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烤食品工艺学》课程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y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焙烤食品工艺学》是一门粮食再加工的集技术性、应用性及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目前在全国的多所大学都开设了这类课程,在该学科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培养一位焙烤技术相关的具有创新型的人才对于扩大焙烤食品的品类,推广焙烤食品的市场十分重要,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要在大学的课堂中为学生打好基础。
  关键词:焙烤食品;创新课堂;实践教学
  一、概述
  《焙烤食品工艺学》是粮食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以食品再加工為核心,重点讲述了面包,饼干及糕点一类食品的生产工艺和相关设备的使用维护,由于该专业与实际市场具有很高的接轨程度,非常适合推行国家提倡的将实践教学,创新教学融入大学课程的政策方针,因此探索推行创新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二、《焙烤食品工艺学》教学现状
  目前,在国家教育部的提倡下,一些设备先进,条件较好的学校已经开启了创新试点课程,但是教学现状仍然存在许多尚待改善的问题,首先便是推行试点课程的院校较少,大部分学校的《焙烤食品工艺学》课程仍然以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教学为主,学生缺乏实际的动手锻炼过程,很多想法都缺乏实践支持,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而其背后的原因与校方的资金不足,设备缺乏有着直接关系,另外,由于《焙烤食品工艺学》在我国的授课历史并不长久,尚未形成成熟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加上与《焙烤食品工艺学》相关的食品品类多,工艺总量大,因此还出现了课程不全,教学缺乏重点等问题。
  从数据方面来看,《焙烤食品工艺学》在我国正热门,根据开设了该课程的高校数据统计,每年都有20%~30%的学生在主修或者选修该课程,在实际学习中,很多人对于该课程的兴趣都是从无到有慢慢培养起来的,但是实际的设备不足让很多学生想要进行进一步学习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开发一种形式课堂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才显得越来越紧要。
  三、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1.强化实践化教学环节。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不能单单注重于理论,在教学中,多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走向社会,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教学前期,先掌握先辈们累积的实践经验,将其活学活用,做到了然于胸,在后期,可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为了加强同学们的动手积极性,相关专业老师可以将实践能力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并且在现场,专业老师应当给予及时指导并且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出合理积极的评价。
  2.引领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行动是思维的体现,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新颖的思维方式,大胆提问,大胆实施,即使是已经定式的方案,也可以提出质疑,比如制作面包,使用快速发酵法,一次发酵法,二次发酵法都是常用的模式,那么除了这些方法难道就没有其他方法吗?当然有,只有有很多学生都害怕失败,不敢实践,而老师就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从课程结构上来看,《焙烤食品工艺学》除了材料介绍知识外,其他知识基本都是生产工艺,成型技术,冷却技术,包装技术,装饰技术等多种技术性知识,涉及面包,饼干,糕点,甚至月饼在内的很多产品,在每个品类之下,又分很多小产品,这些小产品的生产工艺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所以在如此庞大的发挥空间下,学生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和创造空间,即使学生的创新不满足任何一个品类需求,它也可能带来一个全新的产品,所以拥有创新思维在焙烤食品行业中非常重要。
  3.重点教学,因材施教。目前,焙烤食品涉及的品类十分丰富,在众多品类的食品中,几乎不可能有学生对于每一类食品的加工工艺和制作流程都做到了然于胸,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长处和喜好展开重点教学,让一位学生在一条道路上走精了,才能开创属于自己的创新作品,而这正是创新实践课堂培养的终极目标,当然,即使是有着同样选择的学生,因为资质的不同和学习进度的差异也会遇到不同的难题,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从理论到实践以深入浅出的道理来解决这些难题。
  4.加强校外实践学习。要说到实践最好的场所,并不是在校园内,而是真正的社会中,在培养创新型教学的同时,还应当和周边的焙烤厂及加工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建立校园实践基地,同时实现校园到社会的平稳跨越,另外,高校也能担任厂商的研发者,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达到长期的稳定合作。
  为了实现稳定的合作,在初期,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对多个工厂进行参观,让学生了解到每个工厂的主要职能,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做出判断,选择自己期望的工厂进行重点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真实的生产流程,感受真实的市场环境,学习真实的企业文化,通过学校和企业的相互渗透,自然消除毕业季带来的社会恐惧感。
  5.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在传统的《焙烤食品工艺学》的课堂中,知识都以理论的工艺工序为主,除了很少的实践外,还缺乏的一项知识就是职业道德的培养,如果缺乏职业道德,那么即使学生拥有再好的专业技能也会失业,之后就更谈不上实践,所以说培养职业道德是实践课堂的最重要的一环是完全有道理的,为了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实践课程中,应当尽量做到规范化,完整化,从最初的整洁着装到平时细微的言语举止必须体现一位焙烤食品师的身份,还有团队合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作为一位专业的焙烤食品大师也因当有所涉猎。
  四、结束语
  实现创新性课堂的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弥补传统的课堂的动手能力不足,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出现脱轨的情况,如今在新模式的推行下,将会培养出一批有技术,有创新,有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完全达到市场的人才需求,这是学生的福音,是大学的福音,也是市场的福音。
  参考文献
  [1]李丽贤,朱珠.创建焙烤食品加工技术精品课程的探索[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6):86-88.
  [2]蔡智军.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证一体·双线融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5):3023-3025.
  [3]刘远洋,翟爱华,杨宏志.《焙烤食品工艺学》课程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204.
  项目基金:项目编号:SD170314。项目名称:应用型高校实验-实践-实习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构建-以“焙烤食品加工中心为例”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阅读能力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英语教学需要重点教学的内容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教师更加注重对于中考英语阅读成绩的提升,没有关注他们对阅读兴趣的激发,本文重点分析了现代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改进阅读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策略  初中阶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相关英语语法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是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的最佳
摘 要:“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本文以简单电子控制电路设计为例,从项目教学的基本设计方法、具体案例等方面介绍了项目教学的尝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项目教学;电路;通用技术  一、何谓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指由学生和教师通过共同完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实施需要学校与每一个老师发挥自身的力量,去融入生活中的元素,设计与开发适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课程体系。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出发,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两点点建议,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效途径  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作为其中一个亮点被越来
摘 要:新课程理念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标准,比起以往的传统教学,新课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在新课程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新课程理念已经成为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参考标准,本文就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要素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教学;教学资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只有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在初中阶段,是学生学
摘 要: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统一多方面的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五方面内容:历史唯物主义,时间空间观念,证实史料,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本文首先阐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内容,其次结合历史人物,阐述高中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并总结概括历史人物对高中生的影响以及对立德树人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育人功能  1
摘 要:“自学·议论·引导”是南通市启秀中学李庾南老师在1978年原创的中学数学教学法,在改变课堂生态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数学课堂嫁接“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法,在鼓励学生高效自学、真实议论和教师适当引导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自学·议论·引导”;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  一、“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概述  上个世纪7
摘 要:本文通过国内外动画表演的运用及发展概况的介绍,说明动画表演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展示动画表演是如何赋予一个动画角色性格、“生命”的,并结合动画作品《品质》阐述实际动画制作过程中动画表演的实用性。  关键词:三维动画;表演;动作捕捉;角色动画  一、什么是动画表演  在传统的概念中,表演的主体一直是真人演员,而动画影片的主体是动画角色,那么动画表演也就是动画角色的表演,是动画创作者在动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