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开除”的冥王星

来源 :小学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chenjian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系行星的“裁员”行动
  太阳系有行星,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但是行星究竟是个啥“东东”?你搞清楚了吗?
  行星在古希腊语中意为“徘徊者”。人们对行星的传统定义是: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运动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的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了“行星”的新定义:一、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质量必须足够大,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体);三、必须清除轨道附近区域,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大于自身的其他天体。按照这一新定义,截至2013年,太阳系内只有8颗大行星符合要求,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看完这些,你一定会惊讶地叫出声来。咦?那颗最小的冥王星哪里去了?被“裁员”了呗!请大家跟着我,去拨动时间的罗盘,来到北京时间的2006年8月24日晚上9点20分,让我们一起见证行星“裁员大会”决议的关键时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五号决议: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队伍之外,被列入“矮行星”的行列,这标志着自此以后太阳系只有8颗大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
  冥王星有失有得
  浩瀚的宇宙中,我,一颗小小的星球,在那一刻,竟然凝结出了一颗晶莹的泪,滴落在无边的宇宙黑暗中……
  80多年前,人类发现了我,并且为我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冥王星。我很高兴,和其他八位姐妹一起共享着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称号。这真是无比的荣耀呢!但我也知道,自己和其他八大行星比起来,还是稍有些不同的:首先,我比其他八大行星中的任何一颗的体积都要小得多,甚至可以说,我的体积是最小的。而且我的直径被估算为约2400千米,人们认为我比地球的卫星还小。其次,我的运行轨道也非常特别,与其他8颗行星运转的轨道有一个角度。
  恰恰是我的与众不同,让人们以更理性的眼光重新审视了我在太阳系星体中的定位。于是,因为我质量小,体积小,不够格被称为“大行星”,被人类从“九大行星”中除了名。而今的太阳系人们更愿意承认只有“八大行星”。面对这些,我也只能黯淡地苦笑了。
  但事情对我来说也出现了转机。自从人们新发现了“柯伊伯带”之后,已有约1000个柯伊伯带天体被发现,这些天体的直径从数千米到数百万米不等。许多天文学家认为:由于我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而且我的个头儿和柯伊伯带中的小行星大小相当,所以更应该被归入柯伊伯带小行星的行列当中。因此,我便有了一个庞大的拥有更多“兄弟姐妹”的小行星“家族”。
  地球遭质疑
  有些天文学家提出,按照新定义的第三条:行星要有足够引力,以清空其轨道附近的区域。但地球、土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都有很多的小行星,它们不符合“清空轨道附近区域”这一新定义条件。因此,有人认为像地球、土星和木星这样的行星不符合定义标准,也要被“开除”。但就通常理论而言,这3颗行星目前来看还是符合行星的一般标准的,所以仍被列入行星队伍之中。
  矮行星也叫“侏儒行星”,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太阳运转,质量足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近于圆球)形状,没有清空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同时不是卫星。矮行星是一个新的分类。
  柯伊伯带的全称是“艾吉沃斯-柯伊伯带”,是指在太阳系边缘存在的一个由冰物质运行的带状区域。柯伊伯带被认为是太阳系的尽头所在,那里遍布着直径从几千米到上千千米不等的冰封微行星。现今,关于柯伊伯带的存在还有许多未解的谜团。
  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有三大共同特征:一是近圆性——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近似于正圆的椭圆;二是同向性——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三是共面性——八大行星都公转运行在太阳所在平面。
其他文献
目的:人类染色体是二倍体,这使得以测序方法研究多态性区域时会遇到不明确杂合子,这个问题在HLA-DPB1的分型上尤为突出。试图寻找一个来解决HLA-DPB1分型中不明确杂合子比例高给
从天津塘沽盐碱土壤中分离一株产碱性蛋白酶的嗜碱芽孢杆菌HAP,并对其进行了表型分类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AP是一株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菌体大小(0.7—0.9)μm×(2-3)μ
文章介绍了移动通信信道的基本理论,对移动通信信道进行了分析和建模,在此基础上应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分别抽象出了移动信道基类、平坦衰落信道类、选择性信道类等各个层次的类和
目的:探讨新生儿周血及胃液HBeAg、HBsAg等标志物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母亲外周血标本和新生儿周血及胃液标本,ELISA检测HBeAg、HBsAg,PCR方法检测HBV DN
1.你总是在要求别人尊重你?  不是 →到题目 3 是的 →到题目 2  2.你总是觉得自己说错话?  不是 →到题目 4 是的 →到题目 3  3.你说话似乎总是找不着要点?  不是 →到题目 5 是的 →到题目 4  4.听到同学被推销商品的小贩骗了钱,你觉得如果是自  己就一定不会被骗?  不是 →到题目 6 是的 →到题目 5  5.你喜欢听别人对你的评价,并且一定要对方照实说?  不是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中毒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68例急性中毒中男孩占60.45%,1-3岁儿童占49.25%,消化道中毒占90.67%,药物中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