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栽培的“七巧”措施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370724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巧选地块 黄花菜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由于具有喜温光、好湿润、畏酸碱、怕粘渍的特性,故栽植地要选择土壤呈中性或微酸性、质地疏松不粘重、团粒结构好、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地块,如较肥沃的村宅四周平地、菜园地等。
   2.巧取种苗 黄花菜属无性繁殖、丛生作物。产量与品种密切相关,在同等条件和管理水平下,晚花品种与早花品种相比,晚花品种宿根大、根芽壮,芽株花莛多、花蕾多、粗重,产量高、品质佳。为此,种苗宜选用5~6年生的苗株健壮、苗丛有足够单株数的大丛宿根。移栽时,须选择晴朗天气,将黄花菜宿根挖起,用小刀将宿根切割成6~8片(每芽1片)单株,而后剪去肉质根,方可入穴栽种,以保证早发根、多长芽、高产、稳产。
  3.巧择栽期 黄花菜生长最适气温为15℃~30℃,根芽分生组织活跃,终年都可生长。因此,除盛苗期至采摘期,为了获取经济产量而不宜取苗栽植外,其余时段均可取苗栽种。为了确保挖取壮株健芽、促其早花高产,取苗栽种最好选择在采摘后至“冬苗”前的10月间,或“冬苗”排芽后的3~4月份挖取宿根分株入栽为好。
  4.巧布密度 黄花菜增产靠群体效应,要合理密植,过稀过密均不宜。套种于菜园的,由于土壤较肥沃,又种于其他作物行间,故宜采用双行或三行排列,行距80cm、穴距40~50cm,每亩挖1600~2000穴,每穴栽宿根单株3~5片即可。
  5.巧施肥料 黄花菜生育周期为1年,所以要施足肥料。对新植园,不论是春栽或秋栽,都要开大穴、挖深穴,施足基肥,每40穴施腐熟猪牛粪50kg、复合肥1kg。基肥要与穴土拌匀,并于穴内撒上一层薄土,然后把种苗栽置于穴中薄土上,再盖上3~4cm表土覆蔸,以利苗株早成活、早起苗、不伤根。
  6.巧管园水 花菜喜湿润,干旱或渍水对黄花菜植株生长和花蕾的形成都不利,要保持园地湿润。新植移栽期,需维持土壤持水量70%~80%,干旱时应及时浇水。畦沟积水后要及时排水。
  7.巧治病虫 为害黄花菜的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叶枯病、锈病和黄花蚜虫、黄花红蜘蛛等。其中发生最为普遍、为害最大的是叶斑病和黄花蚜虫。一旦发现叶斑病,要及时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要做到叶面、叶背都喷上,隔一周再喷一次。对发生此病的园地,不论病情轻重,到花蕾采收完毕,都要及时割叶培土,并将割下的叶片集中烧毁,消灭病菌。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民营企业以其特有的活力.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总量规模扩大、涉及领域不断拓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竞争能力逐步增强的特点。逐渐成为
从供给端、需求端和制度建构端三个维度看,市场、客户与成本结构性错配,导致效率分化、效用分散,增加了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度;属性、规模与用资特征综合性叠加,导致信用分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真理逻辑在二十一世纪东方大国绽放其耀眼光芒的“大国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基于马克思主义之魂,发
秋大豆浙秋豆3号播种期与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早播稀植可以显著提高单株实粒数,在早播情况下,即使密植对每荚实粒数的影响也不明显,早播稀植能极显著或显著地提高单株粒重;迟播
对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的时间认定,应从正当防卫权的正当化根基着手。我国防卫权正当化根基应从法益保护视角展开,将其概述为防卫人为保护合法法益,被允许在不法侵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