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生活,延伸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E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导入生活,延伸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实施中有重要作用。教师应从生物学角度解答学生的一些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生活化教学 有效性探究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安排上,教师主要参考学生生活和思想进行设计,导入生活,延伸课堂,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1]。针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研究,要让学生不断进行生活模拟,超越现代生活,理解生物知识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生活化模式进行生物教学思考,拥有实践操作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有效性体现
  高中生物是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充分理解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将教材中的内容与现实中的实践内容联系起来。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时,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在知识点学习中,能够想到生活中的事物,增强趣味性。教师可以运用描述、想象等手段,为学生搭建熟悉的生活场景,将学生带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更有效地学习生物知识。
  教师在生物知识点的穿插设计中,要掌握一定规律,并联系生活的重要元素,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通过联想更好地掌握。高中生物的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有较密切的联系,生物的一些知识点来源于生活,也应回归到生活中。教师在为学生讲授生物知识时,要能够突破校园的界线,让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堂教学方法的生活化体现
  教师在生物教学的方法选择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生活是学生的基础,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生活的作用。教师选取的教学方法要能够获取学生的理解与支持,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较好地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学习生物知识,课外读物、电视等都是较好的途径。例如亚硝酸盐是生活中会提到的一种化学物质,针对这种物质的说法不同,有的学生说,食用亚硝酸盐会出现中毒,有的学生说很多食品的配料中都含有亚硝酸盐,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如亚硝酸盐能够制药。教师应为学生逐一讲解这些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并使其拥有正确认识。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
  在高中生物中,很多学生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社会焦点上,教师应大力支持这种教学方法,并选取特例联系生物知识进行讲解。例如前些年,全球出现的传染性甲型流感,教师要设计情境,找寻材料。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在关注这些事件的同时,能够在求知欲的驱使下更好地学习。
  三、课堂教学过程生活化体现
  首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活化的体现,能够较好地运用生活中的经验,更好地搭建学习平台。学生应将生物与生活中的具体内容联系起来,让学习更生活化。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联系生物知识和实际问题,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2]。
  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入生活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例如在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食品,这些食品的配料表上,都拥有蛋白质的含量,然后从蛋白质的排序上分析,说明蛋白质的作用及地位。在学习《植物激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携带一些水果,仔细品尝一下,看看同样的水果在不同的季节食用有什么不同。这样有趣的问答,能够活跃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是运用生活的话题进行新课导入,让学生更好地关注生活,能够在学习中产生浓厚兴趣。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能够最快接受到最准确的信息。学生在注意力集中的氛围中,认真体验生活,运用思维,并在教师的带动下,进入教学情境,增强学习动力。
  四、课后延伸途径生活化
  高中生物课后,学生也应善于使用生物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让学生更贴近生活。教师应多为学生举办课外活动,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熟练掌握生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使课堂内容得到较好的延伸,锻炼自身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实际生活中,糖尿病人要严格控制自身的饮食,这些食物不仅是含有糖分的食品,而且包括米饭和面食等。这些现象都可以运用生物学的知识进行解答,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糖类的范围及种类。学生也会联想到《通过激素的调节》的内容,然后学生之间探讨内环境的稳态问题,对糖尿病有更深刻的理解,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使用生活素材的过程中,要注意生活现象问题化,由此引起学生的注意。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具有生物学知识,教师要将这些地方问题化,引起学生的注意,愿意分析和研究。
  五、结语
  在生活化模式的实施中,教师要掌握高中生物新课标的要求,重点设计生物课堂内容,帮助学生解决课内的难点与重點,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孙庆兴.例谈在课程基地进行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2015(10):34-35.
  [2]王玉科.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15(76):143-144.
其他文献
地方性课程的开发与运用,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家乡地理环境的认识,而且能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促进地理教师的成长。我校地理教研组申报了河北省“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秦皇岛市高中地理“地方性课程”的开发研究》并展开了研究,本文即科研任务之一。  一、课程分析及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属地方性校本课程,是一堂理论与地方实践相结合的研
摘 要: 作者以《树和喜鹊》一课为例,从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平衡,做出“教”与“不教”的抉择,处理简略与详尽的矛盾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儿童本位”阅读教学的心得,旨在尊重儿童学习需求的同时,努力提高儿童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 儿童本位 阅读教学 教学案例  一、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平衡  在“语用”的背景下,一些语文教师走入了一个误区,即“谈内容色变”,将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课文的表
摘 要: 略读课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静观课堂,教师由于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定位不清,措施不力,略读教学中“置之度外”、“若即若离”、“难以割舍”等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徘徊不前。如何提高略读课文的教学效率,让略读成为提高阅读能力的演练场?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举例阐述略读课文教学的切入点与教学策略,在“领会略读课文的编写意图、把握‘略’的程度、注重后继学习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生活教育理念对于现今的教育依然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学习他的教育理论能真切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现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中的体会。  一、创造教育  所谓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其中,“六大解放”思想使我印象深刻。  1.解放儿童的头脑  比如我组织的一节美术活动:涂色“气球”、“小熊”、“汽车”三样玩具,三十几个孩子涂出三十几种
摘 要: 在法学第二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当地民众的实际生活出发,尤其要注重从少数民族习惯法中找到与国家法的契合点,将国家法与习惯法完美结合,总结出法律宣传的材料利用寒暑假进行法律宣传,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积极性,又为当地培养更多实用的法律人才,加快依法治国进程。  关键词: 法学 第二课堂教学 法治宣传员  为了推进依法治疆、依法治国进程,在法学第二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当地民众的生活
摘 要: 到目前为止,一般普通高中,学生进入高三阶段就按成绩进行分班。对于分到普通班学生而言,数学成绩普遍偏低,从而影响高考成绩,很多普通班学生都上不了本科。针对这一状况,如何组织“有效性”复习,大面积提高数学高考成绩,就成为高三数学老师迫在眉睫的事情。作者运用了“新式分层递进法”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试验,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关键词: 新式分层递进法 按“度”分层 知识分层  所谓“新式分层递进数学
摘 要: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目,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因此化学知识的教育教学必须从实际做起,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展开别开生面的生动的化学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白化学的生活属性,才能让知识由深入浅,由难转易,使学生真正理解艰涩的化学原理,了解化学世界的奥秘,使知识为我所用。高中化学教学,我们可以尝试充分运用化学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将化学教学活动积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
摘 要: 本文以安徽某高职高专学校A校为例,提出在学校本位下,通过提供更多挂职锻炼的机会、拓展国际合作渠道等五种途径促进外语类教师发展,形成地方、学校、教师三位一体的良性发展模式。  关键词: 学校本位 外语教师发展 途径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对教师发展概念的界定  教师发展(teachers development)这一术语是在教师培训(teachers training)和教师教育(
摘 要: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特点学生较难理解,将微课、多媒体课件、模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逐个突破重要点,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 减数分裂 微课资源 模型  一、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是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中的第一节,这部分内容不仅是遗传与进化的重点内容,而且是整个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之一[1]。它是继有丝分裂
摘 要: 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因为教学模式、教师固有知识及教学理念、学生思维的定势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作者结合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实践,结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复习课,谈谈如何打破思维定势,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关键词: 中学历史 思维定势 单元复习  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因为教学模式、教师固有知识及教学理念、学生思维的定势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笔者结合高中历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