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80末”教师不断步入教师行列,作为新教师,“80末”教师有其明显的优势条件,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主要研究了“80末”教师的特点结合,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培养策略。
关键词:“80末”教师;优势条件;培养策略
“80末”曾被称作“垮掉的一代”“自私的一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80末”的看法也逐渐改变,这样的改变是来自于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一大批用行动证明自己的“80末”。在高中教育领域里,“80末”教师渐渐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为高中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80末”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遇上出生在知识经济飞速变革时代的“90后”高中生,其表现出了开放的观念和独立的个性。如何高效利用“80末”教师的优势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策略是当今教育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80末”教师优势条件分析
在教学方法上,“80末”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具有活力,甚至说很时尚,这些都是“90后”高中生更愿意接受的,这就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施。除此之外,“80末”与“90后”年龄差距小、代沟小,且生长的时代背景相似,接触到的社会文化因素相同,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存在很多的共同语言。“80末”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教育教学中与“90后”高中生产生共鸣,从而顺利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在课堂教学上,由于“80末”教师对电脑操控能力较强,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频率比其他老教师要高,采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新探索,也为课堂教学改革展示了开阔的前景。“80末”教师更善于使用网络搜集有效的资料,配合课本进行教学,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更密切,能够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课后交流上,“80末”教师大多会利用网络聊天工具QQ、微信、MSN等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使得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高中生可以更好地向哥哥姐姐般的“80末”教师请教问题,或者倾诉自己在生活中、个人感情上的问题。因为在网络上,有一定的私密性,学生倍感安全,容易说心里话,这样教师更有可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及时对不足的方面提出建议。
二、“80末”教师存在的问题分析
1.备课效率低,耗时长
备课是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由于入职时间短,对教材、教学目标的理解不深,“80末”教师普遍备课耗时多于普通教师,甚至要花费普通教师两倍的时间。
2.课堂驾驭能力不强
课堂驾驭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职业素养之一,其中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传授、对课堂氛围的营造、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保障,但“80末”教师教学技能不成熟,很难掌握课堂教学的规律,忽视课堂生成对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他们虽然激情洋溢,但是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往往会使他们无力组织有效的课堂。“90后”的高中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强,有些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知识甚至超过教师,加上他们敢想敢问,所以当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突然的进攻时,始料不及且毫无准备的“80末”教师往往会答不上来,从而造成课堂尴尬。
三、强化培训建设,构建有利于“80末”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的培训体系
教师的职业技能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专家的引领、同事的互助合作、各种培训活动,都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加油站。针对“80末”教师的特点,在培训形式上,宜采取集中培训、分组研讨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中培训时,应采取专家讲座、名师交流、课堂观摩、问题研讨、外出参观等多种方式,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知识渗透和活动参与相结合,加强现场互动,充分激发“80末”教师思考、交流的激情。在分散培训中,可采用推荐阅读书目、写教育博客、举办阅读沙龙等方式,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自身加强学习和知识积累,坚持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年代,知识更新速度快,作为知识传授者的“80末”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才能跟上知识更新的脚步。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是“80末”教师最明智的积累方式。此外,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成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和改进得来的。“80末”教师更应通过教学反思的方式,加强理性思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弥补不足,不断进步,最终达到为学科教学服务的目的。
总之,“80末”教师作为目前教育事业的新鲜血液,是学校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新动力。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引导和自身发展提高的鞭策下,“80末”教师必将成熟并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使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
关键词:“80末”教师;优势条件;培养策略
“80末”曾被称作“垮掉的一代”“自私的一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80末”的看法也逐渐改变,这样的改变是来自于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一大批用行动证明自己的“80末”。在高中教育领域里,“80末”教师渐渐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为高中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80末”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遇上出生在知识经济飞速变革时代的“90后”高中生,其表现出了开放的观念和独立的个性。如何高效利用“80末”教师的优势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策略是当今教育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80末”教师优势条件分析
在教学方法上,“80末”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具有活力,甚至说很时尚,这些都是“90后”高中生更愿意接受的,这就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施。除此之外,“80末”与“90后”年龄差距小、代沟小,且生长的时代背景相似,接触到的社会文化因素相同,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存在很多的共同语言。“80末”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教育教学中与“90后”高中生产生共鸣,从而顺利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在课堂教学上,由于“80末”教师对电脑操控能力较强,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频率比其他老教师要高,采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新探索,也为课堂教学改革展示了开阔的前景。“80末”教师更善于使用网络搜集有效的资料,配合课本进行教学,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更密切,能够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课后交流上,“80末”教师大多会利用网络聊天工具QQ、微信、MSN等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使得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高中生可以更好地向哥哥姐姐般的“80末”教师请教问题,或者倾诉自己在生活中、个人感情上的问题。因为在网络上,有一定的私密性,学生倍感安全,容易说心里话,这样教师更有可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及时对不足的方面提出建议。
二、“80末”教师存在的问题分析
1.备课效率低,耗时长
备课是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由于入职时间短,对教材、教学目标的理解不深,“80末”教师普遍备课耗时多于普通教师,甚至要花费普通教师两倍的时间。
2.课堂驾驭能力不强
课堂驾驭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职业素养之一,其中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传授、对课堂氛围的营造、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保障,但“80末”教师教学技能不成熟,很难掌握课堂教学的规律,忽视课堂生成对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他们虽然激情洋溢,但是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往往会使他们无力组织有效的课堂。“90后”的高中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强,有些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知识甚至超过教师,加上他们敢想敢问,所以当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突然的进攻时,始料不及且毫无准备的“80末”教师往往会答不上来,从而造成课堂尴尬。
三、强化培训建设,构建有利于“80末”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的培训体系
教师的职业技能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专家的引领、同事的互助合作、各种培训活动,都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加油站。针对“80末”教师的特点,在培训形式上,宜采取集中培训、分组研讨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中培训时,应采取专家讲座、名师交流、课堂观摩、问题研讨、外出参观等多种方式,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知识渗透和活动参与相结合,加强现场互动,充分激发“80末”教师思考、交流的激情。在分散培训中,可采用推荐阅读书目、写教育博客、举办阅读沙龙等方式,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自身加强学习和知识积累,坚持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年代,知识更新速度快,作为知识传授者的“80末”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才能跟上知识更新的脚步。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是“80末”教师最明智的积累方式。此外,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成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和改进得来的。“80末”教师更应通过教学反思的方式,加强理性思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弥补不足,不断进步,最终达到为学科教学服务的目的。
总之,“80末”教师作为目前教育事业的新鲜血液,是学校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新动力。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引导和自身发展提高的鞭策下,“80末”教师必将成熟并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使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