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视角,品历史情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0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在我校亲任校长,通过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深入学习,指出了其在初中历史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和必要性,并结合作者本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在初中历史学教学中实践应用“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初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102-01
  陶行知先生作为我校的老校长,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思想,至今依然是我校校训,对我们影响深刻。但是,我觉得使我受益最大的还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这一理论。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精华。他主张: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教、学、做合一”的理论集中在“做”字上。
  “教、学、做合一”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做”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育目标而由师生共同进行的活动,师生在做的过程中,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教师也会从学生那里获取一些新知识和经验。这就是“教学相长”。
  “做”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在理论和实践中架起了一座桥,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良方。
  “教、学、做合一”这一理论对历史教学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和指导性意义,在历史教学中只要恰当应用,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做合一”是“真教”“实学”。陶行知先生1945年为广东百候中学撰写的校歌中有两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里说的“教人求真”,也就是教学生求得真知识,真道德、真本领;这里说的“学做真人”,也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真本领的人。把陶行知先生的做法熔入我个人的教学,在开设市级公开课《人类迈入“电器时代”》中,在讲完课,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请大家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和创新用合理的想象,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于是,有的同学便用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1879年发明耐用碳丝灯泡后用贝尔发明的有线电话说:‘热烈祝贺莱特兄弟的飞机在1903年试飞成功。’德国的西门子坐在有轨电车上遇见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卡尔·本茨正在把内燃机装在自己的1885年制造的汽车上。意大利人马可尼把老美和小德的发明和创造用无线电报发给了对方。”
  这样,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就多,既检查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二,“教、学、做合一”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知识应该是一条流动着的溪,是一口喷涌而出的泉。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丰富知识,扩大视野,增加“内存”,善于总结、反思,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过去,我是用多讲有趣的故事,以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经过实践,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而应该把“拓展教学内容”的着眼点,放在怎样更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上。因此我常常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材料,用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
  例如,在学习“鉴真东渡”这一内容时,我介绍了日本友人长屋王为扬州鉴真纪念馆的题联“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样学生既理解了鉴真东渡的原因及辛苦,又知道了鉴真恩比“风月”,节操“同天”,中日两国衣一带水,源源流长,同风共月的关系。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只要求学生机械式的去背更容易,要好的多。也就是说,只要教师“做”好了,学生便好“做”了。
  第三,“教、学、做合一”能使教学过程充满和谐、融洽气氛,改善师生关系。
  我在教“西安事变”这一课内容时,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为什么不把他杀了反而放了?”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对这件事很感兴趣,我当众表扬了该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围绕“蒋介石究竟该杀还是该放”“怎样解决西安事变”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有的同学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應该杀。有的同学反驳:蒋介石的确该死,但当时日本侵略,形势复杂,如果释放蒋介石,更有利于各方抗日力量……同学们各抒己见,据理力争,有的同学还联系《西安事变》这部电影加以引证,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时我引导同学们从教材出发,分析当时复杂形式,分析当时杀蒋介石与放蒋介石的厉害关系,让学生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站在全民族利益的立场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以和平方式解决而告终。通过讨论,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的政策有了深刻了解和认识。通过这件事,使我认识到:遇到敢于提出自己问题的学生,不要一棍子打死,而是要进行鼓励,同时因势利导,使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教师要“做”,学生更要“做”,以此达到“教、学、做合一”,这样才会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
  陶行知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教、学、做合一”,只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以它为指导,不断学习这一理论,勤与思考,认真总结,善于运用,初中历史教学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6-1.
  [2]《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落实首都教育大会精神,促进历史教学实践创新》,来源:北京教育科研网,2006-3-11.
  [4]《河南教研》中学版,2013年第21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商务谈判实践教学改革,论述了如何完善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体系,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以及如何在教学目标、内容、模式上全面体现国际商务谈判的课程改革与创新,并从完善专业课程设置,整合课程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对国际商务谈判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 实践教学 创
期刊
【摘要】伯恩斯坦教育知识编码理论提出整合课程的思想,并提出由集合向整合的过程反映了一种改变权力控制原则的愿望。新课改中综合课程的设置是社会各方利益博弈的一个结果,有助于打破部分权力阶层的知识垄断,加速知识的融合。综合课程的设置同时也是师生角色重建的过程,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建构。  【关键词】整合课程 综合课程 社会控制 权力关系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Abstract】Body language is a part of our culture,but not all body language means the same thing in different culture.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ways of making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So in orde
期刊
【摘要】在校研究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教学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实践环节,开展并实施科研创新活动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对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应用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以期进一步提高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创业能力 应用型 材料化学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O6-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摘要】在药事管理学的小班教学中尝试了CBL、PBL及TBL三维一体的教学方式,为中心的讨论学习法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关键词】三维一体 药事管理学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35-01  药事管理学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药事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
期刊
【中圖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50-01  所谓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中无法或没必要进行精确计算和判断时所采用的大致推测。估算要以培养学生对计算或测量的结果能有概括性、整体性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要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推理,能够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关注这类问题的解决,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
期刊
周卜颐教授早年分别求学于原苏工专、原中央大学和美国,1950 年回国后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建筑和建筑教育的发展,以其前瞻性的视野汲取国内外经验,审视中国建筑发展困境,思考中国建筑时代性与地域性的发展路径,为中国建筑理论和教育作出巨大贡献。但中国建筑界关于周卜颐教授的相关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研究周卜颐教授的学术思想为主题,以期能以自己的研究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对周卜颐教授学术思想的系统研究做些微薄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华中地区建筑教育发展的研究。
  本文在大量阅读了相关文献、搜集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
木廊桥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现已成为稀缺的传统建筑遗产。作为中国现存木廊桥的组成部分之一,鄂西南木廊桥因其分布区域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构成而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本研究通过不同层面和多角度的分析,尝试对鄂西南木廊桥建筑文化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本研究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展开。
  第一层次: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分析影响鄂西南木廊桥产生与发展的自然和人文背景。
  第二层次:通过田野调查,统计并分析鄂西南现存木廊桥状况,总结出鄂西南木廊桥的大致特征,并且以桥跨结构为依据从统计得到的23座木廊桥中筛选出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86-01  2016年全国课标卷I适用于河北、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及广东九个省区,其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依然遵循义务教育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体现高考选拔性的功能,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特点,深化“一点四面”的考查,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91-01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计算能力作为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计算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数学能力,要迅速、准确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抓好算理、算法的并用。算理是计算过程中的解释,是指计算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是解决为什么这样计算的问题。算理为计算提供了正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