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刻葫芦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6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刻葫芦是一门诞生于兰州,而后风靡全国的民间技艺。从清末到今天短短100多年间,兰州刻葫芦不仅赢得了全国各地民众的喜爱,而且传向了世界各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兰州文化大使”。
  葫芦在民间谐音于“福禄”,加之葫芦多籽,在民间往往象征着多子多福。同时,民间传说伏羲和女娲遇到大洪水时,躲在一个大葫芦中才得以逃生。故此,在民间,葫芦也是健康长寿的象征。
  兰州刻葫芦始见于清光绪年间。民间传言,当时有个姓王的裁缝最先开始在葫芦上进行雕刻。王裁缝在工作之余喜欢写写画画,于是就找了一些兰州特有的“鸡蛋葫芦”进行雕刻。鸡蛋葫芦外表呈土黄色,光滑圆润,形状椭圆,如鸡蛋般大小。起初,王裁缝尝试在鸡蛋葫芦上雕刻兰花之类的花花草草,未曾想却受到人们的喜爱,于是人们开始效仿这种刻葫芦的技艺。
  到了民国初年,民间艺人来银娃、王洪儒(有人考证叫王鸿平)在葫芦上雕刻刀马人物和戏剧脸谱,并且进行销售,这是兰州刻葫芦的起步阶段。
  也就在此时,一位叫李文斋的秀才出现了,他对兰州刻葫芦产生了深远影响。李文斋本来是一位秀才,清末废除了科举制度,秀才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李文斋为了谋生,便钻研起葫芦雕刻。李文斋饱读诗书,他雕刻的主要内容自然也离不开他熟悉的“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及各类掌故。他刻的葫芦完全套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尤其讲究线条。因此,他雕出的葫芦大受文化人的喜欢,兰州刻葫芦自此成为文人雅士的案头把玩之物,也就是现在收藏界说的“文房清玩”。然而,这样一位“葫芦大师”的结局却异常凄惨。民国时,兰州警察局长沈觐康让李文斋刻葫芦,但却不愿意掏钱,结果被拒绝。不久,李文斋就被警察以“私贩大烟”的罪名逮捕入狱,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死于非命,年仅50多岁。这段情节在甘肃省话剧院排练的话剧《兰州老街》中给予了充分的表现,成为旧时代民间艺人遭遇的一个缩影。
  1914年,安徽人张广建控制了甘肃政局。在张广建的倡导下,兰州刻葫芦开始逐渐走出兰州,成为甘肃官员进京办事的见面礼,并进一步成为官僚士绅互相馈赠的礼品。
  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兰州刻葫芦的创作和发展,也成为兰州刻葫芦腾飞的一个契机。
  市场的看好也逐渐带活了民间艺人。上世纪40年代,兰州刻葫芦涌现出了阮光宇、王德山、王云山、陈唯一等高手,这些人和他们的传人基本上构成了今天兰州刻葫芦的艺人分布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刻葫芦从民间单人摸索,开始转向了集体研究创新。1954年,成立了兰州市特种工艺美术社,专门从事刻葫芦的制作。1959年,兰州刻葫芦首次出口海外,行销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年出口量达1100多件。“文革”期间,兰州刻葫芦受到了严重摧残,80年代初才又渐渐恢复了生机。此时,兰州刻葫芦艺人再次走向民间,许多人开始离开单位,自己下海创业。
  时至今日,兰州已涌现出了一大批手艺高超的民间艺人。老一辈的艺人有阮文辉以及已经去世的陈唯一等人,年轻的有陈红、张红、齐鸿鸣、王小弟、吕崇辉、张伟厚、齐鸿枫等人。
  其中阮文辉创造了针、刀并举,用刻、铲、刮、磨相结合的技法来表现勾勒、点剁、渲染、皴擦等中国画的画法,进一步丰富了兰州刻葫芦的表现手法。张红和齐鸿鸣是年轻一代葫芦艺人中的佼佼者,张红长于线刻,而齐鸿鸣则在面刻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葫芦创作中率先采用了“点雕”的方法,用轻重浓淡不同的点来展现物体的远近高低。
  从雕刻手法上来说,现在的兰州刻葫芦有两种形式,最流行的一种是白描,就是用线条在葫芦表面上勾勒出各种山水、花卉和人物,再涂上墨,让线条的走向充分地显示勾出的画面,业内称之为“描写”。其二是镂空,这种技法使用的比较少,主要用在蛐蛐罐上,究其原因,是受葫芦自身的条件所限制。业内都不赞成在葫芦上打眼,因为葫芦的自然状态被打破后,非常容易摔碎。如果到了南方,非常容易生霉菌感染,不易保存。
  葫芦是自然的产物,形态各异,有的清秀,有的平稳,有的富态,有的厚重。在雕刻葫芦时,民间艺人根据视觉效果,辅之以相应的内容,比较饱-满的葫芦上雕刻喜庆内容,如《百子图》、《欢天喜地》等;比较清秀的葫芦上雕刻仕女等内容,如《金陵十二钗》等;有些葫芦长得比较小巧,吉祥如意的内容就比较适合;有些形状比较独特的就适合雕刻佛教题材,如疙瘩葫芦上雕刻的《五百罗汉》。
  一个好的匠人往往可以因林使雕,把中国文人画的清雅和自然结合在一起,人工技巧和自然造化巧妙结合,巧夺天工。
  发展到今天,兰州刻葫芦基本上形成了线刻、素描、点雕三种表现方式,一些民间艺人更是触类旁通,充分发挥葫芦的线条,把国画的工笔和写意融合进去,赋予葫芦以强大的文化感染力和表现力。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01-2012-12我院收治的79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患者在常规对症治
[摘要]党项族是古羌族的一支,唐初酋长拓跋赤辞率众归附,居夏州。宋咸平五年迁灵州,建政权。天圣六年(1023),首领李元昊率兵击败甘州回鹘,置镇夷郡,设宣化府。1038年元昊称帝,建都兴庆府。至1227年被成吉思汗攻灭为止,西夏统治甘州正好是200年。党项人首领崇尚汉文化,统治期间大量翻译儒家经典,以教其贵族子弟。设文思院,搜罗各种工匠,发展手工业,他们炼铁、锻铠甲,也曾设立铸钱机构,模仿汉人铸造
锁孔入路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原则符合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发展要求[1],越来越多的被神经外科医生接受并使用,眉弓锁孔入路结合门镜效应和颅底外科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
将文物标本通过适当的形式进行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手段。陈列展览固然重要,陈列展览中的文物保护问题同样不可忽视。本文针对陈展文物
[摘要]“燕”与“雁”很早就进入了文学创作之中,经长久反复运用后获得了固定性的情感指向,作为稳定的所指形成了诗语的意象结构。本文分析了“燕”与“雁”这两个诗语意象的形成、固定及丰富。  [关键词]燕;雁;诗语意象  [中图分类号]H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2-0085-03    作为自然界中常见的鸟类,“燕”与“雁”很早就进入了文学创作中。且经人们
[摘要]自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打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南线和北线,北线过黄河的渡口就在靖远境内。由于走的路线不固定,因而在靖远境内形成了几个比较大的渡口,它们是鹯阴古渡、虎豹口渡口、索桥古渡、乌兰津与白卜渡。本文对这些古渡口的具体位置以及丝绸之路的具体过河路线进行了考证,以期揭开历史的迷雾。  [关键词]靖远;黄河古流口;路线  [中图分类号]K928.79[文
塔河油藏属于大型碳酸盐岩裂缝和岩溶缝洞型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研究其井间连通类型可以为后期注水开发奠定基础,并且是进一步提高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井间连通类型的研究主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本院于2011-10—2012-10住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