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笏消夏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gu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日炎炎似火烧,在酷热难耐的天气里,今人的避暑妙招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可是,在古代,没有电,用不了风扇和空调,怎么办?其实,永远不要低估先人的智慧,面对窗外铺天盖地的暑气,他们的办法多着呢。
  讲鬼故事以消夏。讲鬼故事怎么消夏?在清朝,纪晓岚曾著有《滦阳消夏录》,中间记述的各种鬼故事,让人读来,后脊梁骨冒冷汗,暑气早已被抛之脑后,甚至会起一身鸡皮疙瘩。据传,当年末代皇帝溥仪就被老太监吓得两股战战,足见皇宫也用此招消夏,况乎民间?
  听水泉以消夏。从听觉上消夏,实属闻所未闻,在北京恭王府有一座假山,当年和珅就曾在夏日里坐在假山中,让人在假山上淋水,听着潺潺的水流声,内心的暑气一驱而散。这种意念上的消夏方式,似乎很有一套。
  竹笏消夏。在蘇州一座明朝的老宅子里,一处主人寝室,有两片竹板格外引人注意。讲解员问所有游客,你们知道这两片竹板的用途吗?众人皆摇头。讲解员解释说,这家主人是个出了名的守财奴,到了夏日,不愿意买竹床,就让人把自己上朝时所用的竹笏拿来,垫在身下,以求消暑。
  枕石漱流消夏。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魏晋时期,那个时候,高士做事自成高格,消夏方式也与众不同。炎炎夏日,他们就让人给自己做了一只青条石枕头,置于颈下,青石凉意悠然,可谓消暑妙招。漱流,简而言之是喝山泉水,或者理解为用山泉水煮茗,自然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湖心饮酒消夏。湖水波光粼粼,清风徐来,自然清爽,再饮一些甜酒,可谓内外皆清凉。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是日(六月六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恣眠柳影,饱挹荷香,散发披襟,浮瓜沉李,或酌酒以狂歌,或围棋而垂钓,游情寓意,不一而足。”周密的《武林旧事》还记载了夜游:“盖入夏则游船不复入里湖,多占蒲深柳密宽凉之地,披襟钓水,月上始还。或好事者则敞大舫,设蕲簟,高枕取凉,栉发快浴,惟取适意。或留宿湖心,竟夕而归。”不知道古人这样彻夜不归,还饮酒,是否会担心安全问题,估计是结伴而行,互为照应吧。
  移居北窗消夏。这是比较讨巧的做法,夏日,南窗晒得多热呀!这时候,不妨移床。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中说道:“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古人的消夏妙招何其多,总之,不能改变世界,就要改变自己。古人的消夏录,也可以看成思维的开垦术。
其他文献
墙是最常见的建筑。按照材质的不同,能分出很多种类,比如我所知道的篱笆墙、土墙、砖墙、青石墙……在南方,墙的样式似乎更多,是因为当地人懂得装饰,把墙变成了一种风景。  一面白墙,总觉单调,从上面倾泻下绿色瀑布似的爬山虎,这墙就有了生机和灵动;镂空的黛瓦墙略显沉闷,贴着墙壁,错落有致地悬挂几个花盆,里面盛开着粉红淡黄的小花,这墙便从古朴中散发出浪漫的气息。即使是一段被岁月年轮碾压出斑驳痕迹的青石古墙,
民警简介民警大徐,2002年入警,东关派出所现行队队长。十年特警生涯,练就过硬本领,五年基层历练,处理各种警情、打击现行犯罪,铲除罪恶,守护正义。从警十几年,先后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济南市劳动模范”。
5月28日,由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2021“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10位“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亮相现场。他们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艰苦奋斗、攻坚攀峰,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是山东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
最近,我发现街边宣传栏上、电视上,总能出现“减税降费”的字眼,十分好奇。因为妈妈说过,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用来建学校、修路,可现在怎么要“减”了呢?于是,我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儿,拿起本子进行了采访。采访对象一:我的妈妈—基层税务干部。“妈妈,什么是减税降费,为什么要减啊?”
期刊
期刊
在星系穿梭宇宙的一生中,很可能会与其他星系相遇,而其中一些最终会在相互之间引力的作用下,并合形成新的星系,一些并合星系会经历数十亿年的成长过程。但对另一些而言,并合会触发一些最终阻止恒星形成的物理过程,导致星系过早地凋亡。人工智能助力研究当两个星系并合时。
冥河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地名,指存在于地狱的河流。传说中,冥河的河水有剧毒,要想通过冥河,必须要依靠冥界的船只,否则只能葬身河水。如果说在我们生活的这颗星球上真的存在冥河,那一定是纳特龙湖。  纳特龙湖拥有一个致命的秘密——高碱度的湖水,它可以使落入其中的生命体石化,成为一座雕像,永远定格为自己生前最后一刻的样子。在希腊神话中,蛇发女妖美杜莎拥有使人石化的能力,任何看到过她面容的人都会化为石头,这
乡村民宿旅游开发能有效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运用田野调查法及访谈法,以温州泰顺畲族左溪村和竹里村为例,分析其民宿旅游经营现状及其产业发展难题,结合乡村振兴发展要求,提出“民宿+”的乡村民宿旅游开发路径:“民宿+生态环境”、“民宿+文化传承”、“民宿+运动休闲”、“民宿+健康养老”、“民宿+产业融合”。
“活到头——才能嚼完那苦涩的艾蒿”,这是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句。  艾蒿的生命历程,自始至终都演绎着朴素的辩证。荒郊的野草、时令节气的本草、辟邪的神物、上天惠赐的草药、端午节的关键元素,这一个个身份与标签让平凡的艾蒿充满了神话色彩,为这草根植物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构成扑朔迷离的“艾文化”。其伴随了人类几个世纪,续写着和光同尘、和谐共生的传奇。  艾蒿是有灵性的植物。它生于隐逸的荒郊,却有着入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