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1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要想让创新型人才辈出,就要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
  一、教师要新教学观念
  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二、教师要营造和谐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互相合作,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为学生提供一个无压力、相互平等的和谐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每个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充分发挥自我的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行为,教师要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加以保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所有潜藏的积极因素,并加以热心的关爱和保护,包括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品质。例如在教学中可进行分组学习,在每小组的学生中安排一个神秘的学习小伙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到新鲜,从而产生好奇心,集中精力进入学习。
  其次,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可以设计几个问题,比如观察手中的年历卡,能不能发现一年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等。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设自主探究的环境,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
  最后,要尊重和扶持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人的兴趣和性格的多样性,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三、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忠实于教材”严格按照教材的程序组织教学。在这种思想下,教师很少会对教材加以合理的处理加工,更谈不上创新。其实,尊重教材并非唯教材,而是提倡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发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新原理,精心构建教学中实施创新的体系,把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对教材的加工处理,首先要结合学生现有生活实际和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合理运用教材;其次要结合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处理教材;再者是挖掘教材中孕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工教材;最后是着眼于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空间调整教材。
  四、教师要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数学教学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逆向思维是从已有的習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公式,法则,进行逆向推理,反向进行证明,逆向思维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和反联结性,它是摆脱思维定势、突破旧有的思维框架,产生新思路、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随着正向思维的出现,逆向思维也同时产生。逆向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训练与培养。
  2.求异思维的培养。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对这一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沿着不同的解题思路,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求异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要重在新和异,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不同的解法来解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教师要改善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测手段,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评价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渴求新知的动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传统教学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唯一标准,往往要求十分细碎,偏重速度和熟练,很少鼓励创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评价要鼓励拔尖,鼓励专长,鼓励创见。教师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对有创新的学生要提出表扬,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班风乃至校风,促进全体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针对当前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各个方面以及培养的途径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应成为数学教学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才能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过程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密布可分的统一整体。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经逐渐地向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方面转移,在今后还会對其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注重读与写的一体化教学,从而提高小学生整体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阐述了三种方法,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能够带来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涵盖面广,教育价值大,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策略使用不当,大大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速度。面对当前困境,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笔者在本文中提出几条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策略,希望能帮助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推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只有真正和实际教学
期刊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且背诵课文,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  2.能根据问题学习“(什么时候),什么(从什么)地方怎么样”的句式。  3.学习在词语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语。  4.发挥学生的想象尝试仿写一段课文。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感知春天的自然特征和美丽景色。  2.能根据问题学习“(什么时候),什么(从什么)地方怎么样”的句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拟人的修辞手法。
期刊
【摘 要】写作作为初中语文教学考试的重要部分,一直是师生颇为关切的地方。本文拟从实践角度出发,对如何提升初中生写作思维能力提供路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能力;思维能力  一直以来初中生的语文写作的难度是师生的共识,现在我们的教学现状是:老师教不会,学生学不会。那么如何切实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以培养学生写作思维能力作为切入口。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如何提升初
期刊
【摘 要】教育事业不断创新,小学生素质教育也应跟随的脚步发展。在现代化教育模式下,培养学生的个性已成为重中之重。语文作为教学科目中最基础性的学科之一,具有着促进学生想象力及创造性提升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借助语文教学培养小学生个性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育;个性培养;小学  语文作为最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基础学科之一,能够非常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
期刊
吃保健品真的管用吗?防癌、抗癌,预防老年痴呆,预防糖尿病,提高智力,治疗近视,养颜美容,抗皮肤衰老,治疗肠道功能紊乱,治疗胃胀、胃痛......保健品能列出来的“功效”远不止这些,有人趋之若鹜,有人唯恐避之不及。无论赞扬贬斥,保健品的传说在滔天的“热议”中覆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面纱尚未揭开,保健品的强大功效已经在一些人心里扎了根,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摘 要】本文在研究中以评价性语言为核心,探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途径,发挥出评价性语言的教育作用,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进而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性语言;艺术性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语言表述不仅可以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