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处分制度探析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e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务处分制度的宗旨在于依法惩治公职人员违法行为,引导公职人员依法、公正、合理地行使公权力,具有惩戒、教育、整肃吏治等功能.政务处分制度的基本要素包括政务处分主体、对象、情形、方式、程序等.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监察法》《政务处分法》《监察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逐步实施,政务处分制度日趋完善,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步:突出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权威;注重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创新政务处分程序,追求程序正义;多措并举,依法保护公职人员合法权益.
其他文献
从学术史角度来看,学界对1940—197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性别叙事,存在四种批评范式,分别是:1942—1976年的“阶级解放论范式”、1980年代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范式”、1990年代的“后现代-历史主义范式”、新世纪以来的“本土-多元化范式”.这四种范式各自有其成就与偏失.审视其学术史脉络,不难发现这些范式存在着形象建构固化、研究格局狭窄、研究路径模式化等诸多问题.要破除当前的研究迷局,需要进行学术范式的更新,以本土化导向、跨学科方法、价值中立态度构建新的学术范式,还原妇女问题的复杂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涉台部分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深刻揭示了台湾前途命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科学回答了如何推进祖国统一的时代命题,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主导两岸关系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坚强决心.江苏是对台工作大省,我们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铭记使命,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在新的赶考路上奋力谱写苏台融合发展新篇章.
期刊
近年来,合肥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争先进位,形成了极具吸引力、竞争力的台商“投资洼地”.合台经贸交流越来越密切,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保护台胞合法权益的工作任务也随之加重,呈现出涉事类型多元化、权益区域集中化、民生问题凸显化、涉地问题比重高、突发问题影响多、协调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对此,合肥市台办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积极创新,依法依规扎实开展台湾同胞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积极构建良好的“引台、助台、兴台”投资环境.
期刊
信访的本源和实质是一个权利问题,但其权利概念及其主张,却不能置于个人权利和公民权范畴上来理解.从权利观念史的角度看,信访不仅以历史文化传统为价值基础,也以现代政党国家体制为制度条件.信访的文化解释则试图从历史和现实的内在连贯性上把制度(结构)与文化(价值)关联起来,关注信访制度或信访过程后面的权利观念的根据和意义,一方面要证明信访所揭示的传统权利观念是一种并不一定会随着传统国家的现代转型而解体的关于人类行为的价值体系,另一方面要辨识信访制度或信访过程后面的权利观念的历史文化特性、理论基础和现代制度意义.
碳中和已成为指导我国发展的纲领性目标,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碳排放量.因此,基于2000—2017年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西藏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面板分位数STIRPAT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分位数水平下人均GDP、人口数量、能源强度、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大气十条”政策对于碳排放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促进碳排放方面,人均GDP、能源强度和人口数量的影响系数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系数较小;而“大气十条”政策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但影响系数较小.更重要的是
人才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注重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要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
期刊
研究旨在检验核心自我评价与内外倾性在上行社会比较对社交焦虑影响中的作用.以547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上行社会比较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核心自我评价对社交焦虑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核心自我评价在上行社会比较与社交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内外倾性在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相对而言,外倾个体的核心自我评价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作用会更强.
9月25日,“梅香两岸·京韵传情”两岸青少年京剧文化线上交流会,暨“青云邀约·畅享未来”苏台青年云分享会在梅兰芳纪念馆举行,两岸京剧名家、泰台两地京剧票友、青年学生以梅派京剧为纽带,相聚在线,交流中国京剧技艺,共叙两岸同胞情谊.
期刊
在后殖民全球化的语境之下,后殖民理论中有一股强劲的本土(地方、土著、原住民等)身份认同话语思潮,它们常常拒斥由西方发动的支配性的全球化进程,张扬本土性、地方性的身份认同.在这方面进行了最为深入复杂而全面的理论探讨的是德里克.德里克是在对于“土著主义意识形态”及典型后殖民理论的“杂交”论的双重批判的复杂脉络中展开他的本土地域身份认同观念话语的.德里克的“本土历史主义”具有两个维度:一是相对于全球化支配性语境的本土认同及其本土抵抗,二是相对于泛滥“杂交”现实的对于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它是一种“批判的本土主义”,
20世纪90年代是西方文论问题集中呈现的阶段,这一时期由于新的社会文化现象更迭加速以及固有观念不断受到质疑,不仅文学研究的范式发生了转移,同时对包括"经典"在内的问题的论争也持续不断,其中尤以美国学界最具代表性."经典"问题作为文学研究领域持续关注的焦点之一,既涉及人们对文本"经典"性的阶段性认知,又与文化秩序的改变等因素密不可分.美国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带来了文学理论范式的剧烈冲突,形成90年代关于"经典"的论争,因为文化转向不仅是研究视角的改变,更是文学观念之间的博弈,受制于时代思想语境和社会体制.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