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缝合法构建小鼠角膜炎症模型的有效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11-0尼龙线于BALB/c小鼠角膜进行“8”字缝合,构建小鼠角膜炎症模型,分别于术后3、7、12 d裂隙灯下和术后5、7、14 d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淋巴管及血管生长情况,术后3、7、14 d采用HE染色观察角膜炎症变化,术后1、3、7、11、14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TNF-αmRNA在炎性角膜中的表达.结果:裂隙灯观察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术后3 d角膜可见明显的淋巴管、血管新生,术后7d生长达到高峰;HE染色显
【机 构】
:
江苏大学医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江苏 镇江 212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缝合法构建小鼠角膜炎症模型的有效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11-0尼龙线于BALB/c小鼠角膜进行“8”字缝合,构建小鼠角膜炎症模型,分别于术后3、7、12 d裂隙灯下和术后5、7、14 d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淋巴管及血管生长情况,术后3、7、14 d采用HE染色观察角膜炎症变化,术后1、3、7、11、14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TNF-αmRNA在炎性角膜中的表达.结果:裂隙灯观察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术后3 d角膜可见明显的淋巴管、血管新生,术后7d生长达到高峰;HE染色显示术后3d角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明显,于7d开始消退;qRT-PCR结果显示角膜术后表达TNF-αmRNA,术后7 d到达高峰后开始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P<0.05).结论:缝合法小鼠角膜模型是一种典型的炎症模型,符合炎性反应的一般规律,是研究炎性淋巴管生长调控机制的理想工具.
其他文献
2021年4月,我国更新了《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疗专家共识》,第1版《共识》是2012年发布的,新版《共识》主要改变如下:rn1.定义的改变rn新版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的定义: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反复发生的化脓性感染,导致中小支气管反复损伤和(或)阻塞,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咳痰和(或)间断咯血、伴或不伴气促和呼吸衰竭等轻重不等的症状.
目的:探究山奈素对小鼠乙醇型胃溃疡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山奈素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其他4组分别给予雷尼替丁(100 mg/kg)、低剂量山奈素(31.7 mg/kg)、中剂量山奈素(63.4 mg/kg)、高剂量山奈素(126.8 mg/kg);所有小鼠灌胃容积均为20 mL/kg,连续给药7 d;然后用无水乙醇10 mL/kg灌胃建立急性胃溃疡模型;采用溃疡指数评估胃