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邪理论与逆针灸治未病思想应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思路探讨

来源 :针灸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hp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伏邪理论及治未病角度探析慢性盆腔炎(CPID)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思路。CPID涉及到的伏邪包含伏寒、伏湿、伏瘀,而正气亏虚是发病的根本原因。只有当正邪双方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伏邪才会趁机而发。因此,邪气势弱时“未病”状态的早期干预,对CPID的防治有重要意义。逆针灸是基于针灸对CPID的切实疗效及不足之处而提出的可行方法。逆针灸具有保护子宫功能、抗炎镇痛、改善焦虑、调节免疫状态的作用,对CPID的防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应用前景。其介入时机以发病早期及缓解期最佳,治疗时应注重散伏寒、利伏湿、化伏瘀,将扶正祛邪
其他文献
“公共政策学”以往的教学内容和刻板的教学方式,需要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改革。“学习强国”平台的上线,为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融入本土政策环境、华丽变身
面先露属于严重的胎位异常,相关报道指出其发生率为0.8‰~2.75‰[1]。2019年8月我院接诊一例面先露的初产妇,经阴道顺利分娩,故将此病例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借鉴提供依
<正>"小康社会",是由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改革开放的4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40年,40年的
劳动教育思想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时空背景,其既受制于历史的沿革,也为社会条件所制约。劳动教育的思想虽然在晚近时期才得到广泛关注,但在早期的学校教育中已初露端倪,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月经病从脾胃论治的理论研究,结合月经病治疗发展,现代参考文献及临床病例展开研究讨论,深入探究月经病的发展轨迹、治疗、用药特征和规律。方法在本次研
为探究秸秆覆盖对桂北岩溶区水稻田土壤优先路径的影响,采用野外染色示踪方法,结合图像形态学解析技术与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桂北岩溶区秸秆覆盖与非覆盖条件下水稻田优先路径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土壤深度的增加,秸秆覆盖条件下的水稻田土壤染色形态呈表层整体分散分布向深层团块状零散分布形态转变,而非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土壤染色形态以聚集枝状裂隙为主向两侧团块状分布形态转变,且秸秆覆盖的水稻田平均总染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