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的应用解剖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经血管灌注后观测10例尸颅的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及其毗邻与血供.结果: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与海绵窦上段背侧紧
【机 构】
:
宁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南通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的应用解剖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经血管灌注后观测10例尸颅的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及其毗邻与血供.结果: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与海绵窦上段背侧紧邻海马钩回,内侧与视交叉、后交通动脉毗邻,外上与脉络膜前动脉相邻,腹侧紧贴鞍背突.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80%未见神经外营养血管,可见20%后交通动脉发出1~2根分支进入神经.结论: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毗邻结构复杂,滋养血管细小;在海绵窦上缘手术时,应特别注意辨认和保护动眼神经.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皮肤鳞癌(SSCC)组织芯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的表达与p53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了90例皮肤鳞癌组织芯片中VE
目的:探讨红花抗缺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D幼鼠常压缺氧模型,测定红花对缺氧耐力的影响,并观察幼鼠经40min窒息缺氧后复氧24h、48h脑组织中的NO含量变化及红花对其影响
本实验以E.coliO157免疫产蛋鸡,经四次免疫获得高免特异性卵黄抗体IgY,并以108~109CFU/ml灭活E.coliO157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抗E.coliO157卵黄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酶标兔抗
随着高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知识化发展的趋势,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改变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讲授模式,加强对大学英语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