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度对铁盐稳定化砷、锑污染土特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岩土力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tong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实度是影响铁盐稳定化砷(As)、锑(Sb)污染土环境岩土工程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测定不同压实度铁盐稳定剂(PFSC)稳定化As、Sb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UCS)、As和Sb浸出浓度、渗透系数kw,研究了压实度对PFSC稳定化As、Sb污染土环境岩土工程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工业CT扫描、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明确了稳定化土微观孔隙特征、元素价态随压实度的变化规律.As的浸出浓度随着压实度的提高先降低后略微上升,压实度为93%时,As的浸出浓度最低;Sb的浸出浓度随着压实度的提高而降低,压实度大于85%后趋于平稳.压实度由75%提高至96%,稳定化土UCS由4.26 kPa增大至43.78 kPa.压实度由80%提高至96%,稳定化土kw由1.33× 10-7 m/s降低至2.81x10-9 m/s.工业CT扫描结果表明,随着压实度的提高,土体逐渐紧实,土体孔隙度由7.54%降低至5.30%.As、Sb和Fe的XPS分析结果表明,压实度增高促使As(V)、Sb(V)和Fe(Ⅲ)分别向As(Ⅲ)、Sb(Ⅲ)和Fe(Ⅱ)转化.揭示PFSC稳定化As、Sb污染土环境岩土工程特性参数随压实度的变化规律,能够为PFSC稳定化As、Sb污染土的工程应用和施工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红黏土易失水收缩开裂,不仅降低了其整体强度,还为雨水入渗提供了通道,加剧了其承载能力的弱化.因此,如何抑制红黏土收缩,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纳米氧化硅颗粒尺寸极其细小,隶属纳米范畴.充分发挥纳米氧化硅的尺寸优势,以期纳米氧化硅微粒能够进入红黏土团粒内,抵抗红黏土的失水收缩行为.为此,选用不同干质量掺入比(纳米氧化硅:红黏土分别为0∶100、2∶100、3.5∶100、5∶100、6.5∶100),将纳米氧化硅混入红黏土后压实成型(干密度1.44 g/cm3和1.46 g/cm3).比较压实红黏土-纳米氧化硅
罗汉坝水库位于乌蒙山自然保护区中心位置,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对罗汉坝水库定点采集水样,利用显微镜对藻类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罗汉坝水库藻类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显著,分布有藻类植物6门26科62属204种(含变种).?根据藻类种类和个体数等统计分析,表明罗汉坝水体属于贫营养型,为清洁水体.?该研究结果填补了该区域藻类植物资源研究的不足,为该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及水质监测提供可靠数据和理论依据.
近年来,工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的修复研究成为热点.运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联合吸附材料对锌铅复合重金属污染土进行固化/稳定化的修复,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毒性浸出试验,评价处理前后污染土的固化效果与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结合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检测手段,揭示MICP技术处理锌铅重金属污染土的修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ICP技术对锌铅重金属污染土进行固化/稳定化之后,可以有效降低污染土中有害重金属的浸出性.当矿化时间为10 d时,试样无侧限
开展陈化污泥渗透特性研究对于填埋库污泥脱水减量作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选取了8种不同陈化条件下的污泥,开展了压缩排水试验,测定了陈化污泥上清液中可溶性有机物含量和类型,以及陈化污泥聚合体粒径分布与滤液的Zeta电位,并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研究了陈化污泥各物理化学特性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表明,随着上清液中可溶性有机物含量的减少、相对腐质化程度的增高与滤液Zeta电位绝对值的增大,陈化污泥的可渗透性增大.同时,当陈化污泥聚合体趋于稳定和粒径增大时,包裹在聚合体中的有机物不易释放到上清液中,陈化污泥可渗透性增大.
脂氧合酶-5(5-LOX)是炎症反应中的关键酶之一,其中目前以其作为炎症治疗靶点的上市药物大多有肝毒性、半衰期短等不足之处,因此新型的5-LOX抑制剂的开发十分有必要性.?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发现传统药物资源木姜子属植物中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于是进一步采用分子对接与药效团模型的虚拟筛选方式,对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35个木脂素类分子均有较好的匹配度,其中32号、33号化合物在两种筛选方式中都有较高的打分结果,且靶点蛋白结合模式与阳性对照齐留通(zileuton)有较高的相似度.?研究结果
为了研究二氧化碳基增强型地热系统核心及邻近区域中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作用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了纯ScCO2与干燥花岗岩作用,ScCO2、水蒸气与干燥花岗岩作用,ScCO2与在水中浸泡了24 h后的花岗岩作用3种试验条件,每种试验条件下均开展了210、240、270℃温度下的试验.对ScCO2作用后的岩样以及一个未经处理的对比样先后开展纵波波速测试以及单轴压缩试验,获得了岩石的纵波波速、单轴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纵波波速试验结果表明,在上述3种试验条件下,花岗岩样的波速会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降低
随季节性变化的冻融循环作用对土体结构有显著的影响.为降低盐渍土对环境温度的敏感性并将其应用于工程中,提出以石灰、粉煤灰和改性聚乙烯醇(MPA)为固化材料的联合固化方法.先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UCS)和微观扫描试验评价固化效果,构建固化材料的参数范围,再将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与正交试验相结合,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明确最佳组合参数.结果 表明:石灰+粉煤灰+MPA联合固化有助于提高盐渍土的强度,联合固化盐渍土的UCS为1130.25 kPa,是盐渍土(218 kPa)的5.18倍;联合固化盐渍土的冻融强
利用广义积分变换法推导了非等温条件下污染物在压实黏土衬垫中的运移解析解.所提出的解析解考虑了分子扩散、对流、吸附和热扩散的耦合效应,并考虑了压实黏土的渗透系数、分布系数和有效扩散系数3个参数随温度的变化.通过与热扩散试验结果、已有的解析解和基于COMSOL软件的数值模型的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解析解.利用经过验证的解析解,研究了非等温环境以及压实黏土的渗透系数、有效扩散系数和分布系数3个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对甲苯在压实黏土衬垫系统中迁移的影响.结果 表明,非等温环境以及压实黏土的渗透系数、有效扩散系数和分布系数
以湖北省鄂州市庙岭镇的红黏土为研究对象,以化学选择溶解法结合淋溶作用为处理手段,将原状土样中的游离氧化铁按梯度去除,获得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碳酸氢钠(DCB)溶液淋溶时间与除铁率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淋溶时间对红黏土物理力学特性及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DCB溶液淋溶时间与除铁率相关性较强,除铁率与时间呈先快速增长后逐渐稳定的关系.由于游离氧化铁在土颗粒间主要起胶结作用,故淋溶时间对红黏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有较大影响.随着淋溶时间的增长,黏粒与胶粒含量逐渐增大,耐热性小幅提升,无侧限抗压强度显著减
浆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扩散路径对渗透扩散范围和注浆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以分形特征与宾汉姆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运动方程为基础,揭示了考虑扩散路径的宾汉姆流体渗透注浆机制,并利用团队前期开展的渗透注浆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多孔介质孔隙率、宾汉姆水泥浆液水灰比、多孔介质渗透系数、注浆压力、地下水压力等对扩散半径的影响变化规律.同时,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平台,采用计算机编程技术二次开发得到了考虑扩散路径的宾汉姆流体渗透注浆机制的渗透注浆三维数值模拟程序,并以此开展了宾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