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一个主观概念,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从国内外现有文献看,学界多是从评价维度、提升策略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而对其由来、内涵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作为一个主观概念,首先需要梳理它的来龙去脉,然后以“同龄(等)劳动力”作为参照系,以满意度作为评判依据,明确其内涵范畴与特征,最后以高等教育收益率作为衡量满意度的依据,将满意度细分为“价值薪酬、泛专业对口率、发展空间、稳定性和工作环境”等测评维度.这样,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范畴才能更加清晰,据此探寻其可操作性提升路径也会更加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