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小切口直视下骨折复位骨外固定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kk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股骨髁部粉碎骨折保守治疗常是畸形愈合、关节强直。因骨折严重粉碎、骨缺损、皮肤损伤等手术治疗常很困难。作者于1988~1995年手术治疗51例。材料与方法:本组男45例,女6例。术中先将前后髁及内外髁固定,然后将髁部和股骨干固定。主要用预弯的梯型钢板加螺栓等。结果:解剖复位44例,经二期膝关节功能恢复后屈曲>70°者84.4%。结论:本组治疗方法适于股骨髁部粉碎骨折,术后应早期功能练习,但对严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复杂骨折,即SchatzkerⅣ、Ⅴ和Ⅵ型骨折的治疗方法。材料与方法:自1988年收治胫骨平台复杂骨折31例,经切开复位、L-梯型加压钢板及拉力螺钉内固定26例。结果:随访8个月~8年,优良率83.3%。结论:认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是可行的。为获满意疗效,关键在于:(1)将软组织损伤程度作为选择急诊或择期手术的标志。(2)伴有多发骨折应同时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
期刊
比较68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前常规及麻醉下的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膝外翻应力试验的结果,并用Stryker膝关节仪做稳定性测试。前抽屉试验的阳性率为44.1%,麻醉下为79.4%;Lachman试验的阳性率为88.2%,麻醉下为95.6%;膝外翻应力试验的阳性率为66.2%。仪器测试结果阳性率为82.4%。作者认为,Lachman试验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仪器的稳定性测试可
骨膜剥离和髓腔扩大是骨科手术中常用的操作方法,滋养动脉在手术中受到损伤时也需结扎。为了解以上三种操作对股骨血供的影响,作者对24只兔采用核素标记化合物(99mTc-MDP)骨显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手术后当天手术侧放射性计数均少,其中以滋养动脉结扎组减少最多(P值<0.01);髓腔扩大组次之(P<值0.01);骨膜剥离组最少(P值<0.01)。第4天后骨膜剥离组手术侧计数增加幅度较
目的:通过观察内皮素(endothelin ET)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浆中的变化,探讨其在该病中的病理学作用和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分别对30例正常人和30例患者、20例椎动脉减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血浆内皮素测定。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浆ET含量(119.46±58.65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8.34±14.33ng/l);20例手术患者术后ET含量(50.84±21.67ng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