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伦理生命 升华作文品格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m_j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要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这种伦理,反对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这种伦理否定这些分别,因为评判生物中何者较有普遍妥当性所根据的标准,是以人类对于生物亲疏远近的观感为出发点的。”史怀哲深邃的思想与振聋发聩的呼喊的确能激荡同学们。可是就语文课而言,如果仅仅是激发了同学们的思索,仍还有几个问题亟待解决:思索是否能持续,思索能不能变成行动,行动是否能提高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
  语文课虽然因学科本身的特点而带有思想教育的功能,但是语文课毕竟不是思想政治课,它的本质还是要落到语言的感知、习得、运用上来。如何将《我的呼吁》这一以思想为亮点的文章与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联系起来?我认为作文是一条结实而美丽的纽带。
  众所周知,作文是思维的表达,一篇优秀的习作必定有深刻的思想与生动的语言。因为种种原因,本应是同学们学习作文的两点目标反成为制约他们写作发展的瓶颈。无数专家、老师为此付出了巨大而艰辛的努力,从道理到技巧,从批改到讲评,只要是关于写作无一不围绕它们展开,过程漫长,收效却微,甚至走上了盲目多读多练的虚无路线。史怀哲的思想或许能为我们漫漫夜路点一盏明灯。
  一、用生命的眼光点亮思维的明灯。
  作文既然是思维的表达,那么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维状态的问题。因受众多的限制,大多数同学的思维状态是平常,甚至庸常的。看到的和大家一样,想到的也和大家一样,个性总是小小的星火,在茫茫人海中难以燎原。我们为什么不能改变?史怀哲的一声呼吁给了我们提示:既然我们要反对以人类对于生物亲疏远近的观感为出发点来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观念,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所有的生物当作自己周围的人来看待,再引申一点,我们为什么不把万物当作自己周围的人来看待?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任何东西都有生命……一切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的确,一个准备或正在处于写作状态的人应当立即将自己的思维调整到这样一个状态:相信万物有灵。
  这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观点。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泰利斯等人认为:世界万事万物充满“精灵”,具有生命、感觉和思维能力。中国先秦著名思想家庄子的齐物论也有相似的论说。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
  庄周用生命的眼光看待万物。他营造出的化蝶奇境为后世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绮丽的梦。在这梦的召唤下后人极力挥洒自己的才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王维《书事》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裴迪《华子岗》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刘禹锡《石头城》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姜夔《扬州慢》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踏沙行》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徐志摩《再别康桥》
  去吧/我愿望的小太阳/如果你沉没了/就睡在大海的胸膛/在水母银色的帐顶/永远有绿色的波涛喧响
  ——舒婷《向北方》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
  我们一旦具有了万物有灵的思维状态,在感知万物的时候,就能自觉地认为自己是在感知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能激活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二、用生命的眼光点亮语言的明灯
  万物有灵是将客观的事物生命化,将无生命的世界转化为有生命的世界,转化为人的情感世界。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在这样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会运用拟人、拟物、移就、移情、通感等艺术手法幻化出诗一般的语言。更为可贵的是,那不是绮丽的呻吟,而是饱含深情的共鸣。作文的品格在自然而然的情境中得以升华。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
  在这篇文章里,张抗抗眼中的牡丹是有生命,而且有品格的,因而这一段对牡丹的描绘自然要运用拟人的手法加以展现。我们在阅读到此时,牡丹高贵的形象立即浮现在眼前。
  拓展史怀哲的见解,树立万物有灵的观念,能使我们的作文品格升华,与此同时,作文也能强化我们对尊重生命伦理观点的认同。叶圣陶说:“作文的过程就是做人的过程。”写作可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当同学们通过反复的习作树立了坚定的万物有灵的思想时,必然能对史怀哲的呼吁有更切实的感受,思索得以持续。在坚定的思维指导下行动的力量就会迸发,尊重生命伦理的口号渐渐演变成一种思维,一种行为方式,人文素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升。这恐怕也是语文教学品格的升华吧。
  [作者通联:武汉市第49中学]
其他文献
许多人总是对学习声乐有着强烈的愿望,总是想唱好歌曲,究竟什么是正确的歌唱方法,如何才能发展一个美妙的声音?这的确是一个很需要研究的问题。今天,从事高师声乐教学的老师都知道
通过数值半径诱导的距离,给出了复数域C上的矩阵空间Mn到紧度量空间S(C^n)上的复值连续函数空间C(S(C^n))的闭线性子空间的等距同构映射。即在同构意义下,Mn等价于C(S(C^n))的闭线性子空
化学工业已进入物竞天择的时代,东南亚和远东地区现有的生产能力需增强竞争力。由于西方化工公司发展战略的变化,许多世界级化工投资工程纷纷落户中国,中国将会进一步加强其作为
期刊
<正> 德国巴斯夫公司在南京的一座一体化石化企业开始动工兴建,表明巴斯夫在中国的发展一帆风顺,日新月异。南京一体化项目2001年9月,巴斯夫公司与其合作伙伴中国石化总公司
课堂互动教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某高校基础课课堂互动教学一学年的观察和对教员及学员的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课堂都在积极尝试互动教学,但是总体来讲效果不尽
音乐,是表演艺术。它不同于文学或绘画,人们可以直接感受或画家所创造的东西。音乐作品必须通过作曲家与听众之间的中介人的演唱或演奏,才能为听众所感受,从而产生艺术效果。音乐
<正> 1,2,4-三氯苯是一种重要精细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助剂等领域,近年来国内外对其下游产品应用开发方兴未艾,新用途层出不穷,尤其是高纯度1,2,4-三氯
<正> γ-丁内酯又名4-羟基丁酸内酯,简称γ-BL或GBL,既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中间体,也是一种高导电率溶解性很强的特殊溶剂。生产技术γ-丁内酯的主要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