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中医认识嬗变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被感染了非时不正之气而五脏受毒的狂犬咬伤,是狂犬病的病因.病机为瘀热在里.中医对狂犬病临床表现的认识,经历了从隋唐时期的狂犬咬人、人即现狂犬症状,到明清时期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的认识嬗变.对狂犬病的发病诊断、疗效和预后的判定,在很多方面符合现代传染病学对该病的认识.重视对狂犬病患者被咬伤口的清洗,并经历了从口吮到水洗,进而用具有消毒作用的生甘草、小便清洗的嬗变.治疗上实现了从单方专药为主,向复方为主的嬗变.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HIV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的严重肝毒性反应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并观察病人的特征和开始治疗第一周期间并用其它药物的影响.方法:观察1992.1.1至2004.12.31期间转至六
肠三叶因子(TFF3)是一种在全小肠和大肠上皮分布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对肠粘膜损伤有再生和修复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在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可能在促进肿瘤生长方面发挥作
背景:传染性肺结核的治疗成功能减少结核的扩散和耐多药性的发生.目的:探索与治疗成功痰阳性肺结核有关的因素.设计:研究使用一个基于人口的回顾性队列设计,确认为居住在台湾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renal stones. Methods Between April 1999 and June 2006, 60 patients presented to our department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通过与其特异受体VEGFR-1、VEGFR-2、VEGFR-3等结合,在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始动一系列级联反应,从而发挥多样的生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use of the GlideScope in comparison with direct laryngoscopy for elective surgical patients requiring tracheal intubation. Methods: T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等穴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胃粘膜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艾灸促进胃粘膜损伤修复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束缚对照组、模型组
为了探索七年制牙周病学实验课教学模式,将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一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实验组则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的病案讨论教学法.结果 表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SI)治疗高原地区心病患者(CHD)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了2001年7月—2005年7月接受SI治疗的181CHD患者临床资料,各例均以标准方法冠状动脉造影
钙离子颉颃剂(CCB)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心血管药物,在国内广泛应用,现已成为中老年抗高血压的一线用药.钙离子颉颃剂除了有确切的降压效应以外,也是心绞痛、心律失常、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