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物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策略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13296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的思想观念下催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达到以下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术态度和科学道德。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涵
  
  研究具有发展功能与创造价值,在提倡主体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今天,从知识发生与研究发生的角度,用研究的观点和方法改造传统的课程,形成研究性学习课程,改变传统的“知识本位”。
  研究性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探究。与传统的课程行为系统结构相比,学生主动地探究,通过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自己的发展。
  
  二、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1.学习内容
  生物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选择的内容可以是生物教学中的选题,也可以是生物学实践和生活中的选题。(1)生物教学中的选题有:细胞方面——形形色色的细胞、细胞内的膜结构、癌症是怎么一回事。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克隆动物、双胚胎研究。遗传和变异:基因与遗传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2)生物学实践和生活中的选题有:生活与健康——免疫功能与健康;眼睛与眼镜、艾滋病、血型与献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植物与绿化、温室效应、酸雨现象。社会聚焦——人口问题、环境污染、资源与节能。科技——现代生物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电子心脏起搏器、生物芯片技术。
  2.方法与程序
  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一般有:(1)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2)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考察、运用有关的理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3)实验法:借助有关的实验,分析有关数据,寻找答案。
  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程序一般为:课题确定──方案形成──实施操作──成果总结。每个阶段教师的作用,实际上都是分别围绕如何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如何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如何将方案转化为实际操作、如何总结并表现成果这四个问题细化。
  课题确定之前,组织学生学习听讲座、讲科研的基本方法,请有关专家讲科研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明确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1)课题确定阶段,即酝酿题目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酝酿研究专题。(2)方案形成阶段。课题确定以后,要论证课题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就要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研究题目需运用哪些知识,已学习了什么,需收集什么;二是需用哪些仪器设备,考察什么项目等;三是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是什么,可操作性如何,然后确定具体操作步骤。(3)实践操作阶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成小组,按照(2)中的操作步骤进行具体操作实践。(4)成果总结阶段。操作完毕写出结题报告后,还要根据研究的全过程写出研究论文或口头报告材料,以阐明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生物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研究性学习强调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能够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并能制订研究方案。要实现大纲要求,应加强“确定研究课题、制订研究计划、选择研究方法、撰写研究报告”等四方面的训练。
  (1)确立研究课题。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对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自然界、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实际问题,尝试通过不同的途径,发现并选择自己所关注的、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确定研究课题时,应注意:第一,研究范围不能过大。要选择其中研究意义重大,与科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或者对自己最感兴趣、最熟悉、最容易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其次,必须考虑课题的科学根据、研究价值和现实可行性。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还要考虑自己是否具备观察、测试、实验的条件;选择那些常被人忽视而又有重要意义的事物来进行探索研究。最后,确定研究课题的名称。
  (2)制订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即研究计划,它提供一个具体的工作框架,明确你的工作目标,控制你的学习过程,但可视情况调整。研究方案就是回答了要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了什么?具体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目的意义或价值、研究可行性分析、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活动所需的条件、研究进度、预期成果及表达交流形式等。具体方案还要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有不同要求和侧重点。
  ①实验方案要明确实验目标和内容(做什么),确定实验原理(理论上怎样做,供选择的途径),收集相关实验资料(为何这样做,选最佳途径),选择实验方法(准备怎样做),落实实验用品(仪器设备、药品等),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步骤、现象、数据记录等),安排实验时间,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和评价(做得怎样)。
  ②调查方案要确定好调查的内容、对象、方式。如采用野外观察法调查,还应包括调查时间、调查路线等。调查的内容要明确调查什么、调查内容可从哪几方面入手、你想获得哪些调查指标;调查的对象要明确向谁进行调查(根据调查内容确定)、调查限定在一个什么范围内;调查方式要明确是访问、座谈、测验、问卷调查?是普遍调查还是抽样调查?怎样抽取样本和抽取多少样本?
  (3)选择研究方法
  ①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利用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干预研究对象,使某种事件或现象在有利于观察的条件下发生或重演,从而获得科学事实,探究自然规律的研究方法。生物科学实验探究是学生课外探究身边科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②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社会、人类有关的问题和现象进行调查,了解某一方面的情况,找出其中的联系和发展趋势,更深刻认识调查的问题和现象。调查是一种较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通过自己的思考,确定调查目的、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利用适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并加以记录、整理、分析、统计,得出有关结论。在调查中,调查者常常通过发放通知调查表、参观、实地考察(野外考察)、个别访问、随机采访等形式进行。
  ③观察研究法。观察研究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在自然条件下”是指观察者对自然现象不加控制,不施以人为影响。“一定目的”是指观察总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带有明确的任务、目的和观察对象。观察法的一般步骤: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内容、选择观察方法、实施观察、整理观察资料、分析观察结果、撰写观察报告。
  ④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是对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中找出事物本质属性,获得对事物及现象的正确认识。文献研究法的一般步骤:确定问题、搜集资料、处理资料、得出结论。
  (4)交流研究成果。当课题研究即将结束时,需选择一种最能反映研究成果水平的表现形式进行交流。研究成果交流方式主要有论文答辩、报告会、成果展览、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
  课题展示介绍提纲包括绪论、要证明的主要观点、观点内容、例子(数据或证据)、与其他观点的联系、结论总结、回答听众的提问。绪论包括课题名称及其内涵界定、课题组成员和指导教师、课题研究时间、课题研究方向和要解决的问题等;要证明的主要观点,逐一阐述;总结反思整个研究过程,主要是没能解决的问题(原因)、还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责任编辑孙海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
由于受当代西方某些教学理论的影响,我国学校普遍对语法课重视不够,语法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是教材更新太慢,教材内容老化教材跟不上语言发展的潮流,也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老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改进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以国外先进的语言学和教学理论为指导,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基本摆脱了传统方法的束缚,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语法教学依然囿于传统的规则讲解加笔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而作业的改革必须“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如果用传统的教学理论视野,将很难找到有意义的突破口。新课程改革亟待新型作业模式的生成。    一、新价值观下的作业模式    1.作业的实施由集中专制走向自由民主。作业的目的、内容、方法并非对所有的学生都是相同的,每个学生对作业都有着独特的需要、独特的目的。学生身心不同,作
针对三浮陀螺仪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作温度标定方法精度低、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浮子运动趋势拐点"作为判据的工作温度标定方法。首先对三浮陀螺仪磁悬浮标定温度进行可
鄱阳湖滨沙地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沙地。研究采用经过筛选的土壤转换函数(PTFs)比较分析了鄱阳湖滨沙地4种主要植被类型(刺槐、湿地松、蔓荆子和自然荒草地植被)土壤的有效持水量,旨在为南方湖滨沙地生态植被恢复提供土壤水分评价方法参考,也为更好地评价不同植被类型的沙地生态恢复模式效应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通过统计检验,Rawls模型的ME和RMSE值分别为0.005 8,0.001 0,显示其较Saxton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的非线性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散PID神经元网络(PIDNN)控制方法。首先通过牛顿-欧拉方程建立了四旋翼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其次,提出了一种嵌套控制器,内环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