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zi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改良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策略与方法,简化治疗过程,提高疗效。方法用冷循环微波消融针治疗原发性肝癌92例(149个结节),平均直径(4.9±3.4)cm。采用不间断消融和环形不间断消融方式分别对直径6 cm以内及以上的瘤体进行消融治疗。瘤体直径4 cm以内,仅用微波消融。瘤体直径4 cm以上,微波消融术前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中优先消融滋养动脉,6 cm以上瘤体采用环形不间断消融策略并加用双针消融。术后定期增强CT复查评价疗效,并观察1、2、3年生存率。结果一次性完全消融率为76.5%(114/149),二次完全消融率为86.6%(129/149),多次完全消融率为95.3%(142/149)。本组患者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4.6%(87/92)、72.9%(62/85)、61.4%(35/57)。结论单一微波消融治疗对小肝癌疗效显著;TACE+滋养动脉优先消融+双针消融的组合策略是治疗巨块型肝癌的有效方法;环形不间断消融策略能大幅减少大肝癌消融布点、简化治疗过程,有可能成为追求巨块型肝癌原位灭活的新途径。
其他文献
采用熔体静电纺技术在传统PET非织造织物表面构建超细纤维膜,制备熔体静电纺PET复合过滤材料.运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熔体静电纺PET超细纤维的热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借助扫描电
会议
采用熔融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超细纤维膜,应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纺丝主要工艺参数对熔融电纺PET超细纤维直径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本实验装置条件下可实现熔
前言发源于二次大战期前的有机氯杀虫剂,曾作为防治卫生用主角达20余年之久。这是由于这类化合物价廉易得、杀虫高效广谱、残效期长、对防治传染人畜疾疫的多种昆虫、具有前
本项目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和无机添加剂(Si02)以及二者协同作用对滤嘴用醋酸纤维进行表面改性;探讨纤维对有害物质的吸附作用和截滤性能.通过Si02凝胶溶液处理的浓度,温度,时间
样本人群,按照地理分布选定成都、哈尔滨、上海、银川、广州及长沙为调查城市。以居民小组为单位,整群随机抽样确定各城市研究人群为1~1.1万人,六城市应调查人群65067人,实际
系统阐述了天然彩色蚕茧资源的基础研究与发展趋势,以及它特殊的生产方式,包括:基因工程方法、色素添加方法、野生蚕种生产法及其细菌诱发发色.天然彩色茧丝具有独特的保湿、
本文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肠道病科对1982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监测报告。监测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这类疾病的发生及加深对疾病起因的认识,以便更好地指导食品卫生管理
从智能光变色棉织物需要出发,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氨酯包覆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微胶囊.考察了芯/壁质量比、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均化速度及搅拌速度对聚氨酯微胶囊粒径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并获随访的351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进
在万花凋零、大雪纷飞的隆冬时节里,树树梅花凌寒而开,它疏枝横斜,暗香浮动,其侠骨傲风,倍受人们的称颂。殊不知,我国武夷山的珍奇名种——茶梅,其风采妙姿,绝不亚于梅花,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