九条龙搏风弄雨、腾云驾雾使得整个壁面气势宏伟。北京北海的九龙壁则更为精美;故宫的九龙壁龙的造型玲珑精巧,别有情趣。但江南的民居和文人宅第的照壁则以古朴雅致为美。明代文人文震亨《长物志·照壁》“得文木如豆瓣楠之类为之,华而复雅,不则竟用素染,或金漆亦可。青紫及洒金描画,俱所最忌。亦不可用六,堂中可用一带,斋中则止中楹用之。有以夹纱窗或细格代之者,俱称俗品。”(卷一 室庐:照壁)
  (五)古墙的诗意之美
  建筑具有诗意的美。这主要体现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中。海德格尔那句所谓“诗意的栖居”几乎成了“后现代”建筑的座右铭。而园林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的“诗意”之美。明代计成所著《园冶》强调因景制宜,“得景随行”、“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把园林建筑和周围环境结合起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建筑整体的诗意之美。中国传统园林的墙,粉墙青瓦,又有山石、花木衬托,有山水画的意境;园墙和假山若即若离,玄妙莫测,有宗教神秘的意境;园墙与水面之间宜有道路、石峰、花木点缀,景致、墙面、水面,相映成趣。园墙的设置又与地形结合,多就势而起,宛若天成,勾勒出一幅和谐的自然美的景象,隐含着诗性的氛围和意象。
  中国古墙,从不同的审美角度展现着它内在的韵律之美、雕塑之美、结构之美、装饰之美和诗意之美的建筑艺术属性。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关注古墙,挖掘古墙的旅游审美价值,让关于古墙的旅游活动不是肤浅地停留在简单的“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活动层面,而是让旅游者更深层次地去审视和解读古建筑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旅游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水平,提高了旅游资源的品质和影响力,增强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凸显古墙的旅游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叶廷芳.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及展望[DB/OL].[2006-09-07]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4791055.html
  [2]说墙[M].济南:山尹文东画报出版社,2005.
  [3](宋)李诫.营造法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
  [4](明)文震亨.长物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铅字本.
  [5](明)计成.园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朱 王莹,女,(1978—),陕西乾县人,讲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旅游文化、明清社会经济史。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服务与管理教学部)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萧红,在20世纪30、40年代凭借独特的创造力,个性鲜明的女性化创作风格,继承发展了“五四文学”以来“人的文学”等原因为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而《呼兰河传》是最能体现萧红创造性的作品,本文将通过小说中独特的艺术结构、安静孤寂的笔调、诗意的悲剧风格、自由精神来论析《呼兰河传》是如何展现出“萧红”式的小說魅力。   关键词:抒情化结构 笔调 诗意悲剧 自由精神  现今,人们在谈
目的 探讨和评价经皮肝穿刺人路肝静脉腔内成形(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recanalization and ansioplaty of hepatic vein.PTRAHV)治疗肝静脉型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
目的:分析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来医院就诊的外科手术患者468例,采用回顾性分折,找出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有关的危险
企业的党建工作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因为这项工作不仅仅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有非常rn重要的意义。在新时期的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竞争
隆冬的早晨,空气中蒙着一层薄霜,像是给这个原本就富有传奇色彩的冬披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面纱。我匆匆下楼时,不经意间,竟从窗外看到了从层层阴云中透射而下的几缕阳光,阴云之上的太阳,光芒如此耀眼,只过半晌,便撕开云层,将一层仅存的薄雾,染得金灿灿,仿若佛陀降世。  沐浴在晨曦中,我仿佛沐浴在佛教的极乐世界里,不自主地回味着过去。  太阳一旦出来,便迅速占据山岗,丛林,以及这片水泥砌成的城。我走向远处,远处
【摘 要】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知识的培育则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于现代企业来说,知识的作用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但是从现阶段的企业知识管理成效看,企业知识管理的作用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企业在知识需求与知识管理现状上没有做到二者的衔接,文章主要以此为研究对象,实现在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的知识需求方面的考察,为企业的知识管理取得更大的效果贡献一定的力量。  【关键词
现今,美、欧、日出于本国切实利益考虑,开始将商业方法专利纳入到专利法保护的范畴,对于商业方法专利的可专利性都予以承认,并rn积极给于法律保护。为应对飞速发展的经济趋势,维护
竹叶刺破月亮  将银光洒进  软烟罗制的纱窗,  梁间的鹦鹉再吟不出  吴侬软语的诗句,  三月的燕子  明年是否还在这里筑巢?  秋窗,秋风,秋雨  秋愁结肠;  花冢,花锄,花囊,  花魂何方?  一株仙草的风露清愁,  归还到天上。  天尽处,香丘旁,  谁曾拾起,  被误剪的香囊,  化成灰的鲛纱?  竹叶刺破月亮,  将银光洒进  软烟罗制的纱窗,  梁间鹦鹉再吟不出  吴侬软语的诗句,
期刊
随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出台,我国不动产登记法律法规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我国不动产登记的立法,不能满足于行政rn法规的层面。应当继续制定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