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短跑运动员速度素质练习

来源 :科教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对短跑运动员来讲,速度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三种形式。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故本文就影响速度素质予以分析,以便在运动训练中采取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速度能力。
  关键词: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61-01
  
  1、反应速度的练习
  
  反应速度的练习包括简单反应速度和复杂反应速度的练习。简单反应速度练习的特点是通过练习尽量缩短感觉(视,听,触)动作反应的时间。复杂反应速度练习的特点是尽量缩短感觉(视,听,触)中枢分析选择判断动作反应的时间。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简单反应速度往往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肌肉组织的准备状态,动作技术的掌握程度,时间特征的感受与辨别能力,遗传因素等的制约。如果要把简单反应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就必须针对上述原因(除遗传因素)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手段。
  1.1 完整练习
  利用已经掌握的完整的单个动作或组合动作,尽可能快地对突然出现的信号或突然改变的信号做出应答反应,以提高反应能力。例如,反复完成蹲踞式起跑,这种信号反应的完整练习,在运动员初级水平阶段作用比较明显。
  1.2 分解练习
  分解练习是相对完整练习而言的,就是分解回答反应的动作,使之处于较容易或更加简单的条件,提高分解动作的速度来提高简单反应速度。由于简单动作反应是通过具体的,有目的的运动动作及其组合来完成的,因此采用分解练习能充分利用动作速度向简单反应速度转移效果。
  1.3 变换练习
  通过改变练习的形式让运动员在变化的情况下完成练习。改变练习的形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改变对刺激信号的接收形式,如由视觉接收的刺激信号改变成听觉触觉的形式。第二,改变回答反应的动作形式。利用变换练习,既能有效地提高人体各感受器的功能和缩短简单反应的时间,又能提高练习积极性避免兴奋不必要的扩散,提高训练的效果。
  
   2、动作速度的练习
  
   动作速度寓于具体的动作之中。在动作速度的练习中,专项要求不同,动作速度练习的任务和内容也有区别,因此,动作速度和动作技术的完善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动作速度的培养,必须通过技术水平的巩固与提高,以及有关身体素质的发展才能实现。
  2.1 完善技术练习
  动作速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完善的动作技术,因为动作幅度大小、工作距离长短、工作时间多少以及动作的方向、角度与部位等都与动作速度大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其次,在技术练习中,人体协调性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2 利用助力练习
  指在动作速度练习中,利用外界自然条件的助力和人为因素的助力来发展动作速度。外界自然条件的助力是指利用风的方向,短跑运动员顺风跑。这种方法对提高动作速率即经济又有效。人工因素的助力可分为机械助力和人为助力,不论哪一种助力形式,运用时都应循序渐进。
  2.3 利用后效作用练习
  利用动作加速和器械重量变化而获得的后效作用来提高动作速度。如利用下坡跑可获得加速的后效作用,这种后效作用的产生取决于负荷的大小和随后减轻的情况,以及练习重量的重复次数和不同重量的练习交换次数与比例。
  2.4 改变要求练习
  可以通过降低练习难度,缩短练习时间或改变练习条件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动作速度,例如跨栏跑时可缩短栏间距、降低栏架,投掷项目可减轻器械重量,这是通过降低难度促使学生最快地完成动作。当然也可以增加练习难度,提高动作速度。
  2.5 创设比赛练习法
  主要是通过比赛的形式,制造紧张气氛,进行对抗练习。在动作练习中采用比赛练习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延缓疲劳出现,使人体有可能完成大强度的速度练习。达到提高动作速度的效果。
  
   3、位移速度的练习
  
   位移速度在某种意义上可看成是一种人体综合的运动能力。位移速度的快慢不仅和动作技术水平有关,而且和力量、柔韧、速度耐力以及协调性的发展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把位移速度看成是动作速度、速度耐力与意志力的组合。
  3.1 力量练习
  力量练习是提高位移速度的基本方法之一。力量水平特别是爆发力水平的提高对位移速度的提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力量练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力量练习时,以提高速度力量为主,通常是强调负重力量练习的速度,力争快速完成。(2)注意采用极限和次极限负荷强度,以提高快肌纤维的功能。练习的次数与组数不宜过多。(3)通过力量练习提高肌肉、韧带的坚韧性,防止在速度训练中受伤。(4)多做一些超等长的力量练习以提高肌肉收缩时的快速力量。
  3.2 重复练习
  是指以一定的速度,多次重复一定距离的练习。这种方法对提高人体在快速移动中克服各种内外阻力以及速度耐力十分重要。采用重复练习时要重视以下问题。(1)练习强度:是提高运动员快速移动能力的主导因素。(2)间歇安排。应以运动员机体相对得到恢复为标准。(3)练习的重复次数与组数。(4)在重复练习中,肌肉在极限强度负荷下完成最快的收缩功能,容易疲劳,恢复较慢。大量的材料表明,放松能力对速度运动项目的影响越来越大。
  3.3 步频、步幅练习。
  步频和步幅是影响位移速度的两个主要因素。尤其是步频受肌纤维类型和神经活动灵活性制约,步幅受腿的长度、柔韧性、后蹬技术力量的制约。因此,对有一定训练水平的运动员,主要是通过提高步幅来提高移动速度。
  综上所述,提高短跑成绩的因素有很多,但速度素质能力的训练却是最重要的,所以在短跑运动项目的训练中,尤其在跑道训练课中,我们白始至终都应围绕速度能力这个核心来训练,以此来提高运动员的短跑速度。
  
  参考文献:
  [1]王汝英《运动训练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05
  [2]邓树勋《运动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
其他文献
摘要:在篮球比赛中,队员之间协防能力决定了全队的防守质量,全队的协防能力越强,就越能破坏对方的进攻配合,影响投篮命中率。本文针对高校篮球队在防守配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篮球;协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56-01    1、前 言    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防守技战
摘 要 由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的特殊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教育难度非常大。因此,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规律方法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问题。  关键词 教育规律 舆论导向 制度规范    目前,在我国中等教育结构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例已近1:1,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
摘要:中学体育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化课上面而忽略了体育课的学习,导致这方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要从多角度考虑采取相应的方法提高中学生的体育兴趣。  关键词:中学体育;体育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57-01    中学体育教育是小学体育教育的继续和延伸
职高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但由于职高学生生源的原因,呈现出基础差、行为习惯差、厌学情绪浓等现象,每个班里都存在一些学困生,这些学生不想学习,不会学习。学生的厌学必然导致违纪现象的发生,表现为迟到、早退、旷课、课上不听讲、考试作弊、打架、斗殴、人身伤害等。这无疑会造成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加大。经常能够听到有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素质差、难教,课堂纪律难以维持、课堂教学无法实施等等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的大环境下,国人开始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予以关注,并针对我国造价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结合实际教学中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
摘 要 本文结合职业教育实际,分析几个影响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与后进生形成之间的关系,探索学校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职高 后进生 成因 教育转化    中职学生厌学是一种普遍现象,值得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它不仅给职业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造成很大困难,而且也是导致职中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那么如何帮助这些学生摆脱学习中的困境,使他们由要我学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